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柱状线的单峰单谷形态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德经》
我们根据柱状线的图形特征将柱状线分为以下六种形态:单峰(谷)形态。双重峰(谷)形态,三重峰(谷)形态,汤匙形态,O轴之上(下)徘徊和顶底背离等。这六种形态概括了柱状线主要的有意义的形态,接下来的博文中,我将分别详细介绍他们的图形特征,形成原因,操作对策和实战案例。
通过之前的博文,我们已经知道了柱状线是由快线DIF和慢线DEA的差值计算得出的。从柱状线的长度,收敛和发散的角度,个数等方面可以判断DIF带动DEA的速度和力度,这也就反映了趋势发展的情况。红柱线发散的角度越陡,说明上涨力度越强;绿柱线发散的角度越陡,说明下跌力度越强;连续的红柱线越多,说明上涨持续的时间越长;连续的绿柱线越多,说明下跌持续的时间越长。
市场会重演,但不会简单地复制。其原因就是相同的市场阶段,投资者会拥有相似的投资心理和投资行为,但当前发生的又不可能和历时发生的完全一样,所以这些投资行为表现在行情图标上,就会呈现出某种不完全一样但又具有相似性的图形。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常有一种感觉,“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这种“历史惊人的相似”就是非周期性对称,对于有效的市场,市场会有“记忆”功能。它的内部结构是由相同的“基因”组成,这个“基因”决定了市场不确定性中的部分确定性。投资者可能会发现,这个“基因”和波浪理论规则有些神似,可以说波浪理论规则粗略的描述了这个“基因”的原理。市场是分形的,“5上3下”的规则再加上几条简单的铁律却能演化出无穷的模式。我们不能确定波浪理论就是真实的表现出了市场波动的本质原则,但能确定波浪理论是合乎市场波动规律的。如果市场是上帝,那么分形就是上帝的指纹。投资者需要认识到,市场不可能100%的确定,投资不完全是科学,更像是一门艺术。
单峰形态:
如上图所示便是单峰形态
形态特征:在O轴之上,一组与绿柱线相邻的红柱线经过一次发散和收敛所构成的像山峰一样的形态。
形成原因:短线一波持续的上涨造成的,柱状线单峰形态对应的K线也是想柱状线一样呈山峰状态。多发生在市场分歧较大的位置,即震荡行情中,也就是波浪理论中的调整形态,也常发生在顶背离的一浪。
操作对策:单峰形态是由绿柱线隔断的一组红柱线,单峰两侧的绿柱是由于调整造成的,这说明市场处于中期的震荡行情中,对于单峰形态的操作对策是把红柱线的缩头看做减仓卖出信号,这是应适当减仓操作,如果单峰形态是发生在下降通道中,通常预示着一波反弹行情的结束,这是应清仓离场。
单谷形态:
如上图所示便是单谷形态:
形态特征:在O轴之下,一组与红柱线相邻的绿柱线经过一次发散和收敛所构成的像山谷一样的形态。
形成原因:短线一波持续的下跌造成的,柱状线单谷形态对应的K线也像柱状线一样呈山谷形态。多发生在市场分歧较大的位置,即震荡行情中,也就是波浪理论中的调整浪,也常发生在底背离的一浪。
操作对策:单谷形态是由红柱线隔断的一组绿柱线,单谷两侧的红柱是由于短线上涨造成的,这说明整体的市场处于中期的震荡行情中,对于单谷形态的操作对策应该是把绿柱线的抽脚看做短线谨慎的买入信号,这时应适当介入,如果单谷形态是发生在上升通道中,通常是抄底的好机会,如果单谷形态是发生在下降通道中,应该少动多看,避免在高风险区操作。
前一篇:波浪理论简述
后一篇:实战操作(2)做精一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