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存货跌价
(2020-04-15 16:31:10)| 分类: 行业分析 |
存货跌价成为近期年报业绩下滑的“地雷”,尤其是在存货占营收比例较高的行业,比如服装。近日搜于特(002503)发布了业绩下修的公告,并预计2019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36%。由于近年来搜于特存货数量攀升,但服装行业存在兴衰周期更替,由此引发的存货减值风险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但服装企业也通过有效管理提升资产周转的效率,另外在细分领域方面,高端女装等品类的存货周转表现优于其他品种, 也是服装行业周期的先行指标。
存货节节攀升 搜于特存货减值爆雷
搜于特(002503.SZ)近日大幅下修2019年业绩预期,公司预计2019年净利润将同比大幅下滑36%。对于此次下修业绩的原因,搜于特称,是由增加存货跌价准备所致。记者注意到,搜于特近年来存货数量节节攀升,但纺织服装行业持续低迷,由此引发的存货减值风险不容忽视。
根据修正后的数据,搜于特预计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29.65亿元,较上年减少29.99%;同期,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2.37亿元,同比更是下滑35.86%。记者注意到,搜于特此前预测的去年净利润为3.17亿元,此次则大幅下修约8000万元。
搜于特主要从事品牌服饰运营、供应链管理、品牌管理等业务,其存货主要来自服装原材料、库存服装。由于从事供应链服务需要大规模采购原材料,公司的存货压力近年逐步加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公司存货约为19.02亿元,2018年末增加至27.45亿元,至2019年三季度末,该项数据更是攀升至38.89亿元,占总资产比重已超过30%。
与此同时,搜于特2017年、2018年末的预付款项分别高达22.83亿元、16.22亿元,至去年三季度末亦达到13.44亿元,均较2017年之前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一位服装行业分析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服装纺织行业存货水平确实较其他行业较高,尤其是同时还从事供应链服务的公司。具体就搜于特而言,其服装原材料业务占比更高,存货与预付款项的不断增加或许与公司近年来业务扩张、不断增加原材料储备有关。
高端女装等品类是“晴雨表”
一个企业的存货积压越多,意味着这个企业的可用现金就越少,这显然会影响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同样,存货越多,企业的偿债能力也相应受到影响。
从过往服装类上市公司的库存情况来看,统计显示,2016-2018年,海澜之家(600398)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平均下来为46%,而同行的红豆股份(600400)(600400.SH)为39%,七匹狼(002029)(002029.SZ)则为16%左右。
不过,虽然存货占比较高是服装行业的共性,但是也存在提升存货周转及资产管理效率的方法。以高端女装为例,存货周转加快,近年来高端女装表现最为明显:在生产端,以销定产,降低首次生产比例,后续通过多批次小批量快速补单的方式完成,对于滞销款则快速清理库存,对于爆款则进行多次补单放大销售效果。在销售端,利用终端系统实时掌控各门店销售情况,及时进行门店之间货品的调配,提升售罄率,降低库存积压风险。
这其中,高端女装近年来存货周转加快趋势最为明显,根据中国报告网提供的数据,2017年按总市值加权平均计算,库存周转天数缩短47天至252天,商务休闲男装则缩短17天至212天,家纺缩短20天至158天,休闲装则增加3天至151天(比音勒芬(002832)因旅游度假系列备货原因导致存货周转天数增加)。
伴随着库存周转的提升,高端女装及商务休闲男装存货减值高峰已过。从存货减值损失占扣非归母净利润比例来看,统计显示,高端女装的高峰期为2014年,2015年开始随后逐渐下降,2017年下降1pct至23%,存货减值压力提前释放。商务休闲男装17年下降20pct至82%(七匹狼数值高且降幅大);休闲装17年上升8pct至40%(主要因森马服饰(002563)2017年存货减值计提增加所致)。
————————————————————
近期七匹狼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作为七匹狼不离不弃的小股东,我谈一谈对七匹狼的看法:
第一,七匹狼属于男装服饰老牌企业,近年来业绩乏善可陈,公司属于不太折腾的企业,大股东层面运作创投和地产业务,上市公司层面聚焦服装行业,相对比较稳健。
第二,分红明显偏低。七匹狼财务数据较为健康,现金类资产占总资产比例非常大,这类资产主要用于理财。我认为理财没有错,但是至少应该让散户每年分红率达到4%较为合适,换句话说,每年每股分红0.3元较为合适。
第三,家族式企业运作较为明显。董事会5名非独立董事,自家4名,上届才3名,真的是朝三暮四了。好的一点是总经理终于换了一个职业经理人,看未来公司治理能否向现代化企业进一步靠近。
第四,诚信明显不足。2012年定增,此后业绩就变脸,募集资金也没有按照用途使用,2016年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回购方案,最后还成了一个0元回购,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笑谈。此后有有了大股东低价买2股东部分股权的行为。上述四项事件,只能说周家族还没有认识到资本市场诚信为本的力量,小聪明有,大智慧还是缺,民企的格局大多如此。
第五,大股东和上市公司业务竞合一直没有完成。箱包和皮具业务,一直不装入上市公司。骨子里面太精明,但是让小散户心寒了。
第六,大家长说的与狼共舞等品牌其实同大股东和上市公司确实没有关系,这一块上市公司只是否认,没有讲明白,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我想还是上市公司不重视同中小股东沟通吧。
第七,服饰行业也是一个奇葩。耐克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能够在中国活的很好,但是本国品牌确做的差强人意,作为男装老牌企业,没有这种国货当自强的精神也是一种不自信。就说到这里吧,写七条说七匹狼。
——————————
服装类上市公司寒风劲吹 男装企业成重灾区
盲目扩张与同质化或是真正原因
从服装家纺类公司公布的半年报预披露中,预减和预亏的公司中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尤以男装品牌为代表,希努尔和步森服饰期内甚至出现了上千万元的亏损。
希努尔表示,消费持续不景气,部分大客户业务减少和部分团体定制业务延迟交货,人工成本上涨及团体定制接单价格下降等因素,都导致了公司毛利率下降。步森服饰则因为重大资产重组从5月1日起停牌至今。
除此之外,凯撒股份、卡奴迪路、报喜鸟、乔治白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业绩预减。去年逆市扩张、主打高端牌的卡奴迪路本期净利润跌幅最多达到80%,而其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也下跌48.27%。其董事长林永飞在接受机构调研时曾表示,百货等商圈的扣点以及租金并未减少,但员工的用人成本上升,新项目已然投入成本却还未释放业绩。
受制于消费市场的疲软,订货量下滑、成本上升几乎已经成为男装企业对于业绩不佳的统一解释。事实上,除了消费市场没有改善这一外部原因外,男装企业自身的定位也存在问题。在经历早一轮“跑马圈地”的开店潮之后,男装品牌公司大多在渠道精细化管理上没有太多提高,如果今后业绩没有强势向上,恐怕男装品牌会重蹈运动休闲装企业覆辙。
除了盲目开店外,男装产品同质化严重也是一个问题,业内人士表示,男装市场竞争不比女装小,男装企业在上游面料供应、款式设计、定价方法等方面差别不大,导致各品牌之间差异化较小,加上崛起的快时尚品牌的价格优势,男装企业利润空间在不断压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