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MeGUI 中音频设置解释
(2013-02-22 18:05:21)
标签:
it |
大家注意看上图窗口中的标题“Nero AAC configuration dialog”,说明是 Nero AAC
的配置界面,如果你前面选择的不是 Nero AAC
而是其它压缩方式,则界面内容会有不同,不过都大同小异。+
I: l) B w" Q0 F& c& x*
^: b
& |6 ]9 }: @' i4 I7 a. n
Audio Options (音频选项)区域' n' }3 N7 C, K/ @4 p
本区域是通用音频选项,不同压缩方式的选项都基本一样。
如果下面的某些名词不明白,请 google 或 baidu,因为有些基本的东西要解释的话需要写很多很多。
, o" }! h4 H( `( }7 U, f2 S4 }6 o
3 q+ X% R3 A+ l
Preferred Decoder 首选解码器% o1 g% w9 k$ r; N* R$ E+ }
我们一般处理的电影音频都是压缩过的,想再压缩,就要先“解码”,这里就是让你选择优先用哪种解码器。
图中有3个选项。
NicAudio 和 FFAudioSource 是两种特定的解码器。
DirectShow 是让操作系统解码的意思,至于用哪种解码器就看系统的设置了,也有可能你的操作系统中缺少特定的解码器而无法解码。
选哪个好呢?没有测试过,我一般选 NicAudio。
Output Channels 输出声道1 _. A& K; y9 i
定义你压缩后的音频包含几个声道,且如何把源声道混音、或分离。
图中有8个选项。
Keep Original Channels 保持原有声道,那就不用混音了。6 ?7 n' [, w. u) o, `7 \
Downmix multichannel to Stereo 把多声道转换为立体声,即变成左右2声道。这个时候是需要混音的,即把其它声道中的声音混合到左右两个声道中,使音频中包含的信息不丢失。3 X/ Q* y% H* ?
Downmix multichannel to dolby Pro Logic6 ~/ J4 R7 |; p) b
Downmix multichannel to dolby Pro Logic II
上面两个是转换为 杜比,但是版本不同。7 f8 w4 W: b2 |7 s4 ~3 c
Convert to Mono 转换为单声道
Upmix ...... 这3个是把2声道的立体声转换为5.1声道的3种方法。
选哪个好呢?看你想干什么了。常用的是 Downmix multichannel to Stereo5 \2 A! y; K- P9 V
# Z0 ^. G7 Y j3 X( J4 E0
z
- u+ r. t/ b% B
1 H9 ]! S: l. T+ k+ N
Sample Rate 采样率
自然界中的声音是连续量,连续量向数字量转换的时候需要采样,采样的时候采样率越高,得到的信息越准确,但是得到的数据也越多。如果是转换的话,高于原有采样率则没有意义。
一般认为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KHz,电话的音频范围是300Hz-3400Hz,一般2倍于最高音频频率的采样率就足够了,如果你录制电话语音的话,6800Hz的采样率即可。采样率和音频的单位都是Hz,但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 F# M) K0 T( Y8 o* \3 Z0 k
CD的采样率是44100Hz,DVD中音频的采样率和CD一样,蓝光中音频的采样率一般是48000Hz。
图中有10个选项。
Keep Original 保持原有采样率3 }4 ]. G" y2 z4 e& q i4
@& j
Change ...... 改变采样率& M4 Q, q9 Y' K+ u- G. ]7 v ^%
A
S ...... 用于你改变图像帧率时使用,一般不用。
选哪个好呢?一家之言:如果是音乐剧之类的,选择 Keep Original。如果是一般的故事片,选择 Change to 22050Hz。切记:不要高于源片的音频采样率。
6 p, L5 e( P0 E1 W$ O
