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用工囧事-苏丹往事拾碎(3)

标签:
苏丹劳工雇用杂谈 |
分类: 往事钩沉 |
苏丹用工囧事
-苏丹往事拾碎(3)
文/图:纽悦
http://s1/middle/6780efe1gb98b14156620&690
在国外搞工程,需要熟悉国外有关政策法令。我们在苏丹搞工程,根据苏丹的劳动法规定,雇用的员工如连续超过半年,那么就有享受许多福利待遇的权利。所以我们规定雇用劳工,连续工作不得超过两个月。办法是到时就解雇,并从此不再雇用。说起来真有点残酷 “剥削”的味道。究其实,这种“剥削”归根到底是市场经济运作的必然结果。
但此问题当时在苏丹,其实基本上不用我们担心。
工程一开工,每天都会有大堆苏丹青年来工地求职,供大于求,任由我们挑选。当时我们按他们雇用临时工的习惯是当天工作完就付清这一天的报酬。
令我们意向不到的是,第二天上班,就很少见到昨天招来的熟悉的面孔,于是只好另换招新人。
后来才知道,苏丹一些无固定工作的年轻人,只要赚到足够两三天的生活费,大多第二天就会找个地方去享受一番。真可谓是典型的“今朝有酒今朝醉”。
当然他们的“享受”其实是低档的,不过就是在一颗树荫下卖咖啡的妇人旁边席地而坐,买一杯咖啡,慢悠悠地品着;买一支烟,微米着眼睛吐着烟圈罢了。
这与我们了解到当时苏丹银行对存钱户不支付利息的做法是一致的。大多数苏丹人都没有存钱的观念,事实上他们也没有多少余钱剩米可存。
上面那种几乎每天都要轮换新劳力的现象令我们头痛,于是逼的我们改变由每天支付报酬为一周结算一次的做法。但每天当中午休工时必须发放够一顿午餐的劳务费,,余下的是周末一次结账支付。
这样一来对稳定劳动力起到作用。但是又从一天轮换变成一周轮换了。这仍然难以稳定和培养一些需要一定劳动技能的工人(比如钢筋工、模板工和操作振捣棒的混凝土工)。
于是,再进一步改善工方式,即由我们的技术管理人员观察这些工人中的比较熟练者,并在一周快结束时,私下个别找他们谈话,鼓励他们下周继续在这儿工作,并明确下周给他们加薪。这种每周加薪的办法稳定了部分熟练的技术工人,对我们的工作进度也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我们是不断注意从中发现新的熟练工人接替更换有过几次加薪的老工人,尽量降低用工成本。
这些可说是我们早期走出国门,在国际工程承包探索中曾经遇到的个别困惑之事。现今,中国建筑业在国外承接工程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了。
http://s10/middle/6780efe1g78f45154742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