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青年摄影沙龙定于27日北海公园外拍菊花。笨鸟先飞的我26日就先期“踩点”,预习功课。可惜拍了十分钟就关门了(四点关门),只好在昏暗的林荫路旁拍,倒也落得清静。第二天展室内参观和拍摄的人极多,又不让使用三脚架,“善于慢工”的我只好在主展园的西侧拍摄,展室内只得草草按了几张。
拍菊花还是初次,真不知道如何勾画。只好搞些雕虫小技,以求差异。
上图:既然后期可以锐化,为什么不可以虚化呢?学习石广智老师拍摄花朵的方法(老师原作是胶片二次曝光),用原图做了个虚化的图层然后叠加使其有虚幻的感觉。下图是原片和拍摄数据。


2.
为了突出花朵的体量感和装饰感,使用了滤镜中的底纹。下图是原片和拍摄数据。

3.
这张是前期拍摄了两张,一实一虚,后期合成。下图是原片和拍摄数据。
4.
这是使用变焦拍摄的画面,后期从网上下载了个纹理底图叠加而成。下图是原片和拍摄数据。

5.
这张是地地道道的二次曝光。以黄色衬托主体花朵。下图是原片和拍摄数据。

6.
事先在北海公园拍了几张古建筑的素材以备用。这张使用了汉白玉的台阶图案。菊花前期使用二次曝光,一实一虚,后期使用“反相”处理,把白花做成黑花,把黑底变成白底,把背景处理干净,叠加图案,并通过“色彩平衡”和“可选颜色”进行调色。由此可以看出,使用不同的前期拍摄方法与不同的后期处理方法的组合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下图是原片和拍摄数据。

7.
这张也是两张图片合成。主体菊花部分使用图层蒙板把朱门去掉了,以避免图像混乱。下图是原片和拍摄数据。

8.
这张是从室内向室外拍摄的菊花的剪影。后期做了处理。底纹使用了“滤色”和“渐变”处理。下图是原片和拍摄数据。

9.
这张前期拍摄比较潦草,后期处理的也不好,勉强凑数。下图是原片和拍摄数据。
以上是这次拍摄的大头菊花,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教。以下是场景拍摄,拍摄数据就不贴了。

10.
这张使用了偏振镜。当时是逆光拍摄,使用偏振镜确实滤掉了水面的反光。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