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海旅游摄影 |
分类: 摄影习作 |
1.
北京一周的雾霾天气终于结束了,迫不及待的到北海拍几张片子。这次还是想试一试中灰镜的使用,试一试相机包围曝光的效果。
图1.有意拍摄侧逆光的效果。拍摄时间是下午2:50。使用了相机的5张包围曝光设置。拍摄数据分别是0EV、-1.3EV 、+0.6EV
、+1.3EV和-0.6EV。据说可以利用包围曝光的片子分图层做后期,这次尝试了一下,不好整。原因是反差大的位置边界太清晰,不认真抠就做不好。于是改用HDR软件把5张RAW片子一起做整合,然后将第1张的爷孙叠在图中,总的感觉不错 (当然,后期又进行了调整) 。人眼的宽容度要比数码相机大许多,且观察是移动的,所以看到的香炉和建筑不会是漆黑一片,后期处理以后效果比原图好多了。D800相机最多包围9张,每次曝光补偿值最大为1EV。这次采用的曝光补偿值是0.6(2/3)EV,看来调整幅度有些小。
据说拍水为增加虚化程度可以有意曝光过度2档,然后后期再调整过来。这次拍五龙亭,除了使用中灰镜(不是太暗)还采用了包围曝光的尝试。这次采用增加曝光补偿2次,每次增加1EV的方式。1秒
0EV 、2秒 +1EV、
4秒 +2EV
。最后一张水面基本达到了拍摄要求,汉白玉栏杆死白一片,这没关系,用最后一张的水面替换第1张,由于水面界限比较简单,所以很好替换。
这张也使用了5张包围曝光,增加曝光补偿1EV,但效果不明显,看来这样高反差的片子估计应该使用9张包围曝光才可以(单纯增加曝光只能3张,拍9张能增加4张)。也许这样太累,或者应该直接改变设置拍几张。后期还是使用了HDR,雕梁画栋才得以显现。
这张试用了相机的HDR功能,效果不明显,檐下还是黑的。用了HDR软件才调整过来。
喜欢这个图案和影子。注意了对位。
五龙亭栏杆的曲线很美,但总觉得环境比较乱(除非航拍),这次又换了个角度试一试。
在北海东岸的路上,看到了光秃秃的树冠和蓝天,想起了仰拍的构图。看看周围没人,立即坐在路中央地上,躺下,拍摄,起立。
北海的小船都扣到了岸上,只好找个石雕花盆做前景。哈,太大了。
雾霾再肆虐,树就真成这样子了。
再留下一抹冬景。
30秒慢门变焦拍摄。
30秒慢门变焦拍摄。
这张是五龙亭的藻井与白塔的二次曝光。对位还比较准吧?(全部手持)据说有的相机可以把上一图片隐约显现在取景器中,可惜泥坑不行。
更喜欢现实的图案。不同对焦点拍两张做在一起。
印象白塔。
适当的时候对准久违的太阳,小光圈拍出光芒。
前一篇:新加坡滨海花园的小花
后一篇:新加坡的裕廊飞禽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