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北京拍片遇到蓝天白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拍摄三里屯这天终于遇到了理想的天气。这次使用了尼康D90相机和VR 16-35mm
F/4G镜头,并且学着使用了偏振镜。虽然不太会用,但有时还是有效果的。
上图是这次拍摄最费劲的一张,当然也是相对满意的一张。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一共拍了18张。从上向下拍了7张,感觉光影太乱,不理想。转而从下到上拍了11张,最后发现天空处出现白云,使画面有了生气,索性采用20秒自拍,设置好相机,按下快门,从旋梯登上地面......也算摆拍吧!这张片子先后共计拍了近20分钟。
焦距:16mm
光圈:F/16
快门速度:1/6秒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自动
曝光补偿:0EV
测光:矩阵测光
ISO 感光度:100

2.
把相机支在庭院中央对天拍摄,画面上出现不同位置上不同曲线的三幢楼宇的轮廓,分布也比较均衡。当然,这是拍五选一啦!(相机没有翻转屏,只能估计着拍)
焦距:16mm
光圈:F/9
快门速度:1/320秒
曝光模式:程序自动(不注意扳动了拨盘,变成了P档)
曝光补偿: 0EV 测光:
矩阵测光 ISO 感光度:100

3.
下午5点多钟,光线正好,玻璃屏幕反射出天空的白云与蓝天连城一片。为了等过街桥上行人走过的影子,一共拍了10张。
焦距:20mm
光圈:F/8
快门速度:1/1000秒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自动
曝光补偿:0EV
测光:点测光
ISO 感光度:自动 (ISO 200)

4.
走在三里屯的商圈内,发现三面建筑屏幕顺光反射的光影非常有意思,于是仰角拍摄出一个很难分辨建筑体量的画面。
焦距:35mm
光圈:F/5.6
快门速度:1/250秒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自动 曝光补偿:0EV
测光:点测光
ISO 感光度:自动 (ISO 200)

5.
使用广角端向上拍摄建筑,产生下大上小的透视变化,配合天空中一朵白云,像不像火山爆发?
焦距:16mm
光圈:F/16
快门速度:1/400秒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自动
曝光补偿:0EV
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 ISO 感光度:ISO
400

6.
使用了偏振镜,适当调清楚了水池中的卵石。(这个画面拍了9张做比较,看来偏振镜还是有作用)
焦距:20mm
光圈:F/16
快门速度:1/4秒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自动
曝光补偿:0EV
测光:矩阵测光
ISO 感光度:100

7.
低机位、广角设置把水池的透视表现得很突出。
焦距:22mm
光圈:F/16
快门速度:1/4秒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自动
曝光补偿:0EV
测光:矩阵测光
ISO 感光度:100

8.
有意拍摄没有屋顶的建筑,使观者不明其高。(后期进行了变形调整)
焦距:35mm
光圈:F/14
快门速度:1.3秒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自动
曝光补偿:0EV
测光:矩阵测光
ISO 感光度:100

9.
这幅拍摄了两张(天空和地面景物各一张),后期合成。
地面景物:
焦距:24mm
光圈:F/18 快门速度: 1/5秒
曝光模式:手动
曝光补偿:0EV
测光:点测光
ISO 感光度:100
天空:
焦距:24mm
光圈:F/18
快门速度:1/60秒
曝光模式:手动 曝光补偿:0EV
测光:点测光
ISO 感光度:100

10.
“百度百科”中说“晴空的蓝天在与太阳方向成90度的垂直方向散射的也是偏振光,它使蓝天变的不那么幽深。如果消除了这些偏振光,许多照片会显得颜色更加饱和,画面更加清晰。”上图正好证实这个论点。下午5点多钟,太阳光在西侧,这张是正对北侧拍摄,恰好与阳光方向成90度,所以蓝天确实比较幽深。当然,这种90度测光拍摄的机会不是很多。
焦距:35mm
光圈:F/8
快门速度:1/250秒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自动
曝光补偿:0EV
测光:点测光 ISO
感光度:自动 (ISO 200)
11.
这张天空的云位置不是太好,太阳的“星芒”还可以。为了产生“星芒”采用了镜头的最小光圈,感光度也提高了,但速度太慢(没使用三脚架),看来设置还是不合适。
焦距:18mm
光圈:F/22
快门速度:1/5秒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自动
曝光补偿:0EV
测光:点测光
ISO 感光度:ISO 400

12.
蓝天下的鹰。
焦距:16mm
光圈:F/4 快门速度:1/320秒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自动
曝光补偿:0EV
测光:点测光 ISO 感光度:自动 (ISO
20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