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中都博物馆:一座中都城 半部元朝史

标签:
海山中都城元朝元中都遗址博物馆杂谈 |
分类: 坝上文化 |
http://s13/middle/5ed0d0fcg79ebb5e20d5c&690
http://s11/middle/5ed0d0fcgc334fa876cfa&690
http://s2/middle/5ed0d0fcgc334f9546991&690
元中都博物馆:一座中都城
半部元朝史
http://s1/middle/5ed0d0fcg79ebb38756e0&690
http://s6/middle/5ed0d0fcgc33504a84f45&690
http://s11/middle/5ed0d0fcgc33501ea604a&690
http://s7/middle/5ed0d0fcgc33506028036&690
http://s11/middle/5ed0d0fcgc3350769e2ba&690
草原都市
镇馆之宝
进入展厅,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摆放于门口的数十个汉白玉螭首,雕刻细腻、形态各异、造型浑厚古朴,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元中都这个建筑的别具特色。“这就是我们的镇馆之宝——汉白玉螭首,是元代雕刻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其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在众多个螭首前,博物院解说员向记者介绍说,这些全部是国家一级文物,共出土了近80件。据了解,螭首为皇家建筑专用,传说螭为龙生九子之一,能吞云吐雨,因此在古代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另外一件镇馆之宝要数在遗址中心大殿出土的“六六幻方”了,其蕴含精妙的阿拉伯数字原理,每行、每列及两条对角线上的六个数之和都是111。压在房基下,作为避邪、防灾的物品,在古代被视为奇妙的神秘之物。目前,除陕西西安王府遗址出土一块铁板“六六幻方”外,这是我国出土的第二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后的应用。除此之外,展厅还摆放着元代重要文物和辅助展品,如:建筑构件、瓷器等文物的图片及复制品。置身其中,远离尘嚣,引发出观者对元中都产生无尽联想……而馆内展厅陈列的一件件回回炮、火炮等历史遗物,仿佛正在回放元武宗海山时期的铁马金戈。
半部元朝史
“元中都博物馆设计理念来源于元中都,设计为回字格局,并将中都遗址的残洞、片段融入建筑之中。颜色的选取也是从中都遗址的外墙提取的,给人以历史沧桑之感,这样可以展示出当年那个强大王朝的兴盛与衰败。”博物馆负责人说道,元中都遗址是世界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为数不多的几座都城之一,是世界罕见的草原都市。现在,尽管这座古城已不复存在,却无法抹灭它辉煌的历史地位,元中都博物馆的建成充分展现了蒙古民族深邃久远的历史文化。一组感光玻璃展示了元朝诸帝王的画像,再向里走,是按照一定比例制作的元中都中心大殿复原模拟模型,它是整个都城的核心建筑。分前后两殿,前殿是朝殿,后殿为寝宫。大殿座在两层基座上,周围环以汉白玉栏杆。虽说是模型,但是美轮美奂的工艺毫不逊色于真正的建筑。“一座中都城,半部元朝史”,这是中国元史研究会为元中都博物馆陈展确定的主题,把失落的古城恢复到合理感知的形态。元中都存世的50年间见证了元王朝从兴盛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都的建造者武宗海山之后,9位皇帝中7位出自海山家族,占到了全部13位元帝王的一半之多。
http://s16/middle/5ed0d0fcgc3350e93fb0f&690
http://s3/middle/5ed0d0fcgc3350c161c92&690
http://s9/middle/5ed0d0fcgc3350d6dfb68&690
http://s13/middle/5ed0d0fcgc33510056b2c&690
全国首例幻影成像
展厅二楼中央是一个仿真人大小的大型宫廷生活场景,所有人物都是用硅胶做成的像,坐在中间的是武宗海山,两旁是他的两个皇后,一位外国使臣正在向武宗进谏,这也展示了横跨亚欧的强大元王朝与西方的交流十分频繁。在这里,大家还可以通过新科技手段—幻影成像演绎的历史:一座中都,半部元朝史感受那个强大元王朝的兴盛与衰败。灯光亮起,现出实景的皇宫、宝座与桌椅,幻影中出现了由《百家讲谈》著名史学专家纪连海,他从张北慢慢引出元中都的历史,先后有时空跳跃至中都建成的庆典;元武宗在宫殿中与群臣指点江山;成吉思汗在野狐岭大战胜利后犒赏三军的景象;接受各国使臣的朝拜;中都被战火焚烧等诸多场景。让人看后无不被这个县城一路风雨征程和它灵魂深处的东西所震撼。
中新网张家口6月30日电(记者 谭地)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项目的申办成功,填补了内蒙古的空白,但对于拥有元中都遗址的河北省张北县来说,可能永远与“世遗”失之交臂,受访者均表示遗憾。
元中都是蒙元四都(和林、上都、大都、中都)之一,南距元大都(北京)265公里,北距元上都(内蒙正蓝旗)195公里。上世纪80年代初,当地考古学者在河北张北馒头营乡“白城子”发现大量元代文物,推测此地为元中都遗址,引起世界震惊。1997年,经专家鉴定,正式确定此地为元中都遗址。从1998年开始,文物部门对这一遗址进行勘探发掘,对元中都进行了科学的认定。张北县还投资8000多万元人民币兴建了元中都博物馆。张北人一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一部元朝史,半部元中都”,并以此为自豪。2000年,该遗址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6月30日,记者就上都遗址申遗成功一事,电话采访张北县元中都博物馆馆长李映虹时,她表示正在元上都遗址参观,对于其他问题不愿多说一字。张北县主管文化的副县长孙海英表示,她刚知道这件事,得知元中都遗址与“世遗”失之交臂,作为张北人,没法儿说自己的感受。据张北县文物局局长闫越飞介绍,2006年,张北县的元中都遗址和临近的元上都遗址一起申遗,并同时被列入国家申遗名录,希望能够联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但遗憾的是,“我们被淘汰了”。闫越飞说,对于元上都遗址的申遗成功,一方面当然是祝贺,但另一方面是也为元中都遗址没能申遗成功而惋惜。他说,元中都遗址除具备元上都遗址的文物价值外,不论是出土文物,还是它对称的建筑,都是元上都遗址所无法比拟的,而“水门”的建筑构造,更是匠心独运。闫越飞告诉记者,这次申遗,确实有很多经验需要总结,一是我们的基础工作做得不够好,一些规划明显滞后;另一方面也显现出我们政府协调不够,有明显的差距。他说,作为文物局长,自己的心情“很复杂”。
闫越飞希望元中都遗址成为元上都遗址的一个拓展性项目,最好成为“世遗”——元上都遗址项目的的一个补充遗产地。他还告诉记者,目前,元中都遗址正在申请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