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中灰镜

标签:
摄影 |
分类: 摄影习作 |
概念:
中灰镜, 也叫做ND滤镜, 英文叫做ND Filter.
它是相机镜头外加滤镜的一种,起到减弱光线进入镜头,降低感光度的作用。中灰镜对色彩无影响,也不改变被摄物的光线反差。比如在光线很强的地方想使用大光圈拍摄,就可以加上中灰镜来延长拍摄时间,比如在很亮的地方想拍摄雾状的流水;白天在拍摄街景时,大幅度延长曝光时间可起到虚化行人甚至完全去掉行人、车辆的作用。
中性灰度镜又称中灰密度镜,简称ND镜,是一块灰色纯透明的高级光学玻璃。其作用就是通过削弱通过镜中灰镜头的光量来降低曝光量。这种滤光作用是非选择性的,也就是说,ND镜对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线的减少能力是同等的、均匀的,只起到减弱光线的作用,而对原物体的颜色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可以真实再现景物的反差,彩色摄影和黑白摄影同样适用。根据“阻挡”光线能力的强弱,中性灰度镜有多种密度可供选择如ND2、ND4、ND8(分别延长1档、2档和3档快门速度),也可以多片中性灰度镜组合使用。不难看出,ND后面的那个数字,即代表了ND镜阻挡光线的能力。ND镜仅仅降低光线的强大,所以,它并不会影响到最终成像的色彩,也不会影响到相机的白平衡和自动曝光。使用了ND镜,不会对被摄物体的颜色和反差产生任何的影响。另外,由于单反相机是通过镜头进行测光的,因此ND镜不会对相机的自动曝光系统产生任何的影响。
作用效果:
作用效果:
使用时机
使用在强光下的拍摄
拍摄雾状流水画面
夜景拍摄的应用
与变镜区别
以下是我的拍摄样片:
可以看出,虽然使用了中灰镜,而颜色没有变,速度从2秒降到了20秒。
从以上三例可以看出:增加灰度的目的就是降低拍摄速度,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灰度增加,相机速度就会相应降低。图像的色彩和明度都不会有明显的变化。(相机测光系统见到黑暗的场景自然会放慢拍摄速度)当然,我认为最好的设置是(调好中灰镜)先用光圈优先模式拍一张,看看相机怎么设置速度,然后再用M档,手动设置所需要的速度。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不用中灰镜现拍一张,确定光圈、速度后根据所要增加的灰度值计算出相应的速度——这个方法比较严谨,但我还不会计算(由于中灰镜采用了无级调整,也不好计算),所以我觉得还是第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当然,有时为了把速度降的很慢,就采用很小的光圈,也不计算合适不合适,拍一张就知道怎么设置了,不行再调。
速度的调整还应知道“倒易律”失效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也不懂。抄上一段其他网友的论述吧:
倒易律:
“倒易律”亦称“互易律”。胶卷在感光时的曝光量由一定的照度和照射时间决定,两者结合为曝光总量。如拍摄某一景物时,采用F11光圈、1/125秒恰好曝光准确,而采用F8光圈、1/250秒或采用F16光圈、1/60秒快门速度,同样也可达到曝光准确。改变光圈大小对曝光的影响可利用改变快门速度做补偿,尽管曝光组合不同,但曝光总量不变,变换曝光组合后仍然能得到准确的曝光,这就是倒易律。
一般在使用高于1/1000秒快门速度或低于1/2秒快门速度拍摄时,需开大一档光圈做补偿。仍以上述F8光圈、1/250秒的曝光组合为例,如提高快门速度到1/1000秒,根据倒易律原理,开大光圈到F4恰好与原曝光总量相对应,但因曝光时间已短到1
/1000秒,此时倒易律失效,应开大一档光圈到F2.8比较合适。同样道理,如果选择的快门速度达到1秒甚至2秒了,此时倒易律也失效,可在根据倒易律换算的光圈基础上再开大一档光圈或增加一倍曝光时间。
有时灰度调的太深,自动对焦根本不能实现,甚至手动对焦都看不清。我的土办法是先把灰镜调亮,对焦后再把灰镜调暗进行拍摄(当然要用M档)。
下面发几张使用中灰镜拍摄的片子,大家看看效果。

1.
拍摄时间:7:12 光圈:F/16
速度:15秒 ISO:100
可以看出,早晨用15秒的速度拍摄,没有中灰镜是办不到的。因此,使用中灰镜就拍出了不同一般的效果。

