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 天坛】

标签:
雪霁天坛摄影旅游杂谈 |
分类: 摄影习作 |

1.
天坛是距离比较近的拍摄景点,赶上下雪就更要去拍了。可惜11月底的雪不大,到了清晨就化了。也好,雪霁自有另一番景色。
图1.
看到祈年殿西门口的冰挂,苦于没有鱼眼镜头(我只有16-35镜头),不能拍下全景。想了个办法——后期合成。也许有了超广角这个画面会真的拍下来。
这是一次拍成。由于使用了三脚架,所以可以采用不同的焦点和曝光指数拍摄,后期合成。于是配殿的屋檐内不会是漆黑一片了。
雪霁后的一段时间会有冰挂,和雕梁画栋结合成另一种图案。这是两张合成(拍的比较好的一张木有喜鹊,有喜鹊的建筑拍的不够好),并把喜鹊放大了些许,平衡构图。好在不是新闻摄影。
拍祈年殿一定要拍张标准照。这是使用包围曝光拍摄多张,后期使用HDR软件合成。汉白玉栏杆和檐口下的图案效果比较明显。由于使用不同速度拍摄,游人有实有虚,况且不是固定不动,使用HDR合成后更会出现鬼影。效果虽是预想之中,但并不理想。
这张使用了四个对焦点拍摄四张,后期用PS蒙版合成,以期求得远景都清晰。可以看出近处瓦当很清楚,如果只有一个焦点拍摄,也许尽管使用超焦距拍摄,远处也未必如此。
这个方向拍摄一般游人很少,但很难杜绝。拍摄三张,后期就很容易“抹”掉游人了。这也是使用三脚架的好处。
雪后起风,这里的云极有放射感,可惜地面没有啥标志性的建筑。
难道这里没有游人吗?不可能。还是长时间的等待和多张拍摄的结果。
变换个角度拍摄祈年殿。
看中了三位游人的红、绿、黄。成为古老建筑的点缀。
低角度拍摄,透视感就强。广角拍摄,云彩的走向也会夸张。恰好有红衣游人站在了合适的位置上——行云和阶梯都汇聚于此。(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等待时机)
雪停了,地面积水。但不足以拍摄到大殿的倒影。倒是近距离拍摄把祈年殿的三个“圆”拍得变了形。
固定的拍摄方式是蹲在门前把敞开的大门和祈年殿都包含其中(谁都这么拍)。能不能变换角度呢?见到好的光影和色彩,居高临下拍了这张“雪中的搀扶”。(男士有些半身不遂,腿脚不便)
叠加的图像。
索尼黑卡相机拍摄。
可惜雪已化尽,没有了黑白对比。
这个时辰正好可以把冬日“置放”于金顶之后。云的放射状好像是做了一点后期。
这是用16mm广角拍摄的接片。地点是圜丘围墙内东北角。PS接完片与实际场景完全不同了。(以下是8张原片)
前一篇:【冰雪之约新年音乐会】
后一篇:【站在帝国大厦上拍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