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聚环保 核心技术背后的精妙商业模式

(2017-02-23 16:08:06)
分类: 感性公司

  上市六年股价增长超过4倍

  按照前复权价计算,自2010年4月27日上市至2016年5月6日,三聚环保股价累计涨幅419.92%(数据来源:腾讯财经):

  点评:这样的增长率固然比不上5年股价涨幅超2000%的神乐视,但在已是市场热点的环保板块中仍堪称一枝独秀——据阿董不完全统计,环保板块中五年股价增长能达到200%的公司亦不多见。

  六年累计现金分红近3亿,转增股本超9亿,股本扩张8倍

  自上市以来,三聚环保一直在一定范围内保持较为稳定的分红方案,随着业绩的逐步增长,分红金额也随之攀升。与此同时,公司股本持续扩张,已由2010年上市时的9,727万股增长至15年底的77,822.35万股,是上市时的8倍。三聚环保历年分红方案如下(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三聚环保 <wbr>核心技术背后的精妙商业模式

  点评:2015年宏观经济持续下行,三聚环保在业绩仍保持强劲的上涨势头的同时,分红方案也非常慷慨——15年现金分红金额超过以前5年的总和,转增股数总量亦创历史新高,以上都帮助三聚环保进一步树立了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 行业与核心竞争力 ·

  技术背后,精妙的商业模式才是真正优势:

  按照三聚环保15年年报的说法,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科技创新能力,在于“技术研发创新优势和服务理念创新优势”。三聚环保创始人、副董事长林科在接受中证报采访时也表示,“公司深谙石化和煤化工两大行业的技术和成本现状,由此所形成的低成本高经济性技术工艺的研发能力,是三聚环保的核心竞争力”。对于这些说法,阿董只相信一半:三聚环保的核心能力绝对来源于对石化和煤化工行业的深刻理解,但其竞争力并不是尖端技术,而是设计精妙的商业模式和整体解决方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

  具体来说,三聚环保目前最核心的“三聚模式”其实就这么三件事:

  利用焦炉剩余产能低成本造气;

  焦炭造气费托合成高附加值油品;

  悬浮床加氢裂化提升石油炼厂成品油产出率。

  单独看来,上面三条都不是什么新鲜事:

  首先,焦炉煤气制LNG方面,15年LNG价格大幅下跌,生产成本大致在2500-2800元/吨,售价仅为3200-3900元/吨,利润空间颇为有限;

  其次,在目前能源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叠加油价大跌的影响,煤制油煤制气项目的盈利能力都受到了大力挤压;

  第三,悬浮床加氢技术在德、日早有先河,国内中石油、中石化和延长石油都有相应动作,早在2014年,延长石油北京工程公司碳氢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中心VCC中试装置EPC建设项目就已投料开车成功;2015年4月,延长石油榆林靖边煤油共炼项目也已正式投运。

  那为什么三件事情组合起来就有了魔力呢?

  “三聚模式”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增加的只是流程单元而非工厂,因此实施难度低、成本可控;

  焦炉煤气制LNG和费托合成都是成熟技术,不存在瓶颈;

  悬浮床加氢技术的应用范围包括煤变油、煤油共炼、煤焦油加氢以及重油加工等,三聚应用的重油加工方向是其中技术难度最低、见效最快的一种;

  最巧妙的是,为什么低油价下引入“三聚模式”仍然不会亏损呢?原理不在于三聚的技术有多先进,而是我们要深入了解煤化工企业的利润构成。一般来说,煤化工企业往往是煤炭集团的一部分,而煤炭集团的产业链条上有三只蚂蚱:开采、运输、加工,三只蚂蚱都要吃饭。因此,一旦油价降低煤价下调,前面的开采蚂蚱和运输蚂蚱就要把利润吐出来一点分给最后面的加工蚂蚱,不然它死了前面两只也活不好。而“三聚模式”恰恰就是基于第三只蚂蚱的成本来算利润,这一步的成本降低了,当然不用亏损。聪明吧!

  最后同样非常重要,这么一大串玩意儿谁来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总承包服务最好还带上资金呢?民营企业模式灵活,三聚环保当仁不让~OK订单拿到了!

