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行第1582章--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博客)

标签:
红安县桃花塔黄麻起义七里坪钓鱼台 |
分类: 漫行天下 |

从七里坪的早晨醒了,开始红安之行,放弃了天台山,天台寺,由长胜街,双层塔开始,经红安县城,黄麻起义纪念馆,金沙湖,后到达韩先楚将军故居,红安影视城,桃花塔。。。


七里坪;地处红安县北部,大别山南麓,东与麻城顺河乡接壤,南接火毗邻,西邻华河镇,北至河南新县陈店乡,镇人民政府距红安县城22千米,
战国时期,七里坪镇境域属楚地。1987年10月,建成七里坪镇。


七里坪镇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这里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部队。全镇有以长胜街革命遗址遗迹群为主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是郑位三、秦基伟、徐深吉等143位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故乡。



走在今日的七里坪镇长胜街,你可以看见当年革命年代的遗迹。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鄂豫皖苏维埃银行、列宁市经济公社、七里坪革命法庭、




双城塔又名大圣寺塔、地藏王塔,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镇南3000米的周家墩村。
双城塔为楼阁式砖塔,六边形平面,十三层,高约35米,底层边长4.5米。塔门位于东侧,塔内设有阶梯可通塔顶,一至二层、四至七层为穿心式阶梯,其余均为旋转式阶梯。第三、四层有平座,由塔身、铺作层、腰檐和平座组成;其余各层无平座,由塔身、铺作层、腰檐组成。塔身外檐一至三层为五铺作计心砖雕斗栱承檐,平座斗栱为四铺作;五、六层外檐斗栱为五铺作,逐跳偷心;七层以上为四铺作砖雕斗栱承檐,十层以上斗栱均无泥道栱。塔身外每层均有排列规整的未封闭洞口,应为建塔时搭建脚手架所留。塔内部通道顶部均有斗栱承托藻井、天花,天花以雕刻莲花、牡丹、双线纹等装饰;各层斗栱、腰檐、勾栏、门窗、藻井、神龛等均以特制砖拼装而成,榫卯相扣,严密合缝。塔刹早年损毁。在二层内部天花斗栱和塔檐条砖上有模印"修塔陈陟记"铭文。
红安双城塔为砖砌仿木阁楼式佛塔,平面六角,13层,通高35.4米。是宋代建筑塔形,是我国砖仿木结构佛塔的代表性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韩先楚将军的故居,村子里人说上面还有将军的老宅,村子里面是杂姓,大多不是姓韩

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二程镇田店村田李家湾。是二进五重的瓦房,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28平方米。韩先楚(1913 02 - 1986 .10)湖北省黄安县人。





桃花塔位于花乡烟墩寨山上,在风水学上,称为“五虎抓羊”之地。塔高十六点八米,锥形,六角重檐,共七层。由下而上,一二层为条石砌成,其余各层为砖砌。从第二层起,各层每边均置有一雕刻着花纹的方形汉白玉。塔身外檐有斗拱,塔顶有一茶树,叶茂色翠,别有情趣。
桃花塔西侧现有明显的裂缝,建国后曾重修,素有“塔兴镇兴,塔荒镇荒”一说。
唐宋年间,杜牧、苏轼、陈季常等都曾在这里留下活动的足迹。位于永佳河的桃花塔至今仍是苏轼与陈季常友谊的见证。
桃花古称桃花店,是红安县城历史最为悠久的乡镇之一。桃花塔是桃花店的象征,塔形简洁美观。为古黄安(今称红安)八大景观之一。

遇见三个小朋友,那位年长一点点的小男孩,倒是能说出桃花塔建于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