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MACD柱状线的“抽脚”

(2016-05-21 01:08:16)
      永远采用止损单来保护你的交易,在建仓后立即设定止损单。不要在亏损的首仓上摊低损失,永远不要!这是交易者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之一 。                      
                                                                                         ----------投资大师   威廉·江恩

      MACD柱状线在O轴之下时用绿色柱线表示,简称为“绿柱”。在下跌过程中,柱线会在O轴之下不断向下发散,这是由于快线DIF带动慢线DEA向下运行,并且DIF不断远离DEA。下跌动能在绿柱最长时达到最大,当L绿柱线达到最长并出现短于前一天的柱线时,就发生了“抽脚”,这说明市场的下跌动能开始衰减,短期内有转势的可能。

http://s16/mw690/001TyUkAgy71Qdkq2CPbf&690
      如上图所示,MACD绿色柱状线在起始阶段。从O轴附近开始不断向下伸长,指标值为负值,每一日的指标都小于前一日的值,这是柱线发散的过程。直到圆圈处A点,指标开始向上缩短,这个位置是短线向上的开始,我们称A点就叫做“抽脚”,抽脚的位置是多头的买入信号。此后指标开始大于前一日的指标值,这是柱状线收敛的过程,这是由于DIF开始向DEA靠近造成的。

      以抽脚作为波段买点,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MACD在多头市场的抽脚。
      2.MACD在空头市场的抽脚。
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会更注重把握在多头市场发生的抽脚,因为从长期的多次交易经验来看,多头市场的抽脚买入信号的成功率显然更高。

      可以这样说,多头市场的抽脚可以看做是上涨的开始;而空头市场的抽脚通常只是止跌,要知道,止跌是可以不涨的,多数情况下是在低位震荡后继续下跌。所以说,一定要看大势做小势。

      在大势处于多头市场时,以抽脚为依据买入后,趋势投资者可以继续跟踪趋势,做到“有风驶尽帆”。当柱状线在O轴下,由绿柱不断接近O轴,最终出现红柱时,说明市场开始进入短期的多头。由绿柱收敛转为红柱发散,多头突破了多空分界线,是多头的胜利。这个位置是顺势加仓的好机会。
      如上图所示,在红色柱体出现的第一天的位置是风险小,回报高的买入信号,这个信号要比抽脚买点可靠,绿柱抽脚是跌势衰减,而红柱的出现则标志着涨势开始。
      有一点极为关键的是:出现红柱时应伴随成交量的放大,如果成交量没有明显放大,则可能是反弹的高位,投资者需要注意突破时量能的配合。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例:

在上图中,此股为近期强势股“天目药业”,我们看到:
在A点处,MACD的绿柱第一次出现抽脚,我们开始建仓,此时对应的价格A'=23.23元
在B点处,MACD的红柱第一次出现,这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加仓点,此时的价格B'=23.65元
在C点处,MACD的红柱开始缩减,我们讲此时上涨动能开始缩减,此时我们全部清仓,价格C'=31.45元

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一次的收益S1=35.3% ,第二次收益为S2=32.9%,利润相当可观。

我们认为比较买点的优劣不能只看盈利幅度,还要看相对风险。在A处买入后,股价并没有立即上涨,而是继续调整了一段时间,而在B点买入后,股价马上拉升,之后也是明显的不断创新高。因此A点是止跌点,而B点是起涨点,如果A点的上涨概率是60%的话,那么B的概率应该在80%左右,基本上买了就涨。这样看来,买点A虽然是获得了更多的利润,但在效果上来看,并不如买点B。

天目药业在5月11日再次出现抽脚时,是多头时的抽脚,在接下来的3天内,股票更是连续涨停,真可谓是壮观。

     运用柱状线作为依据判断买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运用效果来看,DIF线在O轴上方和O轴附近的成功率较高。
     2.DIF线在O轴下方运行时,需要设好止损。
     3.“绿柱变红柱”买点比“ 绿柱抽脚”买点成功率高且更稳健。
     4.“绿柱变红柱”买点需要同时伴随成交量明显变大。


写完此文,正好1点40,夜深了,祝大家晚安。
以上就是我的独门操盘秘籍,现在我将它对各位详细公开,如果能对你有所帮助,那么我将无比欣慰,欢迎各位股友与我QQ交流,关于我的博文,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我。QQ:54087349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