2.
拍摄时间:20:33 光圈:F/8
速度:2秒 ISO:100
可以看出,由于使用了中灰镜,降低了拍摄速度,汽车的灯光才会形成轨迹,图像细节才会更加清晰。

3.
拍摄时间:18:46 光圈:F/16
速度:30秒 ISO:100
使用30秒的速度是因为相机速度最慢30秒,要想再慢就要使用B门了。由于放慢了速度,游船的形象全都没有了,只剩下船上的灯光行走的轨迹。这也算是使用中灰镜的效果吧。

4.
拍摄时间:17:31 光圈:F/22
速度:8秒 ISO:100
那时天还没黑,用了中灰镜,光轨有了,蓝色的天空也拍下来了,超小的光圈使路灯的星芒必现。

5.
拍摄时间:18:37 光圈:F/22
速度:15秒 ISO:100
慢速拍摄可以使车流的灯光轨迹重复的出现在画面中(可以看出此时段经过的车辆不下6辆)。

6.
拍摄时间:17:45 光圈:F/22
速度:30秒 ISO:100
过去看到这种行云以为是天空就是这个样子,拍完之后才知道是慢速拍摄记录了云的运动状况,拍出了一般见不到的景象。云的这种现象在构图中具有引导视线的作用(当然这是拍完了才发现的,我还没有这种预见性)。

7.
拍摄时间:17:34 光圈:F/25
速度:1/4秒 ISO:100

8.
拍摄时间:17:38 光圈:F/25
速度:20秒 ISO:100
从这两张图可以看出1/4秒和20秒这不同速度拍摄的效果,是不是后一张更有韵味?

9.
拍摄时间:17:451 光圈:F/22 速度:30秒
ISO:100
慢门可以把海拍成轻纱,营造静谧的气氛,礁石旁的小浪花被拍成轻雾。

10.
拍摄时间:9:22 光圈:F/16
速度:2.5秒 -1.0EV ISO:100
阳光当头,即便阴暗角落里也不会太暗。使用中灰镜拍摄流水自有另一番味道。可惜至今没有机会拍摄瀑布,只好找个小溪试拍吧。
还有重要的一点:一定要用三脚架!一定要设置反光板预升或是曝光延迟模式(尼康D90),减少反光板的震动!一定要用快门线或自拍模式!如果都不想用,那还是别用中灰镜了。
不好意思,耽误大家时间了。实际上我是根本不会用中灰镜,反正拍不好就瞎试呗,拍风景可以慢慢的试,瞎猫总会碰到死耗子吧?希望各位老师指教了!谢谢!
倒易律:

1.
拍摄时间:7:12
可以看出,早晨用15秒的速度拍摄,没有中灰镜是办不到的。因此,使用中灰镜就拍出了不同一般的效果。

2.
拍摄时间:20:33
可以看出,由于使用了中灰镜,降低了拍摄速度,汽车的灯光才会形成轨迹,图像细节才会更加清晰。

3.
拍摄时间:18:46
使用30秒的速度是因为相机速度最慢30秒,要想再慢就要使用B门了。由于放慢了速度,游船的形象全都没有了,只剩下船上的灯光行走的轨迹。这也算是使用中灰镜的效果吧。

4.
拍摄时间:17:31
那时天还没黑,用了中灰镜,光轨有了,蓝色的天空也拍下来了,超小的光圈使路灯的星芒必现。

5.
拍摄时间:18:37
慢速拍摄可以使车流的灯光轨迹重复的出现在画面中(可以看出此时段经过的车辆不下6辆)。

6.
拍摄时间:17:45
过去看到这种行云以为是天空就是这个样子,拍完之后才知道是慢速拍摄记录了云的运动状况,拍出了一般见不到的景象。云的这种现象在构图中具有引导视线的作用(当然这是拍完了才发现的,我还没有这种预见性)。

7.
拍摄时间:17:34

8.
拍摄时间:17:38
从这两张图可以看出1/4秒和20秒这不同速度拍摄的效果,是不是后一张更有韵味?

9.
拍摄时间:17:451 光圈:F/22 速度:30秒
慢门可以把海拍成轻纱,营造静谧的气氛,礁石旁的小浪花被拍成轻雾。

10.
拍摄时间:9:22
阳光当头,即便阴暗角落里也不会太暗。使用中灰镜拍摄流水自有另一番味道。可惜至今没有机会拍摄瀑布,只好找个小溪试拍吧。
前一篇:冬日的湖面上......
后一篇:冬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