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净资产=股本+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2017-08-31 14:26:47)
分类: 投资方法

  净资产与未分配利润的区别:净资产包含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属于净资产。数量上,净资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1、净资产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以后的净额,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企业开办当初投入的资本,包括溢价部分另一部分是企业在经营之中创造的,也包括接受捐赠的资产,属于所有者权益

  2、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未作分配的利润。它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在未进行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从数量上来看,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出的利润后的余额。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明特定用途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

  又到了炒作高送转的时候,通常来说,转增好于送红股,因为不需要纳税。大比例转增股本的公司,每股公积金会比较高,这个群体通常来自于上市新股或上市后尚未大比例转增的次新股,至于为什么,且听徐徐道来。

  公积金是从企业成立至今所获得的所有的利润中保留的一部分。要理解资本公积金,必须结合 净资产,股本,未分配利润等 项目结合理解。

  净资产=股本+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举例来说: 公司1990年成立 股本是1千万。公司的净资产也是1千万。

  一开始啥也没有,公积金就是零,未分配利润也是零。5年后,90-95年 公司总共净利润2千万,净资产就变成了3千万。按照国家规定,净利润的10%必须转成资本公积金。所以:股本还是1千万,公积金就是2百万,未分配利润就是1千8百万。总计净资产3千万。每股公积金要除以总股本,所以每股公积金=0.2元。每股未分配利润1.8元,每股净资产3元。

  95年,公司赚到了钱,应该给股东发红利了。根据公司法,股东只能分未分配利润,而股本和公积金是不能挪用的。因此公司最多派发1千8百万红利。 最终决定向股东派发2百万红利。分红之后:股本还是1千万,公积金2百万,未分配利润变成1千6百万,净资产变成2千8百万。

  96年,公司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是2.8元,那么发行价10元应该没问题。发行了6百万股新股,募集了6千万资金。而发行面值1元的股票,售价10元,多出的9元就会计入公积金。也就是多了5千4百万的公积金。

  IPO后:股本1千6百万,公积金提高到5千6百万,未分配利润没变1千6百万,净资产8千8百万。每股公积金:3.5元,每股未分配利润:1元,每股净资产:5.5元。

  97年,公司开始玩送转游戏。 新股上市,在高增长,高送转的预期下,股价到达20元。公司决定:10转10, 啥意思? 就是每10股股票通过公积金转增股本10股。

  总体数据:原来是这样的(单位百万元):股本16 ,公积金56,未分配利润16,净资产88

  转增之后变成这样:股本32,公积金40,未分配利润16,净资产88

  每股数据:原来是这样的:每股公积金:3.5元,每股未分配利润:1元,每股净资产:5.5元

  转增之后变成这样: 每股公积金:1.25元 每股未分配利润:0.5元 每股净资产:2.75元

  除权后股价从20元变成10元,每10股变成20股。 每股公积金大幅降低,每股净资产减半。

  综上所述,公积金是个什么玩意?公积金就是净资产的一个部分,净资产的增加必须靠利润或者发行新股,公积金的值其实就是历年积累的利润×10%加上新股发行溢价。公积金不能动,所以和股本差不多,可以转成股本

  每股公积金高意味着公司有高送转的潜力,那么公积金转增股本有什么好处?我还真不知道有什么好处,因为送转对公司未来发展没有影响,对股东也没有派发红利,只是在财务上调整了一下数据,但是反正高送转就是利好,就要涨。

  ————————————————————

  【常识性的错误】每股净资产+每股资本公积金+每股未分配利润=?

  我相信许多投资人经常性会在某些报章媒体甚至是中证报或者上证报上看到这样的计算题。昨天学美不但又再次看到,而且还是一知名人士所写。这篇文章叫《从买股票转为买资产》,文章中说:“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公司处于被低估的状态。以招商地产为例,每股净资产+每股资本公积金+每股未分配利润就超过22元,比目前A股的市价还高。当然,B股价格更低,说明股价处于绝对被低估的状态。”

  有最基本财务常识的人都知道,净资产是指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其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举一个例子,譬如你家的房子100平方,这100平方包括居室X平方,卫生间与厨房间Y平方及客厅Z平方。假如把净资产比为你家的房子,那么,每股净资产+每股资本公积金+每股未分配利润相当于房子面积+居室面积+客厅面积。。。于是本来100平方的房子可以变成150或者180平方。(当然,净资产也并非交易价格,与市价的关联程度并不高,每家公司的市净率也并不相同)。

