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望(参观张望《追寻佛的足迹》摄影展)

标签:
参观摄影展摄影 |
分类: 摄影习作 |
1.
悟。
今天闻讯到中国摄影展览馆参观了张望《追寻佛的足迹》摄影展(明天就要闭展了)。欣赏原作收获颇丰。用索尼黑卡相机做个记录。
佛光。
照-照-照片。
欣赏。
应邀和观众合影。
作品—文化礼品
交流。
静心?
赞誉。
交谈。
这位老者今天第四次来观展了。
专访。
签售。
观 · 照。
走自己的路。
远去。
提示:展览期间,展厅内有无线网络,无需密码。关注“张望佛教摄影艺术”后,回复展厅作品相应的序号,手机就会留存原作的影像,以备日后欣赏学习。
下面这段是回复博友的提问:
问:据说有人看了他的片子就出家了,感觉美是美,有的美得都不真实了,是不是有摆拍呀?
答:英国联邦财政部前部长助理陈先生被张望佛教作品感动,申请来张望拍摄的天台山剃度为僧,有版面照片和说明为证。张望应邀拍摄了多少年,与僧人同吃同住,摆拍是必然的。这是一个拍摄项目,各方面都要做到最好。比如早晨四、五点钟起床拍摄,估计也要找几个僧人做画面点睛之笔;好的光线下好的景致好的位置需要好的人物安排以增加画面内涵,包括服装颜色,人物动作都有设计的痕迹;画面唯美与气氛渲染分不开,比如雪、雾、风、虚都有后期处理的可能;有几张前景非常清晰(景深很大),而远处很虚(景深很小),不知如何拍摄。张望在视频中说,老和尚看过他的摄影展后,提示他不要把画面拍得太花哨,要平和为本(原话记不清了)。张望有极专业的美术和摄影功底,画面的唯美处理,包括光、影、色、形、透视、虚实处理等竭尽完整,当然,更主要的是题材内涵的表现。看了展览,觉得没有必要对上述技法、摆拍问题讨教张望本人,这些都不主要,契而不舍的精神最主要,何况这些作品目的是弘扬佛法,而不是新闻纪录。(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抓拍,比如人物有叠加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
前一篇:【管窥东京】东京之夜
后一篇:【管窥东京】阻隔“色狼”的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