Apply DynamicRange Compression 压缩音频的动态范围+ t3 ]7 `0 K1 B* ], i, {0 d q
这里的压缩不是常见的压缩的意思,是减小的意思。就是减小音频的动态范围,避免声音忽大忽小,不过有可能产生负面后果,本来慷慨激昂的演讲,变成温吞水。
选么?建议不要选。除非你明白你在做什么。
A y1
k& O# q/ ~. ^
! z9 S& f2 y/ T: X* |: W7 E; `
Normalize Peaks to XXX 把音频峰值标准化到 XXX3 [2 D9 u) [# Y' Q
峰值小,声音就小,而且音频动态范围也小。峰值大,声音就大,而且音频动态范围也大,但是过大会导致播放设备削波失真。
选么?如果片子声音没有什么问题,就不选了。如果感觉声音过大或过小,就选上,那么峰值定为多少呢,比较标准的是定为90,不过我希望声音大些,一般选择100。
: _* ^/ q0 N# {' D0 K: U( b
NeroDigital AAC Options (NeroDigital AAC 选项)区域
主要让选择何种码率方式及码率大小。有3种方式。
Adaptive Bitrate 自适应码率
Constant Bitrate 固定码率2 Z6 m: X1 i$ B6 O( E6 E
Variable Bitrate 可变码率 \%
W7 L3 F/ Z) G0 O# s* R. ^5 y
( a4 T5 r# ?) P' G/ Y5 L; g
Adaptive 和 Constant 是按设定码率(即压缩后的音频文件的大小,比如300M啊)来控制压缩比的,从而生成预计大小的音频文件。如果设定的码率一样,它们产生的音频文件大小相同。
那为啥有2中方式呢?细节不同。
Adaptive 会以音频中包含信息多少为依据,把整片的音频分成很多小段(比如寂静无声的为一小段,爆炸人喊混乱不堪的为一小段),在尽量保真的前提下,这些小段实际需求的码率是不同的,寂静无声的需要的码率很低,而爆炸人喊混乱不堪的需求的码率就会很高。Adaptive会综合你设定的码率和这一段音频需求的码率来确定当前小段的码率。Adaptive 其实也是可变码率,但是整体码率固定。; ^! S+ V* S3 y: ]$ N+ m) `. O
Constant 最简单,不对音频分段,一直按你设定的码率来压缩。
Variable 是根据你定义的品质(也就是保真程度)来压缩的。Q=1 最保真。它不管最终生成的音频文件的大小。( W3 V( s* F8 F
选哪个好呢?
如果考虑生成文件大小和音质,Adaptive 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仅考虑音质,Variable 是不错的选择。
& |6 ]9 }: @' i4 I7 a. n
Audio Options (音频选项)区域' n' }3 N7 C, K/ @4 p
本区域是通用音频选项,不同压缩方式的选项都基本一样。
如果下面的某些名词不明白,请 google 或 baidu,因为有些基本的东西要解释的话需要写很多很多。
, o" }! h4 H( `( }7 U, f2 S4 }6 o
3 q+ X% R3 A+ l
Preferred Decoder 首选解码器% o1 g% w9 k$ r; N* R$ E+ }
我们一般处理的电影音频都是压缩过的,想再压缩,就要先“解码”,这里就是让你选择优先用哪种解码器。
图中有3个选项。
NicAudio 和 FFAudioSource 是两种特定的解码器。
DirectShow 是让操作系统解码的意思,至于用哪种解码器就看系统的设置了,也有可能你的操作系统中缺少特定的解码器而无法解码。
选哪个好呢?没有测试过,我一般选 NicAudio。
Output Channels 输出声道1 _. A& K; y9 i
定义你压缩后的音频包含几个声道,且如何把源声道混音、或分离。
图中有8个选项。
Keep Original Channels 保持原有声道,那就不用混音了。6 ?7 n' [, w. u) o, `7 \
Downmix multichannel to Stereo 把多声道转换为立体声,即变成左右2声道。这个时候是需要混音的,即把其它声道中的声音混合到左右两个声道中,使音频中包含的信息不丢失。3 X/ Q* y% H* ?
