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竞争学习模式
(2010-12-05 07:09:33)
标签:
小组合作模式学习小组学习合作小组学习竞争小组杂谈 |
分类: 班级管理 |
小组合作竞争学习模式
与以前松散的班级授课方式相比,有如下几个突出优点:
①有了小组之后,学生的展现机会,交流机会增多了,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更多的思维与智慧的碰撞,让一个课堂,变为多个小课堂,许多不需要全班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就得到了落实和订正,为班级留下了更多解决重点、难点的时间,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科学,更高效。
②评价方式改变了,由原来老师对个体学生的单向评价变为老师、小组和学生三者之间多维立体式评价。评价渠道的增多避免了教师与个别待优生的正面冲突,许多事情变为小组长去督促,而且我发现很多学生到了初中之后,并不是十分重视老师对他的评价,而更多的关注同学是如何看待他。
③有了小组之后,学生有了更多改正错误的机会,现在在教师的心目中,小组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以前单个的学生,个体被适当淡化后,反而有利于他们重新正视自己,树立信心,及时地纠正错误。
当然小组合作竞争学习的优点还有很多,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优点再多,如果没有一套运行机制,来保证小组合作竞争学习模式的实施,那些优点也就成了惘然。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校是如何以班级为单位来建设这一模式的。
㈠小组划分,班级被分成六个大组,每个大组有两个小组,设正组长副组长各一名。公平性,凝聚力是激发学生参与竞争的重要条件。为了保证相对的公平合理,产生方式是由班主任根据学生成绩和性格爱好把全班划分为势力相近,也最有凝聚力的六个大组。
㈡每个大组的两名组长,各负责4人,全面负责小组同学的纪律、学习等各个方面,在这个小组合作竞争模式中,组长是非常关键的角色,对他们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所以要有明确的组长职责,并且让他们的工作真正变成督促其自我完善,锻炼其能力的舞台。
㈢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简单实用的评价规则充分体现出优则表扬,劣则督促的原则,让学生有章可循,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优秀学生的标准。这套规则必须掌握好模糊与明确,简单和细致之间的度,让学生做事有步骤有方法,又不失灵活性和创造性。
㈣设置专人负责小组的计分,纪律委员,学习委员,卫生委员,体育委员各司其职,全权负责。为了监督他们的工作,规则要求他们必须记录得分情况,并在班会上述职。
㈤充分利用班级宣传栏及班会对小组竞争成果进行督促。在宣传栏中,我设置了小组舆论,课课评,班主任信箱,小组积分榜等主要栏目,时时的反映每个小组的表现,另外还设置了诸如超级班干部、非常课代表、绝对组长、纪律之星、沉默是金等评选。在班会上除让班委述职外,重点对每个星期在评比中列前三位的小组进行表扬颁发流动红旗,让他们表演展示小组风采的节目,然后向最后一位的小组发鞭策棒以示督促。
㈥小组评选与最后的班级评选挂钩,在年终的小组总评中,列前三位的小组将获得更多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的名额。
㈦除此之外,还要对全班进行理念的灌输,让他们真正融入合作,享受竞争。
⒈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⒉讲授是最好的学习。
⒊只做有利于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事才是遵守纪律。
⒋不要只盯着别人的脚后跟。
⒌小组的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
⒍小组长是你选的,你必须尊重支持他的工作。
⒎谁能保证出淤泥而不染。
⒏全班强了你才能更强。
⒐单纯你的思维,更多的从学习中寻找乐趣。
这是我校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探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进一步落实的地方,希望各位教育同仁献计献策,使这一模式真正走向成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