  在该文章中还有一段文字:何谓买资产?上市公司拥有诸如现金、存货、土地、库存、应收款等,都属于资产。这些资产总会有一定的市场价格,我们买股票,就相当于买了该公司的同比例的资产份额。假如A公司拥有100亩土地,每亩土地的市价是100万,该资产的价值便是1亿,假如该公司目前的市值只有8000万,我们就相当于0。8元的价格买了1元的资产。

  好一个0。8元买了1元的资产。以这种算法,我目前所持的一家公司的资产是150亿,我愿意以总资产的1/2,即75亿卖给他,不知谁想要?不过,我先得声明一下:该股股本2亿,目前价格只有14元,该公司有银行贷款120亿以上。

  我们不知道,象这样知名的人士所写的文章,竟然会犯如此常识性的错误,而且会被一些著名的媒体转载,实在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作为一个从业人员,必须要通过《证券投资分析》的考试,从而获得从业资格,而该教材中相关的知识,譬如公司分析、技术分析、宏观经济分析等,是必须掌握的内容,虽然考试通过只需要60分,但是错误的选择题是要倒扣分的。

  那么,为什么经常性的出现这种常识性的错误,而且还在文章中推荐股票的时候?

  我忽然想到了《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小男孩,大家都心知肚明,而我却还是天真的以为别人不知道。从创业板的IPO超募,帮助几百上千创业板公司的高管成为中国最富有者,明知有毒以及环境污染的各种企业,却游刃有余的建筑在百姓居家之所,当公墓价格暴涨,让许多人无力购买而将死无葬身之地,地沟油、有毒食品等横行神州大地而无能为力之时,象这样的学术的些许“小错误”,又算得了什么呢?

  而且你还会发现,按该逻辑推荐的股票,在《从买股票不如买资产》一文中推荐的几家公司,说不定还会在下周大放异彩,让人感觉这个名人的价值。许多投资者到死都不明白,这么错误百出的文章,得出的股票推荐,为什么还真涨了?

  这才是真正厉害的地方!

————————————————————

  本来想聊两个指标:每股资本公积金、每股未分配利润。

  但发现一个财务指标可能就有很多内容,多了也不好理解。那我就挑个重要的“每股未分配利润”来聊聊。

  每股未分配利润,很多人知道是和分红、送股有关。大多数人都是根据网上提供的高送转标准来看,比如每股资本公积金高于N元,每股未分配利润大于N元,就具备高送转。但很少人真正理解这个财务指标的意义。

  成熟的投资者不应该只盯着高送转,更应该理解未分配利润背后表达的意义。

  ====================================================================

  每股未分配利润 = 当期未分配利润总额 / 总股本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说白了就是公司历年经营积累下来没有分配的利润(或亏损)。它是公司未来可扩大再生产或是可分配的重要物质基础与每股净资产一样,它也是一个存量指标(积累的)。

  未分配利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二是尚未指定特定用途的利润

  他是在资产负债表里面:

铁公鸡的真相——理解“每股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 除上 总股本=每股未分配利润。 7.099779/4.0659=1.7462

  

铁公鸡的真相——理解“每股未分配利润”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了企业期末在历年结存的尚未分配的利润数额,若为负数则为尚未弥补的亏损。比如风帆股份12年年报(下图),未分配利润是负的,那12年的未分配利润就一定是负的。

  

铁公鸡的真相——理解“每股未分配利润”

  

铁公鸡的真相——理解“每股未分配利润”

  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风帆股份每年的“每股未分配利润”都是负数,但净利润每年都是盈利的,怎么回事呢? 后面给大家答案。

  ===========================================================================================

  分析每股未分配利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每股未分配利润越多,不仅表明该公司盈利能力强,也意味着该公司未来分红、送股的能力强、概率比较大。

  (2) 一般而言,如果某公司的每股未分配利润超过1元,该公司就具有每10股送10股或每股派现1元红利的能力。

  (3) 每股未分配利润较多的上市公司,往往被各类投资者青睐,因为该类公司盈利和分红能力强,投资回报高。

  (4) 每股未分配利润较多的上市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上,容易被一些主力特别是长线主力炒作。主力资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上市公司配合,通过多次分红送股的方式,或降低已被炒高的股价,或赚取上市公司的大比例现金分红,从而达到降低炒作成本的目的。

  那么,未分配利润越高越好吗? 其实,每股未分配利润应该是一个适度的值,并非越高越好。大家知道,未分配利润长期积累而不分配,肯定是会贬值的。如果说,一家上市公司的“每股未分配利润”很高,但却很少给股东进行现金分红,或是分红水平很低,则表明公司是标准的“铁公鸡”!

