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家公司获得了“数字电视支付业务”牌照

(2013-08-14 09:31:51)

  旧新闻了:2012年6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对外公布新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企业名单,其中备受关注的首批数字电视支付牌照也同时公布。

  ①银视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首批牌照。

  业内人士解释称,所谓电视支付是指智能电视通过遥控器选择需要支付的项目,进行支付操作。电视支付是由广电系网络公司主导的行业应用,同样依托数字电视网络优势,但主要是正对行业内的业务交易来服务。

  截止目前,已有多家企业的电视产品开通电视支付功能,其中康佳与中国银联、东方传媒是最早进行此项目合作的企业之一。

  银视通公司即是一家第三方支付金融创新服务机构,注册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2011年6月2日成立。公司股东包括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平安集团、银联商务有限公司、中银通支付商务有限公司

  据了解,银视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基于所有电视终端(IPTV、互联网电视机、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卫星电视等)的网络支付综合服务;配合中国银联推动建立和推广全国电视终端的网络支付行业标准;在电视终端进行金融标准账户发行、运营;与电视运营商合作,开发多渠道支付应用等综合服务;围绕基于电视的各类增值应用,提供手机、电话语音(IVR)、互联网支付服务。

  ②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79)全资子公司北京数码视讯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成为我国首批获得数字电视支付牌照的企业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广电行业中唯一一家获得互联网和数字电视支付双牌照的企业,进一步奠定了数码视讯在我国数字电视支付领域的龙头地位,也标志着我国数字电视支付正规军格局已经形成。

  ——————————

  日前央行发放了第四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首次出现的“数字电视支付”业务。

  昆明卡互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亿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银视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数码视讯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四家公司获得了“数字电视支付业务”的许可。有业内人士表示,电视支付将成为新的金融自助支付渠道。

  边看电视购物边支付

  何为数字电视支付?简单地说,就是在家中用遥控器操作电视机上的内容,进行银行卡支付,比如缴纳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用或者对电视购物进行支付,甚至可以进行影视点播业务。

  银视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主要为电视用户提供双向电视购物的服务,“比如现在的电视购物节目,主要还是以展示产品为主,支付环节还比较滞后,可能要货到付款或银行转账。而有了电视支付之后,用户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可以直接在电视上进行支付了,只要带银联标识的卡就能支付,这从一定程度上也留住了电视购物的用户数,形成及时交易,这对电视购物行业的发展将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支付,用户最关心的可谓是安全问题。银视通人士介绍,其电视支付解决方案是依据中国银联的电视支付规范自主研发的,具有金融安全级别的端到端的技术解决方案,支持数字电视机顶盒、IPTV、互联网电视一体机、OTT机顶盒等终端载体。“就像去银行办卡一样,就这点而言,安全性应该在互联网支付和手机支付之上。”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支付电视机将上市

  据记者了解,获得“数字电视支付”业务牌照的企业正在和不少电视机生产厂商合作,全面铺开智能电视。

  银视通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已经和国内国外大多数电视机生产厂商达成合作协议,在其智能电视终端里直接嵌入银视通的产品和服务,而这些带有电视支付功能的电视机将会在今年陆续上市。

  银视通相关人士表示,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支付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内容提供商进驻,“银视通也计划将各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内容如水电煤、火车票、飞机票、信用卡还款等各项公共事业缴费以及金融便民服务直接推送到用户的电视屏幕上,延伸电视应用。”

  用户习惯还需培养

  和其它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一样,数字电视支付业务也是依靠商户手续费等方式作为盈利点。虽然牌照刚刚颁发,但早在2005年,银联就开始了对电视支付的探索。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到盈利阶段。

  “虽然拿到了牌照,有了正规的资质,但由于现在是电视支付业务的早期,要达到盈利还要过一段时间。”某企业财务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电视支付要发展,关键在于用户习惯的培养。“现在是市场培育和业务拓展阶段,现在的市场竞争还没有到白热化,而且用户的接受度还不是很高,率先进入市场的企业必须在内容和硬件上做扎实,因为有很多第三方支付企业都在虎视眈眈。”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认为,此次拿到牌照的企业其业务范围大多局限于企业当地,要形成全国性的业务也比较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