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然亭公园之《华夏名亭园》

(2012-10-28 10:46:46)
标签:

杂谈

    1985年修建的华夏名亭园,是陶然亭公园的“园中之园”。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亭建筑中,久负盛名者居多,但由于分散各地难以使人便览其胜,故此园采用集中旅游资源的方法,精选国内名亭仿建而成。园内仿建了沧浪亭、杜甫草堂亭、兰亭、鹅池碑亭、独醒亭、二泉亭、醉翁亭、浸月亭、百坡亭、吹台亭、一览亭等11座名亭,又自行设计了太白(谪仙)亭,共计12座亭并依亭配景,栽植各种树木及摆放山石,使其亭景相融,交相辉映,各个景区既能独立成景又景景相连,在有限的空间中,借山水地形之起伏,使峰回路转、茂林修竹间又是一番景象。这些名亭都是以1:1的比例仿建而成,亭景结合,相得益彰。

1.兰亭碑亭,仿照浙江省绍兴市兰亭景区的兰亭碑亭,结合园林环境,以写意手法而建。以“兰亭碑亭”为中心,前有“曲水”,后有“墨华池”,再后是“群贤毕王至馆”。相传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花,汉代曾在此地设置驿亭,因名兰亭。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邀友雅集修禊于此,更使兰亭闻名遐迩。

2.鹅池碑亭,仿浙江绍兴纪念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内的《鹅池碑亭》而建。鹅池碑亭建于清同治年间,亭中石碑上的“鹅池”二字,相传取自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手笔。据说,王羲之刚写完“鹅”字,欲书“池”字时,忽闻圣旨到,遂搁笔迎旨。于书学颇为自负的儿子王献之,趁父离开之际,提笔补上“池”字,一碑二字,一肥一瘦,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
http://s12/mw690/678cabedtcd159d491d6b&690

3.独醒亭,仿湖南省汨罗县玉笥山屈子祠前独醒亭而建,独醒亭为屈子祠的辅亭。屈子,指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他生前官至三闾大夫,因遭谗被放逐沅湘,著有《离骚》等著名诗篇,后投汨罗江而死。
http://s1/mw690/678cabedtcd159d6eb280&690

4.二泉亭,仿江苏省无锡市西郊惠山山麓锡惠公园的二泉亭而建。惠山泉又称陆子泉,为天下第二泉,相传经中国唐代陆羽品题而得名。苏东坡也曾品尝并留下“独揽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之句。宋高宗赵构南渡,曾饮泉于此,筑亭池上,名“二泉亭”,题额“源头活水”。
http://s11/mw690/678cabedt7ae88fc4950a&690

5.少陵草堂碑亭,仿照四川省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草堂碑亭而建。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因避安史之乱流转成都的故居遗址,相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在此之作。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4年)在此建造了少陵(杜甫别号)草堂碑亭,成为杜甫草堂的著名建筑。亭中碑刻的“少陵草堂”四个大字系康熙十七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书。
http://s4/mw690/678cabedtcd159e4c5353&690

6.醉翁亭,仿照安徽省滁县醉翁亭建成。醉翁亭坐落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
http://s14/mw690/678cabedtcd159eaf304d&690

7.百坡亭,仿照四川眉山三苏祠中的百坡亭而建。1928年,眉山人为纪念大文豪苏东坡,在三苏祠瑞莲西池修建了这座横跨东西的桥亭,亭名取苏东坡《泛颖》诗中“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之意。
http://s3/mw690/678cabedtcd159f2571c2&690

8.沧浪亭,仿苏州沧浪亭而建。沧浪亭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始建于北宋,为文人苏舜卿的私人花园。“沧浪”之名源于《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苏自号沧浪亭翁,并著有《沧浪亭记》。
http://s3/mw690/678cabedtcd159f5008a2&690

9.浸月亭,仿照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原亭而建,相传原址系东吴大都督周瑜之点将台。唐元和十至十三年(公元815-818年),著名诗人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时建。后人因白诗《琵琶行》有“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句,故命名为“浸月亭”。
http://s11/mw690/678cabedtcd159f85beda&690

10.吹台,仿照扬州市瘦西湖吹台而建。吹台位于扬州市瘦西湖公园内,俗称钓鱼台。
http://s4/mw690/678cabedt7ae88fd85c53&690

11.谪仙亭,为园林设计院设计,为纪念诗仙李白而筑。
http://s4/mw690/678cabedtcd159e22bac3&690

12.除去以上11座名亭外,华夏名亭园内还有座一览亭。此亭位于园内西南山顶,与公园东北山峰的瑞像亭成鼎足之势,遥相呼应。原型系温州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亭,此亭原名“江山一览亭”、“吸江亭”,明万历年间重建时易名“大观亭”。清代诗人潘之彪有诗云:“鹿城高峙大观亭,揽袂倏然入画屏。孤屿近看僧合掌,列山遥望佛头青。”
http://s5/mw690/678cabedtcd159de2cfb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