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板重返主板: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值且累计2000万元

分类: 定增借壳 |
壳费暴涨
在二级市场玩家和资产方的强烈追捧下,老三板的“壳费”也水涨船高。
据上述并购部负责人透露,目前老三板的壳费有些已经达到两三亿元,一些资产还看不上。一些老三板的股价被炒至很高,之前几毛钱随处可见的垃圾股,而今则普遍被炒到2元以上,有些已经达到10多元。
比如天珑移动全体股东按其各自持股比例向创智转让天珑移动3.3765%(对应价格1.43亿元),用以偿还创智集团对创智的欠款,以彻底解决公司原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另外重组方向创智无偿提供了5000万元重组支持款以维持运营。因此,创智的“壳费”约为2亿元,这还是2014年的价格。
今年2月16日,粤金曼1公告称,非流通股股东向重组方运城市中金矿业有限公司和普通债权人附条件转让85%股份6138万股。而流通股股东向重组方引入的战略投资方和普通债权人附条件转70%股份约4348万股。受让条件则是,重组方与战略投资者各投入现金1.5亿参与重整计划;普通债权人免除粤金曼全部普通债务。
虽然使出浑身解数借壳成功了,但是一些老三板公司后期盈利情况仍堪忧。山东一位常年投资老三板的资深投资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退市公司重组让渡很多,不是为了还债,而是为了换取盈利性资产,但是大比例让渡换来的‘盈利性’资产水分很大,有时还不能盈利。比如原蓝田股份破产重整方案流通股让渡35%,其中不足5%是还债,30%以上是换取盈利性资产,但注入当年就亏损了。”财报显示,2013年,蓝田5完成破产重整更名为生态5,当年公司亏损881.38万元。
上述并购部负责人指出,既然退市了,为什么还能享受跟A股差不多的高估值,而且连壳费都这么高?原因就是监管层规定的重新上市通道为“借壳”提供了便利,让壳暂时有了高价值。所以未来的注册制,一定要重塑退市的威慑力。不要一边喊退市,另一厢却出现大规模的重新上市。
经过努力自救,首家进入老三板的大自然(834019)于11月24日正式挂牌新三板,再次成为第一家吃螃蟹的公司。
不过截至目前,还未有退市公司重新在A股上市的成功案例。谁会是首家重新上市的幸运儿呢?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老三板重组成功的生态5(400027)、高能5(400060)、创智5(400059)。其中,生态5前身是在资本市场臭名昭著的蓝田,其也是首家获批破产重整的退市公司。
上海一家券商的并购部负责人称,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实行“新老划断”,目前的退市股都适用老规则,即只要满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值且累计2000万元等主要指标就能向交易所提交重新上市申请。
按照沪深两市重新上市的规定,最快2016年会出现首例重新返回A股的退市股,实现“咸鱼翻生”,而2017年将有一批退市公司重新上市。
两退市股角逐首家
从重组完成时间表看,生态5、创智5均于2014年完成,高能5于2015年完成。按照它们适用的重新上市旧规则,生态5和创智5于2016年可能会满足重新上市条件。
高能5一位高管介绍,公司最快也得到2017年上市,到时候将有一批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在她看来,创智5将会是首家重新上市的退市公司,股价也得到提前反映。
为什么是创智5?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公告发现,2014年12月,天珑移动借壳创智5彻底完成,当年便算是其重组的第一年,2015年已经是第二年。前三季度,其净利润达到1.2亿元,2014年的净利润更是高达4.55亿元,远远超过重新上市的指标。
12月21日,创智5股价高达13.59元/股,成为老三板里少见的高价股。创智5证券办一位女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预计公司重新上市没什么问题,如果满足条件会尽快提出申请。按照程序走流程,先出年报,后开股东大会。”
首家重新上市的另一个备胎则是生态5,其前身系蓝田股份,曾是90年代红噪一时的中国农业第一股,2001年因财务造假被调查,后因资金链断裂引起多起诉讼、生产停顿。2003年被上交所终止上市,2004年3月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2011年8月,洪湖当地政府与广东华年生态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重组协议》,后者以9800万元接盘,所持股份占总股本的59%。
11月6日,生态5公告称,控股股东广东华年生态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华年生态)协议转让25%股权给深圳兆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兆珺资产),并继续持有34%股权。而兆珺资产为深圳一家新成立的私募,掌舵人是王学军。
“恢复转让股权只是重新上市前必需的一个步骤,只是引进战略股东。”生态5董秘沈虎群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华年生态还是控股股东,没有说退出。