铁公鸡的真相——理解“每股未分配利润”

  例如,假设一家上市公司的“每股未分配利润”常年高达5元以上,但它既不扩大再生产,又多年舍不得给股东分红,这样的公司是有问题的。

  有什么问题?有人说,按照未分配利润排序(上图),茅台最高了,那他有问题吗?

  注意,我说有问题是指:未分配利润很高,但几年都不分红的。茅台每年都分红,只是分多少的问题。上面图中的前十大公司基本都保持每年分红。

  那什么才是有问题的公司呢?请看

铁公鸡的真相——理解“每股未分配利润”

  

铁公鸡的真相——理解“每股未分配利润”

  我们看到“辽宁成大”这7年间,每股未分配利润一直是高于5元的,可是竟然只有一次分红。而且是可怜的0.52%股息率,还是没扣税的。难道他要和活期存款比吗?

  再比如昆百大A:

铁公鸡的真相——理解“每股未分配利润”

  

铁公鸡的真相——理解“每股未分配利润”

  7年时间里,也只有一次分红。每股未分配利润常年高于3元。而难得的一次分红也就0.6%的利息。

  那么像“辽宁成大、昆百大A”这种公司,账户里有大量的未分配利润,却从来不分红,他们更不是什么成长型公司,不分红是有问题的!

  既然上面那些利润积累很高的公司为什么不大量分红呢?我们先看一篇马老师的文章来解答一下:

  为何有些上市公司利润丰厚却不分红? 马靖昊

  从概念上来讲,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未作分配的利润,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在未进行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从数量上来看,企业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出的利润后的余额。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在交完所得税后,其净利润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4、分配优先股股利;

  5、分配普通股股利。

  最后剩下的就是年终未分配利润。

  若企业报表中“未分配利润”为负数,则说明企业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因此,本文以下部分所说的“未分配利润”均为正数,即企业获得盈利。那么,为什么上市公司报表中有巨额的“未分配利润”,却很少分红派现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企业要进行分红派现,必须得要有钱。而未分配利润只是账面上的数额,并不代表企业真正有钱。

  那么,未分配利润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要弄清楚未分配利润,就须先明白利润是什么。利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一个预测值,连会计人员也不知其是否准确。其实利润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除了现金利润之外,其还有三种表现形式:

  1、应计利润:就是由应收账款形成的利润;

  2、持有利润:即由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价值正向波动形成的利润;

  3、虚拟利润:就是通过债务重组形成的利润。

  目前只有现金利润才与现金有关,其他三种形式的利润都是没有收到现金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利润分配,但不可用来分红派现。因此,企业有了巨额的利润,能不能分配股利,这得看它的构成。如果未分配利润是通过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等尚未收到现金的项目增加而形成的,这些未分配利润是不靠谱的,它是不可能用来分配股利的,因为它不是真金白银。

  判断这个“未分配利润”中有没有、有多少结转过来的现金利润,大致可以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判断出来。我以前写过2篇现金流的文章《现金和利润的关系》。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9a8e940101hr8m.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9a8e940101hw4b.html

  如果一家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则可以初步判断这家企业的现金利润为负数,那怕它的未分配利润再大也是不可能用来分红的。当然,它可以用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等,因为这些只是互换一个项目而已,但要分配股利,就另外一回事了,那是要拿出钱的,只有从未分配利润中剔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后的数额才是真金白银,才能分配优先股股利、普通股股利。

  我们可以进一步用每股未分配利润这个指标与是否分红之间的关系来判断未分配利润的质量: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每股未分配利润”很高,但却很少给股东进行现金分红,则表明这家公司的利润可能存在严重的造假行为。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每股未分配利润”高达3元以上,但它既不扩大再生产,又多年舍不得给股东分红,则可判断这样的公司是存在财务造假问题的。例如上面讲到的昆百大公司,每股未分配利润超过了3元,但从1999年到2014年的15年只有一次微不足道的分红。这家公司超过10年没有分红过。查看该公司近5年的业绩情况,公司净利润一直为正,2008年以后一直也保持着一定的增长速度,估计这些利润大部分是通过造假得来的。那这种公司常年股价低迷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些存在着好看的未分配利润,却不分红的上市公司一般找的理由为:(1)需要再投资;(2)担忧流动性不敢放松钱袋子。比如银基发展近年账上有近亿元可供分配的利润,却不分红。公司公告称,董事会拟定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将全部用于重点项目的再投入资金。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未分配利润数额很大,但一直不分红,被大家称之为铁公鸡,实际上,这只铁公鸡看似“大肉鸡”,实际上是名符其实的“干吧鸡”,它的真实状况是拿不出真金白银来分红,如果现在强行分红,这些经营不善的公司,就只能拿股东投入的资本或者干脆用银行贷款来分红,这是目前这些上市公司在强制分红政策下要面临的严峻考验。

