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如画

标签:
地坛秋色摄影旅游 |
分类: 摄影习作 |
1.
这种色彩关系京城比较好找。统一的暖色,面积的对比,密集点、线与大块面的对比,试图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统一的暖调。相比之下,前景绿色偏冷。以虚衬实,以黄托绿。
将黄色银杏叶子调成蓝调,造成不一样的色彩感觉。写实不是目的,这是心中的色彩。
发挥“黑卡”翻转屏的长处,从地面向天空仰拍。感谢雾霾天,光线均匀,树叶通透,没有过曝现象。
使用较小光圈,较高感光度,把景物拍亮(过曝)。要色不要形。
后期把绿叶调蓝,实现强烈的明暗对比,突出秋菊。
极为统一的黄调。用长焦拍远处的银杏,把多层树叶压缩在一起。后期把树干也调暖了。可惜没带三脚架,光圈不够小,曝光设置也不够合理,效果欠佳。
选取了极暗的背景,衬托逆光下通透的绿叶。明度形成上强烈的对比。
这也是秋色。用长焦拍摄比较远的景物,压缩感就会强烈,囊括的景物范围就会大一些,草会更显密集。后期降低了对比度和饱和度,形成秋寒衰败之势。
强烈的纯色对比。后期把叶子调黑。前期光圈太大,图像太不够清晰,失败的作品,意思到了而已。
后期把树叶调紫,试图实现补色和明度的对比关系。
小区拍的花。用广角镜头近物拍摄,与长焦效果不一样。明暗和虚实的对比突出了主体。
总体是暖调,具有补色对比关系。后期降低了对比度,使树叶平面化。
浅浅的小水潭池底中的红叶。原图即是低饱和度,后期几乎没有调整。灰色的落叶与红叶植物性状相近而颜色相距甚远。无可奈何的一种时空必然。
比较强的明度和色彩冷暖的对比。
正逆光拍摄,意料之外的写意效果。
逆光拍摄调高曝光,自动感光度高达ISO2500,树叶依然清晰。
比较弱的冷暖对比,没有明暗对比。画面比较柔和(事后诸葛亮)。
对着太阳拍摄,形成彩色的玄光。(拍后才发现的影像)
慢速设置,向上移动相机拍摄。虚像中的补色对比。
顺光拍摄。后期调暖了调子,画面效果显得厚实许多。
前一篇:【到此一游的片子】首尔的乐天世界
后一篇:瞎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