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做好一个主管

(2012-03-12 01:34:3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培训

怎样做好一个主管

管理的含义:“管”字由三部分组成:竹、宝盖、连起来的两个口;

意思是说管理者要具备三种素质:第一:有韧性坚持不解;第二:是一个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的普通人;第三:心口如一坦诚真实。总的来说:一个人,对工作坚持不懈有韧性,能屈能伸,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对下属或上级坦诚相待心口如一,就是半个合格的管理者了。

 “理”字,指的是:梳理、条理、搭理。要有梳理请各种关系的耐心,有条有理说话做事的素质,和主动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管”是一种态度;“理”是一种习惯;所以说一个优秀的主管,首先是有一种优秀的心态,而后是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注意细节,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让上级信任,让下属服气,说出来的话才有分量,有条理,有可执行的具体步骤,别人才好去执行。所以有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的下属不听话,而是作为主管根本没有交代清楚该如何做,举个例子:谁都知道成功是一种习惯,可关键的问题是怎么养成习惯,具体的步骤什么?什么是成功?具体的定义是什么?这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作为一个主管不是下达任务,而是告诉你的下属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方法,一言以蔽之就是:做什么,怎么做。

人性是不喜欢被管的,那照此说来是不是管理是违背人性的?当然不是了,管理重要的是理。管,其实针对的是自己,管好自己影响别人,才是管的真实内涵。人都是有思维的,很能分得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对自己没利甚至有伤害的就是坏,就这么简单。所以你要让一个人改掉一种毛病就要涉及到管他,不是去命令他,而是自己不犯那样的毛病,并且让他看到没有这种毛病的好处,对他是有利的,他自然就改掉了。有了这种改的意识,接下就是理,怎么理?通俗点说就是搭理、理会,或者说就是过问,这里应该有三个阶段:分别是商量、责令、开除。你错了我先和你商量给你面子,可你还是照着原来错着来,那就责令必须这样做,还是不行那我管不了你,干脆找个能管你的人管你,别跟着我做事。所以不能一开始就命令,做主管的常常有这个毛病,认为自己是主管我的命令你必须执行,其实我们也是普通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先和他商量,一方面是给面子,一方面是试试水温,倾听永远是一种美德,听听它的理由和道理,如果确实是他错了,那你就可以理直气壮的管他了。

比如:小王最近的业绩一直不好,根据你的分析主要是他对客户跟进的成熟度定位不重视无所谓,那我们首先要和他商量,“小王啊,最近是不是工作上有什么困难啊?我想和你分享一下我做SALES时候的一些心得……”你就和他讲你做销售的时候如何定位客户成熟度,把握客户意向最后签约成功。再和他讲“小王,我的判断是你没有按照要求定位客户成熟度,所以才导致业绩上不去,你可以试试我的方法,你应该很快就会有进步的。”这就是商量,对事不对人,讲方法讲经验,讲实际的可以执行方法的步骤,我这样做就很好,你为什么不试试?所以做主管的重要的是教育和指导而不是冷冰冰的强令,你要讲的有道理、有条理、有方法,让别人听完以后有清晰的思路,指导该怎么开始怎么结束。时间久了这种做事的态的和讲话的方法,就会影响你身边人,这就做到了管的效果,所以管不是命令是影响,但是要达到影响的目的就要依靠理来作为执行的途径,做主管的这种主动沟通能力很重要。经常梳理、搭理才能知道下面的人整天在想什么做什么,别人想什么你都知道,你想什么别人却不知道,你就有了掌控局面的能力。

主观能动性很好的人是不需要管的,因为他有问题会主动求助,你做的就是他问你答就好了;那这样说主管不是没用了吗?公司干嘛花高薪品主管呢?因为人的主管能动性好会主动做事,但常常做着就偏激了,干脆太主动了,为所欲为。这就不好了,风筝之所以飞得高是因为其中一头是被绳子拉着的,是被限制。这才使得风筝有方向、有目标的飞,所以才飞得高。所以做主管的要注意身体力行影响自己的下属,看到他有过激的苗头就要理,做思想工作,帮助修正目标航向,最终起到的管理的作用。所以需要把握一个度,不左不右在中央,中庸之道讲究的就是一个度。业绩不好就要鼓励,想方设法布置一个成功的局,让他最后成功了,其实是你在背后做,客户早就谈好了,只是一些流程性的工作,需要他去做,这样他就找到自信和勇气了,做销售关键就是一个心气儿。相反业绩很好,就要叫到一边指出一些错误的地方。“小王,那个客户差一点就签不下来,你知道你的不足之处在哪儿吗?”业绩好就会有浮躁心理,所以要压一压,古语说:“骄兵必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气足了就撒撒气,气没了就打打气。否则就像车胎一样,气太足和太少都会颠簸,因为没有弹性回旋的余地。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第一:做好主管的前提是,曾经是一个好员工,这样你才能按照好员工的标准去塑造一个好员工,并且能告诉他做好的方法和步骤,能给员工做一个可执行的规划。

第二:管和理是两方面又是相互依存的,管是一种态度,理是一种习惯。管是从自己做起去影响别人,理是懂得怎么有条理的去主动和别人沟通。

第三:部署任务的时候,重要的是部署:做什么,怎么做,可执行的方法和步骤。

第四:对下属的不足要有:商量、责令、清除的步骤,先找自己的不足,确定自己没错的时候,理直气壮的执行自己的职责。

第五:中庸之道的本意是度,注意平衡下属的心态和行动。

 

如何做好一个主管

首先要明确主管的含义,什么是主管?个人认为:主管是一个组织中具有一定指挥和决策权的管理者。由此,主管起码应具有一个普通管理者的素养和能力,应具有基本的管理理论知识和常识;其次是要树立权威和学会授权,有了权威,组织指挥才会畅通无阻,善于授权,才能摆脱日常事务的干扰而专注于目标,集中精力干重要的事;再次,要锤炼人际关系技能和概念技能,学会与不同的人(客户、外单位、上级、下级、同事与同级部门人员)打交道,在众多繁杂的事务中抓住主流,因此,沟通和临机决断对主管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主管在整体上可分为高层、中层、一线等不同层级的主管。前面说到市场对“如何当好主管”的需求大,主要是一线主管对此需求大,因为这一层次的主管数量多,多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又没有多少经验,所以,这里着重谈谈一线主管。

所谓一线主管,就是指在组织(企业)管理中直接面对员工的那一层的主管。一般情况下,除去高层和中层主管之外,根据组织(企业)规模大小的不同,各企业都会有许多一线主管,例如分组长、班组长、柜组长等。

一线主管的业务特点:一线主管的工作业务截然不同于本企业的其他人员,要在一个开放系统里工作,同时在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行动是根据不同情况的动态来决定的。他的管理问题非常现实,也非常复杂,因为他不但要直接面对上层的领导,还要面对下层的员工,所以经常会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处于两难的境地。

做好一线主管需要注意的五个方面:

 1、主管的角色定位

主管应明晰自己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具体的职责是什么,应该努力避免哪些行为。

2、管理循环和管理职能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该遵循哪些步骤去完成工作任务,在这些步骤当中,主管经常会犯的错误有哪些,在哪些地方会容易出现管理上的障碍。

3、时间和效能管理

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解开不少主管整天忙忙碌碌,却始终没有太多成就感的困惑。

4、员工激励技巧

讨论如何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除了加薪、晋升职务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激励员工的手段。

 5、有效沟通技巧

沟通的障碍无所不在,如何克服沟通障碍,如何与上级、下级进行沟通,如何去用同理心的方式与他人做深入的沟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