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 星期五
绵阳接连三天的气候,都是晚上下雨白天晴,这比白天下雨晚上晴好多了,我觉得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不洗车子。天上的雨是必须要下的,不仅地球上的植物需要雨水来滋润,地面的水资源也需要雨水来补充调剂呀!如果地球上的水份只蒸发不降落,云层太厚地面就见不着阳光,没有雨水地球的生态系统就会出问题。呵呵
昨天晚上上网时,在QQ上看到一位朋友前两天给我的留言,说是他们公司一位同事的“领地感”很强,不知道怎么跟这样的人处好关系?还说到他们那里有一个一直想转正的副职,结果新调来了个正职,这位正职怎样和那位副职处理好关系,才能把工作推动起来?我不想去妄猜给我留言的这位朋友在他们公司的身份,但我清楚地感觉到这位朋友是个很诚恳的善良人。所以,很愿意在下面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供这位朋友参考。
我觉得有“领地感”是动物的本能,看过《动物世界》纪录片的朋友,对这一点应该会很深感受。比较凶残的食肉动物,一般都会通过自己的排泄物,界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凡是擅自闯入者,必定会受到攻击。动物的本能能在老兄这位同事的身上表现出来,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我们人类的祖先“猿”,本来就是荤素皆宜的动物,返祖现象是动物界经常出现的一种变异,首先要能够接受这个现实。
思想上逻辑上对有“领地感”的人接纳了之后,再考虑如何应对的问题。我觉得首先要以怜悯之心对待这种人。人类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人们的活动空间,远远超越了动物本能通过排泄物划定的范围。作为已经进化到了较高层次的智慧生物,人们知道只有通过大融合和合理的社会分工,拓宽人们的视野和活动空间,才能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富,使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在有“领地感”的人面前要大智若愚。具体说就是不要跟他一般见识,更不要跟他计较。因为他的行为意识是“返祖”,跟开放合作的先进意识是相悖的。让他在他的“领地”范围内自以为是吧,如果过份了多数人会产生反感的,大家对他有意见了,他玩的那一套就没有了市场,就会受到孤立,最终是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其实,有“领地感”的人实际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你就大方地满足他吧!
再说正职副职搞好关系的问题。有这个想法本身就是有水平有头脑的表现;如果身为正职有这个想法,那就更显得有水平更值得尊重了。在党政机关这个事就比较简单,因为人们都懂规矩,都知道该怎么做——副职对正职负责,正职对上级组织负责。在现实生活中,一般都是副职思考如何适应正职,跟正职搞好关系,很少有正职思考如何跟副职搞好关系,一起来推动工作的。
如果企业有了例外,那我觉得正职跟副职搞好关系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尽最大可能地放权给副职,让副职有职有权地处理事务,在他分管那一块业务范围内,等于就是他的领地——可以随便释放排泄物。但是,喜欢权利的人一般都爱滥用权力,所以在放权的同时一定要留有余地,或者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因为最后出了问题,还是要由正职来承担主要责任。
正职给副职放权不等于放弃原则。这里带原则性的问题,就是调整分工的权力、否决副职所决定事项的权力、该集体研究的事项不能个人擅做决定的规定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大家讨论后共同遵守来实现。有领地感或权力欲的人,有一个基本特点,那就是喜欢做事有表现欲。驾驭这样的副职对正职的能力和素养是一个考验。首先要有识人的眼光和能包容人的肚量。
也就是说作为正职,除了要有运筹帷幄统揽全局的能力以外,还要有发现下属长处和潜质的能力。副职之所以能够做到副职,说明这个副职肯定有过人之处。至于有“领地感”和想当正职,都可视为有上进心的正常人的正常愿望。关键是正职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副职在心理上有正面的影响,才能利用副职的上进心和表现欲,在工作中发挥出他的长处,并在做出成绩后适时表彰鼓励,就能搞好配合共同做好工作。
正职主动和副职搞好关系,并不是说要放弃原则搞一团和气。对副职一些不当的做法或不成熟的意见,也应在拿捏准确后,及时与副职个别交换意见,由副职自己出面纠正。在开会研究工作时,应该事先听取意见建议,可左可右的事情,尽量采纳别人尤其是副职的意见,让对方有被尊重的感觉。正职应把注意力放在事项的结果上,让副职和其他同事在过程中,展示自身才干体现自身价值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