Downmix multichannel to dolby Pro Logic6 ~/ J4 R7 |; p) b
Downmix multichannel to dolby Pro Logic II
上面两个是转换为 杜比,但是版本不同。7 f8 w4 W: b2 |7 s4 ~3 c
Convert to Mono 转换为单声道
Upmix ...... 这3个是把2声道的立体声转换为5.1声道的3种方法。
选哪个好呢?看你想干什么了。常用的是 Downmix multichannel to Stereo5 \2 A! y; K- P9 V
# Z0 ^. G7 Y
- u+ r. t/ b% B
1 H9 ]! S: l. T+ k+ N
Sample Rate 采样率
自然界中的声音是连续量,连续量向数字量转换的时候需要采样,采样的时候采样率越高,得到的信息越准确,但是得到的数据也越多。如果是转换的话,高于原有采样率则没有意义。
一般认为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KHz,电话的音频范围是300Hz-3400Hz,一般2倍于最高音频频率的采样率就足够了,如果你录制电话语音的话,6800Hz的采样率即可。采样率和音频的单位都是Hz,但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 F# M) K0 T( Y8 o* \3 Z0 k
CD的采样率是44100Hz,DVD中音频的采样率和CD一样,蓝光中音频的采样率一般是48000Hz。
图中有10个选项。
Keep Original 保持原有采样率3 }4 ]. G" y2 z4 e& q
Change ...... 改变采样率& M4 Q, q9 Y' K+ u- G. ]7 v
S ...... 用于你改变图像帧率时使用,一般不用。
选哪个好呢?一家之言:如果是音乐剧之类的,选择 Keep Original。如果是一般的故事片,选择 Change to 22050Hz。切记:不要高于源片的音频采样率。
6 p, L5 e( P0 E1 W$ O
Apply DynamicRange Compression 压缩音频的动态范围+ t3 ]7 `0 K1 B* ], i, {0 d
这里的压缩不是常见的压缩的意思,是减小的意思。就是减小音频的动态范围,避免声音忽大忽小,不过有可能产生负面后果,本来慷慨激昂的演讲,变成温吞水。
选么?建议不要选。除非你明白你在做什么。
! z9 S& f2 y/ T: X* |: W7 E; `
Normalize Peaks to XXX 把音频峰值标准化到 XXX3 [2 D9 u) [# Y' Q
峰值小,声音就小,而且音频动态范围也小。峰值大,声音就大,而且音频动态范围也大,但是过大会导致播放设备削波失真。
选么?如果片子声音没有什么问题,就不选了。如果感觉声音过大或过小,就选上,那么峰值定为多少呢,比较标准的是定为90,不过我希望声音大些,一般选择100。
: _* ^/ q0 N# {' D0 K: U( b
NeroDigital AAC Options (NeroDigital AAC 选项)区域
主要让选择何种码率方式及码率大小。有3种方式。
Adaptive Bitrate 自适应码率
Constant Bitrate 固定码率2 Z6 m: X1 i$ B6 O( E6 E
Variable Bitrate 可变码率
( a4 T5 r# ?) P' G/ Y5 L; g
Adaptive 和 Constant 是按设定码率(即压缩后的音频文件的大小,比如300M啊)来控制压缩比的,从而生成预计大小的音频文件。如果设定的码率一样,它们产生的音频文件大小相同。
那为啥有2中方式呢?细节不同。
Adaptive 会以音频中包含信息多少为依据,把整片的音频分成很多小段(比如寂静无声的为一小段,爆炸人喊混乱不堪的为一小段),在尽量保真的前提下,这些小段实际需求的码率是不同的,寂静无声的需要的码率很低,而爆炸人喊混乱不堪的需求的码率就会很高。Adaptive会综合你设定的码率和这一段音频需求的码率来确定当前小段的码率。Adaptive 其实也是可变码率,但是整体码率固定。; ^! S+ V* S3 y: ]$ N+ m) `. O
Constant 最简单,不对音频分段,一直按你设定的码率来压缩。
Variable 是根据你定义的品质(也就是保真程度)来压缩的。Q=1 最保真。它不管最终生成的音频文件的大小。( W3 V( s* F8 F
选哪个好呢?
如果考虑生成文件大小和音质,Adaptive 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仅考虑音质,Variable 是不错的选择。
前一篇:2013年0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