2015年是生态5重组后的第二个年度,其财报显示,2014年实现净利润139.8万元,2015年前三季度为-376.9万元,距离重新上市的标准还比较遥远。
不过,沈虎群稍显乐观,“虽然公司盈利的难度仍然重大,不过按照往年经营,之前月份都是饲料等投入阶段,11月和12月是起渔的季节,大头还要看卖鱼的情况。”他说。
如果生态5在2015年实现较大盈利,与2014年合计实现净利润超过2000万的话,也将有资格撬开重新上市的大门。到底它与创智5哪个会是首家重新上市的“幸运儿”?本报将继续追踪。
——————————
借壳新逻辑样本分析:老三板壳受宠
注册制正衔枚疾进。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决定授权国务院对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的公开发行,调整适用证券法关于股票公开发行核准制度的有关规定,实行注册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该决定的实施期限为两年,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这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授权标志着推进注册制改革具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A股的“壳”问题备受关注,烂壳被追逐、被暴炒等备受诟病,壳费更是水涨船高,与此同时借壳的花样也层出不穷。
“最近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注册制实施前夕,老三板公司却集体重组,随时准备杀回A股。”上海一家券商的并购部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比如曾经退市的炎黄、蓝田等已经重组完毕并且更名,下一步的目标就是重返A股,而这些都是A股曾经著名的“烂壳”,遗留的财务问题非常多,也是失信的代表公司。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4家老三板公司正在实施重组,蠢蠢欲动杀回A股,比如水仙A3/B3(400008)、海洋3(400022)、长油5(400061)等,均是昔日臭名昭著的退市股,而老三板公司总计才59家,另外还有不少退市股正在实施破产重整。目前,已经实施完重组的还有炎黄5(400060,现为高能5)、蓝田5(400027,现为生态5)和创智5(400059)。
在上述并购部负责人看来,“退市壳”之所以受宠以及出现大批退市股即将杀回A股就是监管层为重新上市提供了“绿色通道”,从借壳到再融资的效率看明显优于IPO和A股的借壳。
退市壳紧俏
11月23日,首家进入到老三板的大自然成为首家登陆新三板的公司,为其余的50余家“同门”提供了示范效应,不少公司也开始“蠢蠢欲动”。
“近期借壳老三板的标的非常多,找我们的就有好几家。”上述并购部负责人透露,但是这类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太多,而且名声很不好,好的标的资产也不会借这类壳,因此我们都不愿意做。
值得注意的是,借壳退市股的资产方里,不乏曾冲刺IPO的企业。
比如借壳华信5的汇绿园林曾经递交过IPO申请,但是今年1月选择放弃IPO转向老三板借壳。华信5原为深交所的上市公司,股票简称为华信股份,2005年退市并在老三板挂牌。由于历史负债较重,主营不善,近几年几乎没有任何经营收入和盈利来源。而华信5披露的汇绿园林审计报告显示,2013年-201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51亿元、5.01亿元和3.98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227.14万元、4711.9万元和3907.66万元,均呈现下滑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其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东方园林(002310.SZ)、棕榈园林(002431.SZ)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36.39%和84.21%。
也就是说,如果走IPO通道,汇绿园林不仅需要排长长的队,而且还面临业绩下滑的难题。转向老三板借壳后,这些问题将一扫而光。
再如天珑移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珑移动),2012年IPO被证监会否决,2014年初寻求创智5借壳并于当年底快速曲线上市,很快就实施了增发。公告显示,天珑移动100%的股权价值合计约为42.3亿元。2014年12月,证监会便批准了这项借壳 。2015年6月,创智便披露发行方案,拟发行不超过2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2亿元,用于补充天珑移动流动资金、拓展海外品牌业务及移动互联网业务。2015年11月,证监会批复核准。
从运作时间看,天珑移动从借壳到再融资成功,前后不到两年的时间。而曾同其一期IPO的企业如今仍在排着长长的队。其目前股价高达13.59元/股,更是让不少A股逊色。
借壳新逻辑
为什么有这么多资产寻找曾经名声很差的老三板“壳”?
