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本叫《侠士道》的书,这本书的作者企图探讨中国的侠士精神。
欧洲有骑士精神,日本有武士道,中国有侠义精神。相对于前二者,中国的侠义精神显得更市井,更江湖。不是为维护统治的工具,也不是愚民的精神毒药。是一种最真性情,真自我的追求。
先说欧洲的骑士精神,从《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典型的骑士风。信仰与爱情是骑士精神的二大主题。与中国自古英雄不近美色不同,一个优秀的骑士首先要有一个情人,并对之要像圣母一样尊重。所以电影中很多桥段就是骑士们温文尔雅的扶着某某伯爵小姐的手,或单膝下跪求得美人心。刚开始我不能理解,这对于中国男人来说是奇耻大辱吧,咋能对女人跪下。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差别,我认为基督教是世界上为说不多的相对尊敬女性的信仰。
另一个方面就是对信仰的追求,典型的是十字军东征,一个所谓的三教圣城,使真个欧洲陷入血腥。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决定是老大,压过世俗封建主。而骑士阶层正式这一信仰的坚强支柱。
说实在说,我还是很喜欢骑士精神的,游侠,信仰,玫瑰,决斗,浪漫和野蛮混成一体。
然后说说日本的武士道,《菊花与刀》这本书还是挺客观的评价日本的武士道。用一句话评价日本的文化就是以破坏为美。生与死的理解和我们是不一样的饿,要像成为一个武士,首先要学会切腹。看似变态,其实反应了日本人的生死观。日本的本土宗教是神道教,类似于中国的道教,但有不同,只信奉天地这种无形的自然,单没有具体膜拜的对象。所以感觉一切都归于自然,生生死死都是自然,因此对生命就不是那么太在意了。死是生的延续,这是很多民族文化都相信的。
《银魂》这部动画片里有一句话:如果说把武士比作狗,那么忍者就是猫。很形象也很贴切,武士作为统治者的底层,考自己的剑吃饭。忠诚,是武士的信条。听从大名,将军的命令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守护是我们经常看日本热血漫画的经典词汇,其实这是武士道的精髓,活着有一种使命。这种类似家奴的奴性是武士道的一种特点,合作,忠贞,这是武士道的主题。而忍者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令一个神秘团队,日本传统的忍者是家传似的,宿命的工作啊。甲贺忍法帖这部动漫就是根据日本历史真实忍者故事改编,类似于现在的雇工制度,所以忠诚度也就没有那么高。跳槽也是可以的,不过一般这种结果会很悲惨。
一种感觉日本的精神比较变态,看他们那种类似于兽性的价值观实在不能苟同,但是其实仔细看看,因为日本文化追求的是瞬间的破坏的美。樱花美丽但很快凋零,日本的武士道如果说美的话更多一份凄美。
中国是侠士精神,比之前二者,不算是官方的吧。而且相对更博大精深,包含儒墨道法各种精神。与其他二者相比,不是维护封建统治,反之是破坏封建的通知,有一种超越历史局限的感觉。追求自由,正义,平等,相对不羁的行为,不为世俗的条条框框所拘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追求自我但有不完全的自私自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侠士英雄又是民族英雄。侠的概念很广泛,不狭隘,浪迹江湖,武功超群。没有主公,没有君君臣臣,没有父父子子。有点只是洒脱,感觉不食人间烟火,从不为生计所困。这就是中国式的潇洒与飘扬。
说起武侠,谈论的最多的还是古龙和金庸。个人相对比较喜欢金庸,古龙的男主角都是高大全式,而且过于浪,思想也过于天马行空。而金庸相对更有体系,更有条理,儒墨道法各级思想都融会贯通,三教九流,达官贵人,皇帝乞丐各个阶层都有。感觉是镶嵌在历史背景中的虚幻,更大气。无论金庸还是古龙,侠的精髓都一样,就是真正的自由。
纵观三者,其实都是各个不同民族队武的不同理解,怎样武才没?其实都是这问题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