  =========================================================================

  反过来,如果每股未分配利润为零,甚至是负数,则公司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可列为高风险级别。

铁公鸡的真相——理解“每股未分配利润”

  如果每股未分配利润低于-1元,则公司一定正在走向死亡!这样的公司就是所谓的“超级垃圾公司”!我们看排名最后的这些公司,要么是ST,要不就是业绩大幅下滑。

  由于每股未分配利润反映的是公司历年的盈余或亏损的总积累,因此,它尤其更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历年滚存的账面亏损。也许某家公司现在的每股年收益为3毛钱,但它的每股未分配利润却是-2元,则以现在的盈利水平计算,该公司至少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将这一亏损“黑洞”填平,之后,才有可能给股东提供分红机会。这就是说,该公司在填补这一亏损黑洞的7年中,都是没有资格分红的。

  好了,大家还记不记得一开始我们看到“风帆股份”的疑问。——风帆股份每年的“每股未分配利润”都是负数,但净利润每年都是盈利的,怎么回事呢?(下图)

  

铁公鸡的真相——理解“每股未分配利润”

  原因就是,他以前亏得太多了,所以这几年看起来似乎都在盈利,但欠账太多。

  

铁公鸡的真相——理解“每股未分配利润”

  08年亏了2.87亿,而后面的4年加起来利润也就2.4亿,还没有把老债还清。但好的是他通过几年的努力,一步一步的把老账还清了。通过5年的连续的利润增长,13年未分配利润也开始转正。这种脚踏实地的公司,起码还是值得肯定的。

  备注:投资者选股除了看重要指标外,还需要了解公司当年的利润质量及相关历史记录。例如,主营利润与投资收益各占多大比重,公司主业是否突出,过去有过几年的亏损记录,最近两年是否连续亏损,公司过去分红习惯,以及公司过去有无作奸犯科、目前身上有无官司未了,如此等等。

  还是那句话,没现金流,什么都中看不中用。

  ======================================================================

  那么到底是不是分红越多越好呢? 关于分红大家可以看以前一篇文章“你理解上市公司“分红”的意义吗?”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9a8e940101h81c.html

  但对于公司不同阶段,分红的意义也不同。

  首先第一个问题,结合理论来看的话,公司的发展阶段一般分为初创阶段、高速增长阶段、稳定增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由于每个阶段生产特点、资金需要、产品销售等不同,股利政策的选取类型也不同。

  在初创阶段,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力风险都很高,公司急需大量资金投入,融资能力差,即使获得了外部融资,资金成本一般也很高。因此,为降低财务风险,公司应贯彻先发展后分配的原则,剩余股利政策为最佳选择。

  在高速增长阶段,公司的产品销售急剧上升,投资机会快速增加,资金需求大而紧迫,不宜宣派股利。但此时公司的发展前景已相对较明朗,投资者有分配股利的要求。为了平衡这两方面的要求,应采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股利支付方式应采用股票股利的形式避免现金支付。

  在稳定增长阶段,公司产品的市场容量、销售收入稳定增长,对外投资需求减少,EPS值呈上升趋势,公司已具备持续支付较高股利的能力。此时,理想的股利政策应是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在成熟阶段,产品市场趋于饱和,销售收入不再增长,利润水平稳定。此时,公司通常已积累了一定的盈余和资金,为了与公司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公司可考虑由稳定增长股利政策转为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在衰退阶段,产品销售收入减少,利润下降,公司为了不被解散或被其他公司兼并重组,需要投入新的行业和领域,以求新生。因此,公司已不具备较强的股利支付能力,应采用剩余股利政策。

  总之,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其优缺点,并根据公司的成长周期,恰当的选取适宜的股利政策,使股利政策能够与公司的发展相适应。

  当然,股利政策的制定不是一个定性问题,而是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和客观分析结合的。你的公司可能是为了保持投资者信心而不得已采取高股利分配来稳定现有投资者。

  我总结一下,常年铁公鸡一般三种情况:

  1. 没能力分红。他不赚钱啊,没长肉。

  2. 没钱分红。 他表面常年盈利,但其实没有现金流入。 纸上画的房子车子,怎么分给你呢??

  3. 成长期的小公司。他可以不分红,也不应该分红。应该把盈利再投资,让投资者充分享受成长期的利润。

  所以,请不要再叫分红没用,也不要叫XX公司铁公鸡。铁公鸡不是公司的错,是你自己没有了解公司而盲目投资,你可以不买他啊。不分红也未必是坏事。

  做投资,千万不要把责任都推在别人身上,那样只会让你无法进步。多学习、多思考、多反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