根据新修订的《深圳证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实施办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办法》,主要要求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应对符合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净利润累计超过3000万元等。
不过,这项新规生效前已经退市的公司,在生效日起36个月内申请重新上市的,仍适用原来规定,即“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公司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审计的净利润均为正值且累计超过2000万元等。”
“这也意味着交易所对重新上市的退市股使用的是新老划断,目前存在的退市股基本都适用原来规定。”上述并购部负责人称,主要门槛指标便是两年净利润合计2000万元,其它指标都不难。而且申请只需要向交易所提交,时间非常快,操作也很简单。因此,不少质地一般的资产方便寻求借壳老三板曲线上市。
一位正在重组的老三板公司董秘表示,“相对来说,证监会希望一个好的方式解决老三板遗留问题,而不是一刀封死。”
不过,新修订的重新上市办法则等同于IPO,较老规则严格很多。高能5一位高管就表示,“如果按照新规则,我们2017年是肯定实现不了重新上市。”
上述并购部负责人指出,大批退市股即将起死回生也侧面反映出退市制度缺乏威慑力,希望未来的新规则能让退市股重新上市等同于IPO,不仅标准等同,通道也要等同。目前A股上市已经有四个通道:IPO、借壳上市、恢复上市和重新上市,但是通道不同、审核不同,因此效率也有天壤之别。
——————————
证监会受理创智5重组方案 天珑IPO被否拟借壳退市股
2014年11月27日 01:2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曾表示,长油3恢复上市的条件包括“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值且累计超过2000万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资产为正等条件”。
但是,仅仅依靠长油3自身造血是很难完成恢复上市的。
2014年7月10日,长油3的债权人“天津汇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南京中院提出对公司进行重整的申请,并通过重整程序清偿其相应债权。
7月18日,南京中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长油3进行重整的申请,并指定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和无锡融海担任公司的管理人,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为主,无锡融海辅助。
长油3的2014年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7.68亿元,“扣非”净利润为-7.84亿元,且净资产为-28.98亿元。
更糟糕的是,长油3在11月24日发布了“关于终止船舶租赁合同和船舶建造合同的公告”,由于公司资金持续紧张,租赁船舶租费、在建船舶节点款未能及时支付,导致部分船东、船厂退租解约。
不过,长油3同时表示“根据目前信息及与船东公司、相关船厂沟通情况,考虑去年对长期期租VLCC合同确认的预计损失34509万美元、光船租购船舶及在建船舶计提的减值准备6457万美元,终止上述合同,公司今年预计不会产生损失。”
在上海一位基金经理看来,长油3此次《重整计划草案》的通过,等于是把长油3向恢复上市的方向又推进了一步,“未来只要找个优质标的重组了,把利润做成正的,长油3很有可能就会恢复上市,现在IPO排队公司太多了,以前退市的ST创智不就是在搞重组,借壳方就是两年前IPO被否的天珑移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已经退市的创智5(400059)今年11月14日发布了“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风险提示公告”,“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材料已提交中国证监会并于2014年10月2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本次重组完成后,公司将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实施办法》 等规定,在各项条件具备时,向深交所申请重新上市。”
在创智5发布的《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中,交易双方同意天珑移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珑移动)96.6235%股权的交易价格确定为40.8974亿元,每股发行价为3.00元,合计发行股份13.63亿股。
交易完成后,永盛科技有限公司将成为创智5的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由贾鹏变更为林文鸿,而林文鸿为天珑移动的实际控制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天珑移动是在2012年IPO时候被中国证监会否决,如果此次重组创智5能够成功,恢复上市将指日可待,对于天珑移动来说也将完成曲线借壳上市的目的。
11月25日,创智5的价格为每股4.68元,比起上述的发行价每股3元高出56%。
“如果没有重组概念,创智5怎么可能值4.68元呢?”上述基金经理直言,尽管A股退市制度搞了很多年,但是多数属于“退而不死”,“也正是基于这种情况的存在,才会出现徐翔等巨资豪赌长油重组的事情。”
对此,一位券商保荐人也坦言,现在的确有企业在退市股票中寻找标的,“这相对于主板借壳上市来说,成本较低,且操作较为容易,竞争也不激烈。如果创智能够成功重组且恢复上市,那这些退市股就更值钱了,不排除以后会有更多的企业来这里曲线借壳。”
业绩差、退市、重组、恢复上市,中国股市的“退市股们”正陷入这种周而复始的怪圈。(编辑 陈昊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