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优秀教师团队速写

(2015-05-18 21:14:38)

    2014年,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考成绩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一本上线人数1067人,比2013年增加241人;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一举突破两千人大关,比2013年增加137人。

  收获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对张家口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一个优秀团队的辛勤耕耘与努力。

  这个团队,日未出而作,月已升未休,为了学生进步,衣带渐宽终不悔;

  这个团队,勤恳于课堂,倦意藏家中,为了学生成长,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个团队,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为了学生发展,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个团队,有一个自己深爱、群众满意、学生敬佩的名字:“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教师”。

  传承———水有源 树有根

  市一中特级语文教师尤立增的日志里这样记录了他的行程:3月,“全国校园文学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他以特聘专家的身份参加了评课、指导教学等活动;4月,应邀参加“省高中语文学术研究活动”并作典型发言。7月,他还要到成都担任“全国语文课堂大赛”评委,这已经是他连续第五次担任大赛评委了。

  “作为一名国家级名师,尤立增的很多学术研究在全国语文教学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市一中教务处主任赵国民说。“在课堂教学上,他提出了‘转化教学论’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学情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为生命写作与为生存写作相结合’的写作模式,为中学语文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而尤立增却说,自己的成长源于一中长久以来的教师梯队建设机制,这一“传帮带”机制很好地将一中百年来所汇聚的“德”与“技”予以传承。正如尤立增所说:“今日我的成长与当年老教师的教诲息息相关,也让自己不断研究开发新的教学方法。”

  水有源,树有根,市一中向来名师辈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省特级教师李朝,带领外语组在外语教学上不断开辟新的教学复习路径,使外语组连续保持会考、高考全年级英语单科成绩名列前茅的好成绩。

  在一中,还有赵金荣、郭志荣、张桂云、刘长木、李建成、李财等16名特级教师,省学科名师、省级骨干教师、市拔尖人才等各类教学能手上百人。“良好的梯队建设机制,使一中‘老中青’三代人都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光发热。”市一中校长牛学军说。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群体,已成为一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的源头活水。

敬业---明于心施于行

  6:00准时到班,高三7班班主任任新德每天都坚持比学校规定的时间早到20分钟,他的学生们也习惯了和他一样早到,任新德说:“高考马上要来临,我每天住校,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学生。”

  这天上午是连排课,两个班共要上4节数学。临到中午时分,任新德的嗓子照例干涩。匆匆地吃过中饭,下午,他又开始教研活动,只见他快速地从一摞试卷中麻利地抽出几张,说:“这几个学生需要单独讲评试卷。”下午跟完自习,一位女同学来找他,临近高考,压力太大,孩子们总是会找班主任聊聊天,任新德不断地给她鼓励,为她思想解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当那位同学带着微笑离开后,没办法,又错过了饭点。

  “任老师的一天其实就是我们一中所有老师的工作状态,特别是高三年级老师,一天在岗时间都有16个小时。”牛学军介绍说。

  如果说忙碌是一中老师的常态,那么敬业更是他们责无旁贷的担当。

  “我这一休息就得耽误课,再坚持一下吧,”“已经这么严重了,不能再耽误了,你赶快去治疗。”王栋正在和级部主任“争论”着。原来,王栋老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压迫神经,一只脚突然不能动,每天一瘸一拐地坚持上课,校领导不得不“勒令”他休息。

  “身体累不算什么,他们往往在家庭与事业的选择上,毅然抉择了后者。”市一中副校长张东兵说。“在他们身上,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乔玉老师,妻子患重病,他们只把治疗和检查全部安排在周末,从没向学校请过一次假。作为班主任,他把自己全部的感情和时间都投入到班级工作里、投入到学生身上。

  刘昌青老师,爱人身体不好,之前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使爱人身体一点点康复。担任三个班的化学课,还担任着备课组长,他从来没迟到、没早退,更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这背后吃了多少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刘青老师,自己和爱人都是市一中骨干老师,他们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家里,只得将孩子经常托付其他人照顾。

  ……

  这就是一中的教师群体,他们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就如教师于雁在工作总结里写的:“我的背包里永远是满满的、沉沉的,里面装的不是生活日用品,而是卷子和作业,是我要准备拿回家处理的工作;我的脑子里永远是满满的、沉沉的,里面装的不是家庭和孩子,而是学生和班级,是我要准备去班里谈话的对象和处理的事情……”

师爱---芝兰馨玉冰情

  记者在采访中问不少一中老师:“累不累?”他们总是说:“习惯了。”问他们:“苦不苦?”他们总是说:“不苦,因为付出就有收获!”每年高考分数下来的那天,也是一中人的无眠之夜---“又一个能上‘985’,又一个能上‘211’……”查一个孩子的分数,他们欢呼一次,甚至喜极而泣。

  “想想一个又一个三年,想想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我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戈果珍说。从教20余年,戈果珍常说:“当老师,我的收获是沉甸甸的,而最让我欣慰与自豪的是我每届所带班级那种自信快乐健康的氛围,这才是我一直追求的东西---带领孩子们快乐学习,共同进步,让他们在三年高中学习生活过程中达到所期望的一种心智的成熟,帮他们不仅学有所成,更重要的是成长为有健全人格的人。”

  如她所言,面对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她总是想尽办法,正确引导,最终孩子被戈老师感动,并顺利考上大学。有睡眠不好的,有抗压能力差的,有性格自卑……,她通过到学生家中家访、召开特别的感恩主题班会,谈心聊天,使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学生在自己的精雕细琢下磨成了器。

  爸爸打工时不幸摔伤,开颅手术需要十几万元费用,爷爷突发脑溢血突然离世,家庭的变故给这个来自农村的学生猛然一击。当孩子不知所措时,班主任张芳老师把最温暖的拥抱送给他:“孩子,有老师在,不用怕”。张芳第一时间将学生情况上报学校,为他争取了高额助学金,还为他联系了资助企业,用张芳的话说,“我们一中人绝不会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

  李建成老师,一位快退休的特级教师,依然老骥伏枥,担任着班主任和高三语文教学工作,学生不慎从床上摔下,他毅然背起身高和自己差不多的学生去就医。

  年轻的要玲老师,听说班上的同学生病,她赶快拔下自己正在输液的针头,带着学生奔向医院。

  ……

  言教者讼,身教者从。爱是付出,也是责任。“作为一名一中教师,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这,已成为市一中所有教师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