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颍上地方戏--推剧(四句推子)

(2010-05-06 17:46:59)
标签:

转载

 
    推剧,即“四句推子”。最初是颍上县垂岗乡黄洼子村民间花鼓灯艺术大师唐佩金(公元1898~1965年),于1932年在吸取琴书和凤阳歌中的营养而创作的一种花鼓灯音乐曲牌,后成为独立的剧种,初名“四句推子”。1952年,由颍上文艺班搬上舞台后,改名“推剧”,易学、易唱、易懂,深受群众喜爱,在颍、凤、寿、霍各地甚为流行。文艺班解体后,部分演员加入凤台推剧团。

http://www.ahys.gov.cn/bbs/attachment/Mon_0702/31_189_74848e923b02677.jpg
    1932年,唐佩金应邀去寿县迎河集鲍家圩子演出由他进行革新后的花鼓灯。在演“对台戏”时,被倒七戏班所唱的《休丁香》所对败。事后,唐佩金痛定思痛,认真总结这次花鼓灯对戏失败的教训,决心对花鼓灯音乐进行进一步的重大革新。他从当时流行的曲艺琴书清音、民歌下河调、自弹调和凤阳歌等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创作新的花鼓灯曲调。他终日哼唱、推敲,魂牵梦萦,在胡琴上反复演奏,终于一篇神奇的新乐章呱呱坠地--新乐章为四句一个反复,可以循环推移,周而复始,易学易记,让人过耳不忘,却又百听不厌。故称为“四句推子”。四句推子一开始是为花鼓灯所作的曲牌,但由于该曲牌音乐神奇的魅力,在方圆百里不胫而走。

当年,唐佩金在霍邱县新店铺演出,与凤台县艺人“一条线”(陈敬之)相遇。陈敬之向唐佩金拜师学艺,虚心学习花鼓灯技巧和四句推子曲谱。很快四句推子在凤台一带流传开来。四句推子经剥离后,发展为后来的“推剧”剧种。今天,以淮南市凤台推剧团,最为响名。

四句推子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花鼓灯的叙事功能,也为花鼓灯最终走上戏剧舞台,演变为大型歌舞剧的形式开了山奠了基。四句推子和推剧,在整个淮河中游地区,包括今天的皖北民间,都有广泛的影响。

四句推子和推剧,作为颍上县宝贵的非物质性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人文精神和艺术美的价值,值得进一步利用、开发、抢救和申请保护。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