三聚环保 <wbr>核心技术背后的精妙商业模式
  · 经营与盈利能力 ·

  从催化剂到能源净化综合服务,盈利能力增长13倍:

  前面一部分阿董说“三聚模式”的核心不在于技术上有多牛逼,而在于模式上特别牛逼。但这也不是说三聚环保就没有核心技术。事实上,不但目前受到热捧的悬浮床加氢技术确实抢占了市场先机,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三聚环保就是靠着核心的催化剂技术起家的。

  刚上市的时候,三聚还只是一家催化剂、净化剂制造商。从11年起,“能源净化综合服务”才正式出现在三聚环保的年报上。短短的5年间,能源净化综合服务的收入增长了40倍:

  从盈利水平上来看,15年三聚环保实现归母净利润8.21亿元,与10年的0.57亿元相比,增长13倍。

  点评:16年一季度,三聚环保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17.35亿元,同比增长154.75%,收入利润增幅基本保持同步。另外,公司已签订待执行的合同量也颇为可观。按照一季报披露数据,截至 2016 年 3 月 31 日,公司部分已签订待执行的剂种销售合同及重点项目金额共 1,093,210.47 万元。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三聚环保的高增长仍将持续。

————————————————————

三聚环保为什么连续两年净利润增长约一倍

  三聚环保发布2015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5年实现净利润8亿至8.2亿元,同比增长99.02%-103.99%。三聚环保表示,报告期,公司继续加强市场和客户的开拓,订单较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长,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长。

  近几年,三聚环保成功转型为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提供商。12月中旬,三聚环保制定《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年~2020年)》,《规划》力争未来五年年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并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能源环保服务公司。

  可见,三聚环保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那么,这种信心又来自哪里呢?

  政策红利大

  “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有关部门也相继公布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措施等,提出了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天然气、积极发展能源替代、改造提升传统煤化工产业、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和企业技术升级等一系列的思路和措施。

  资料显示,三聚环保是一家为基础能源工业产品清洁化、产品质量提升及生产过程的清洁化提供产品、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能源净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具有较大的能源净化产品生产能力。公司的主业方向与国家的低碳清洁发展政策不谋而合。一揽子的政策红利将为三聚环保未来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巨大的市场空间。

  技术支撑强

  国家发改委在2014年8月和2015年12月先后发布两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又在今年1月6日发布《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建设清洁低碳、节能减排的现代能源体系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

  据悉,“十二五”期间,三聚环保申请专利256项,已获授权专利133项,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多项专利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多个产品及技术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验收,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创新奖。

  目前,三聚环保又瞄准生物质能的规模化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三聚环保表示,将集中力量攻克生物质规模化高效转化关键技术,对生物质实施分质利用,研制生物质基清洁燃料、生物质基环保材料、生物质基新型复合肥等系列产品,建设万吨级生物质循环利用试验装置,实现生物质能的高效循环利用,实现大规模二氧化碳减排。

  三聚环保深谙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两大行业的技术。有分析表示,2016年“去产能”工作将加速推进,三聚环保通过现代先进技术,实现焦化等传统行业产能的“转移”、转型升级,在“低油价时代”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业务范围广

  三聚环保的主营范围涉及油气田、炼油企业、石化企业、焦化企业、化工化肥企业等多个行业领域,主要产品包括脱硫净化剂、脱硫催化剂、特种催化剂、脱氧剂等多项净化产品。

  针对废气、废水处理问题,三聚环保推出模块化、标准化、移动式和全回收净化新设备,提出“一站式”脱硫服务模式。针对市场对脱硫催化剂要求不断提高的特点,三聚环保加快产品性能和技术服务升级,加大服务覆盖能力,使产品得到清洁化,消除环境污染。

  此外,三聚环保的业务范围不但在国内,还在向国外扩展。据报道,三聚环保与美国EOG的7套脱硫示范装置已完成一年的长周期运行,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未来三聚环保的净化剂业务还会向加拿大、欧洲等地区延伸。

  商业模式独特

  三聚环保公司总裁林科曾表示,公司要将传统焦化和炼化企业的工艺对接起来,把煤炭中最值钱的部分提取出来,替代石化产品和能源产品,并且资源化利用煤化过程中的副产品,为石油炼化企业提供廉价原料。这一整套的技术解决方案即为“三聚模式”。

  三聚环保联合煤焦化及石油炼厂,大力推广模块化、标准化的脱硫净化服务,通过低成本、高附加值延伸产业链,走出了化工业的升级之路,创造了其独有的商业模式。

  有分析预计,随着三聚环保的合成氨、FT合成、悬浮床加氢项目的逐步投产,公司在2-3年内将形成20万吨左右的催化剂销售规模。

  三聚环保总裁林科此前表示,未来5年,三聚环保的核心业务仍将聚焦在满足传统能源产业向清洁、低碳、高效、绿色转型升级的需求上。目标是把三聚环保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净化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