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磨子场和汪姓老人

(2019-11-10 18:51:30)
标签:

磨子场

金粟镇

五通桥

213国道

分类: 独家记忆

五通桥金粟集镇也叫磨子场,曾经是岷江边上的工业重镇,有吉祥煤矿、金江煤矿、川康毛纺织有限公司、乐山天然气化工公司等企业,还有其他小厂矿,加上穿镇而过的交通大通道213国道,磨子场红火了一段时间。

我家住在离江边不远的山上,虽说金粟镇是离我家最近的集镇,但我家并不在金粟镇辖区内,金粟镇有小学、中学,都比我们村小、乡中学近,但毕竟不是金粟镇的人,我并没有选择就近的学校上学。

因为磨子场是离家最近的集镇,规模也要比我们乡集镇大得多,我们村的人赶集都首选磨子场。我们村还算是水土不错的村子,我家主要拿到集市上交易的农产品有大米、鸡蛋、家禽、木材、木柴、蔬菜、柑橘、茶叶等,买回来的主要是猪肉、衣物、肥料等生产生活所需的物品。虽然集镇不远,但负重几十上百斤的货物往返集镇也不是易事,运气好的时候,带到集市交易的东西会很快卖完,运气不好的时候,早上拿到集市交易的货物到中午又会原封不动的拿回来,无功而返,徒劳无获,偶尔会遇到集镇上的熟人,就将可以将没有卖出去的货物背到熟人的家里寄放,待下一次赶集的时候再将货物拿到集市上卖。

磨子场百货公司门口曾有一名负责帮别人看管自行车的姓汪的老人,据说是一名退休工人,老伴不在了,子女都在外面工作,一个人住在集镇后面的小山坡上,我妈让我叫他汪爷爷。他心肠好,工作的地方和人们摆摊的地方不远,经常赶集的人都认识,有几次,爸妈将没有卖出去的东西寄放在他的家里。我也去他住的地方,有几间独立的房子,有的还是土坯房,但总的来说不算破旧。汪爷爷想让我妈给他当干女儿,但我妈没有同意。有一年春天,大概是我在上小学一、二级的时候,他打听到我家的位置,然后到我家做客,给我买了一个书包和一支钢笔,还带了鱼罐头,好像还在我家住了一夜。汪爷爷上了年纪,看报纸都要用放大镜。汪爷爷给我爸妈说,让他们把我送到金粟镇上学,可以住他那里,他那里也方便,还可以照顾我,我爸妈没有同意。之后没过多长时间,妈说百货公司门口看管自行车的换人了,打听才知道汪姓老人已经去世了,妈说这件事的时候话语之间充满意外和遗憾。至今,汪爷爷去世已经二十几年。

磨子场木材交易市场的路旁曾是一个破败的公共厕所,后来有一个中年男子住进了女厕所,和别的流浪汉不同,他在那里升火做饭,不像流浪的人,倒更像是逃难的,他在那里定居了下来,听说还找了份事情做。

在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磨子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企业破产或者改制,集贸市场从镇的北面搬到了南面,木材市场、百货公司等交易市场相继关闭,工厂围墙大门紧闭,直至厂房倒闭。

和二十年前相比,磨子场的很多地方是人去楼空,但也有还有些人坚守在曾经的巷子里。二十多年过去了,老人已逝,而流浪汉也不知去往何方。磨子场和汪姓老人


磨子场和汪姓老人

磨子场和汪姓老人

磨子场和汪姓老人

磨子场和汪姓老人

磨子场和汪姓老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再见,马尿河
后一篇:彝族年琐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