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私募:上海少薮派投资

(2017-11-28 18:50:18)
分类: 基金信托

  私募:上海少薮派投资。

  通过比较这些优秀的私募,重阳投资、少薮派有几个共同的点:追求性价比较好的投资机会、逆向思维、特立独行、有定力。(不同之处,暂不赘述)

  记得2016年,我们拟发行合作的少数派系列产品的前后,我做了第二次尽调(因为股灾之后,我们对私募选择非常审慎,希望“大浪淘沙始见金”)

  一个下午盘后,少薮派创始人周良坐在我的对面,那是只有一个人的路演。给我讲述他的投资心得。

  要点回顾:

  第一个话题:你们的投资理念是什么,或者说在市场上要赚什么钱?

  周良很直接了当:我们始终坚持找性价比最好的投资机会。就是风险已经有限,而收益空间较大。比如,13年,我发现中小板、创业板中的成长股估值也就20多倍市盈率,PEG看,很有优势,风险不大。虽然有点回撤,但大概持有了半年多,开始有回报。

  第二个话题,谈到了股灾的逃顶:当时你们怎么判断的?

  周良:当时我们看到,市场换手率非常高,每天成交量2万亿,几乎10天左右,流通筹码换了一遍。创业板估值高达120倍,最高到了150倍。13年买进性价比高的创业板,14年买进性价比高的大股票,15年便宜货几乎没有了。所以我们减仓,股灾前几乎卖光了。股灾的急速杀跌,历史经验看,会有一波反弹的,当时参与了,获取15%的收益。之后一直空仓等(等性价比较好的机会出现)。历史经验看,进入下跌趋势,不能急于出手。

  第三个话题:蓝筹+打新

  周良:直到熔断之后,后来新股恢复。当时测算C类账户(可以顶格申报)打新回报率非常高,蓝筹股估值也非常低。最佳策略是配置性价比最好的蓝筹(八大金刚:四大行、大保险、大地产等),打新带来非常好的增强收益。(从研究到实施大概有几个月的时间)

  而新股上市开板(平均溢价2倍多,虽然首发3000亿,开板后消耗资金就达万亿)、中小创大小非解禁、前两年定增(每年1万多亿)解禁,整体测算有几万亿的压力,所以小票还不能碰。

  产品经说明:2016年,我们设计打新类产品时,为了控制底仓风险获取打新收益,大概两种思路。1、保留风险敞口,选择二级市场股票投资管理能力较强的私募(C类),打新还能增厚收益。2、锁住底仓风险,采用完全对冲策略,打新带来较好的固定收益。(由于负基差持续存在、打新收益率持续走低,结果第2种方案业绩表现不理想,确实没有达到初衷)。而从少数派9号等系列产品累计发行了11亿规模,给投资者获取了非常好的回报。

  第四个话题:蓝筹的未来。

  周良:我们看好四大行、平安保险、招商蛇口等大蓝筹(八大金刚)。而市场风格转换,一般持续3-5年。

  以工行为例,估值看,不到0.7倍市净率,市盈率5-6倍,ROE(净资产回报率)达到15%。筹码稀缺,别看工行1万多亿市值,流通筹码不到10%Al。价值重估,工行的固定资产(物业价值)是按照10年前的房价估值的,这么多年的升值,并未反应在净资产中。考虑每年盈利的,带来净资产增厚也有15-20%。即便市净率水平不变,也有15-20%的收益。

  第五个话题:为什么远离陆家嘴,而选择别墅区办公?

  周良:我们不想从众,不想离“圈子”太近。投资要做“少数派”。

  我们认为,从基金评价机构对基金经理的独立分析评价、到券商资管践行追求绝对收益理念,这个从业经历,让周良的投资理念得到了升华。

  他具有清晰的投资理念,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我相信这不只是运气,而更多的是能力。

  2017-11-27,少数派111发行前,微信群实录,少数派合伙人-陈婙(分管渠道)。

  产品经理:陈总,随着公司资产规模的放大,策略容量有没有问题?@陈婙少数派 

  少数派陈婙:年底的行情比较复杂,震荡也会比较厉害,短期市场的波动很难判断,会有其偶然性,但不会改变长期趋势(蓝筹行情的长期趋势)。每一波行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我们每年都能找到性价比好的投资策略并坚定执行,一定能成为长期盈利的少数派

  以目前的策略,几百亿都不是问题(备注:少数派主要配置方向是A股大蓝筹、港股国企大蓝筹,确实容量比较大)

  产品经理:第二个问题:当市场蓝筹都不便宜的时候,你们打算怎么办?@陈婙少数派 

  少数派陈婙@周存宇 我们会不停寻找性价比好的投资策略的,各种策略我们都会研究追踪,包括但不限于港股,成长股,新三板,股指期货……,随着金融市场发展,今后还会有更多新的投资方向和策略,我们的责任就是不断寻找不断比较,找出当时潜在收益和潜在风险性价比最好的策略。今年下半年开始做的港股策略就是我们找到的另一个性价比好的策略

  产品经理:小隐私问题:周总的健康状况

  少数派陈婙:非常健康,十分自律,每周都游泳。每周游三次,每次1公里哦,不抽烟不喝酒。

  少数派员工:饮食健康,注重保养,听说周总家还自带长寿基因,长辈都有超百岁了。非常佩服和羡慕啊。

  产品经理:陈总有空给我们讲讲,团队的培养情况

  少数派我们的投研团队主要是配合周总的总策略。同时我们投研团队分工也比较明确,我们有专门负责研究风控的,专门负责研究成长股的,有专门研究量化对冲策略的,有专门研究新三板的。有专门负责研究市场的交易性机会,然后各种策略跟我们的主策略等,各种策略不断的比较不断的分析找出潜在风险和潜在收益性价比最好的投资策略执行

  产品经理:人员流动性情况?

  少数派陈婙:我们的投研团队,平均从业年限是十年以上。既有周总冯老师和王总杨老师这种从业二十多年的老法师,又有我们张宁总这种经历了08年到现在几轮牛熊转换的中坚力量。还有两位相对年轻的研究员做我们的辅助工作。形成了完整成熟的投研梯队。

  我们公司的核心人员都是持有公司股份的。市场,投研运营三条线的核心人员从公司成立到现在,没有变动,和公司一起成长。我们各部门的员工每年也是不断的增加,我们现在正在找更多的人,大家有�l��趣可以帮我们推荐合适的人选

  产品经理:因为少数派的策略有逆向思维,但如何避免踩地雷?

  比如乐视网这样跌了70%,还要跌70%的?

  少数派陈婙:这两个问题其实最就是最核心的风控问题。我们认为最重要的风控是事前,而不是事后。而事前的风控最重要的就是投资策略的选择。一个投资组合或者一只股票一旦买入之后风险其实就已经是确定了的。所以事前对于这个投资标的的潜在收益和潜在风险的评估就是最重要的风控。对于乐视网这样的股票。在当时来说,虽然潜在收益可能比较高,但是他背后的不确定性,潜在风险和估值来看,已经不是一个性价比好的投资了

  营业部同事陈德东:@陈婙少数派 陈总,少数派会参与期权么?

  少数派陈婙:我们一直在研究的,包括去年我们还测算过用期权来做对冲做打新的策略,但是当时算下来不划算,所以没有做。所以我们是一直在跟踪的,目前为止还没有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