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世宏
世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33
  • 关注人气: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菌草在宁夏生态脆弱区种植喜获成功

(2011-12-10 18:27:55)
分类: 有关菌草文章选

菌草在宁夏生态脆弱区种植喜获成功

(记者黄世宏) 20101012日,林占熺主持的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武河村的《生态脆弱区发展菌草业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定,认为其在国内属于首次,是对黄河流域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的一种有效的创新模式,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关于生态脆弱区发展菌草业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是林占熺教授承担的国家林业总局的一个科研项目,旨在宁夏贺兰山下的荒漠地进行成片菌草种植。这是林占熺教授已研发多年的一个课题。1997年,他们将六大箱菌草运到宁夏彭阳县这一生态脆弱的地区进行试种,开始为菌草治理江河积累科技数字,第一年每亩就收了2.4万斤,遗憾的是在南方多年生的草种在这里过冬时死掉了。1999年以来,他们又坚持在宁夏多处生态脆弱地区继续展开试验和示范,解决试种中出现的多个难题,几次验收,亩产鲜草均稳定在15-20吨左右,产量比当地种植青贮玉米每亩高出4-5倍,同时发现只要地下深处有一定含量的地下水,菌草便能成功种植,并基本解决了菌草草种越冬的办法。

整个评定根据严格的程序进行。这次在西北宁夏干旱、贫瘠的荒漠地带种植的菌草共有125亩。经现场测定发现:菌草种后95天后,平均每亩产出的鲜草20吨以上,相当于当地最好耕地种植青贮玉米产量(6吨)的3倍以上。专家组经过认真评议后认为,在荒漠地区种植百亩以上菌草并取得如此效果,不仅在在西北贫瘠、干旱的荒漠地区是首见,在国内也属首次。该项目在许多关键技术上都取得了突破,在这一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实现了三种效益的共赢,是治理黄河流域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模式的一种有效的创新,具有巨大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和很高的推广价值,建议宁夏自治区政府及国家有关部委进行立项和示范推广。 

与会专家在评议中指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列世界第125位,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500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地下水超标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发达国家200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现阶段在我国已集中表现出来。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最新遥感普查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近16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六分之一,比40年代增加了38%,每年流失表土达50亿吨。在黄河、长江等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建设植物保护带,以多年生高生物质的菌草(如巨菌草、象草等)作为植物保护带建设的品种,利用其每年收获的生物质生产生物能源,形成生物能源产业。这样,既能有望解决水土流失、面源污染与保护、改善生态,又能解决大量人员就业,带动更多农民就地致富。建议国家将把菌草技术纳入国家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并进行示范,积极实施利用菌草技术的重大项目,如:在长江、黄河上游流域和我国大西北,打造“菌草保护植物带暨生物质能源基地”项目,用于生态保护和荒漠化治理;利用菌草开发高档畜牧业用草发展项目,使菌草技术和产业更好地造福全人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