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智黑砚
 (2017-01-11 12:48:43)
	
			
					(2017-01-11 12:48:43)		| 标签: 收藏 | 
说到有名的砚台,多会想起中国的端溪砚、歙州砚、洮河绿石砚和澄泥砚。在日本,山口县宇部市的赤间石、宫城县石卷市的雄胜石、山梨县早川町雨畑的玄晶石、三重县熊野市的那智黑石等,也都是制作砚台的上好石材。
那智黑砚
那智黑石曾被记载于天宝十年(1839年)编纂完成的《纪伊续风土记》中。这种黑石分布在那智瀑布下游的那智川流域以及海岸的沙砾中。熊野川上游的十津川和北山川流域,分布着中生代侏罗纪地层,那智黑石就是地层中含有的硅质黏板岩。这种岩石表面纵横分布着大量的褶皱和结节,很少能找到平整无瑕的大块黑石,此外还有不耐热、遇日光暴晒会变脆的性质。但是如果用心地打磨,它却能够产生黑亮的光泽,具有其他石头没有的静谧润泽。
这种致密的黏板岩由直径仅0.1微米的粒子构成,人们用金子在上面画线,就可以看出金子的成色,因此它是名副其实的试金石。另外,作为天然石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除了用作庭院装饰,它还与有“日向之蛤”之称的宫崎县白石并列为基石(围棋石子)的最高级别。而它最有名的身份还是砚石,那智黑砚具有浑然一体的“海”(砚池)与“岗”(砚台),拥有曲线优雅柔美的池弯。
这些特点凭借的是工匠们全神贯注、一点一滴的打磨。那智黑砚以其致密的石质与适中的硬度被收藏者们视为珍宝。
平安时代到熊野参拜的人,都在那智海滩上捡回黑且色泽温润的石头作纪念,因此这些黑石头就被称为“那智黑石”。由于用那智黑石制成的那智黑砚有着原石自然姿态的形状,而且石质细腻,硬度适当,所以深受书法家的追捧。
  一进店门,山口先生先推过来一方盛有水的砚石,对我们说:“请用这块砚石磨一下墨吧。”我们端正姿势,慢慢移动墨棒,令人惊讶的是,竟然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流畅爽滑的感觉,墨棒仿佛被紧吸在砚石上滑动,让人瞬间体会到这方砚石的品质之高超。 
七十七年前,山口的父亲在这里开设了这家店铺,山口先生是第二代经营者。“在那智山制作砚石出售的,我父亲是独一个。我一开始也学着用机器制造,但机器很单调,制作过程没有意思。因此,1980年我继承了这家店以后,就开始用以前的方法手工打磨。因为手工制品价格很高,我不确定能不能卖出去,但是后来劝自己:就算卖不出去也没关系。所以就定下心来做。没想到,我做的东西得到越来越多的好评,手工的东西也开始卖得不错了,不可思议吧?”
在熊野出生长大的山口光峰先生是和歌山名匠,专心致力于制砚已有四十多年,曾获日本文化设计大奖。
原生态好品质的石头,如果没有匠人一丝不苟的打磨也不会成为好的作品。花尽可能多的时间打磨,石头就会呈现出它所具有的最好品相。山口先生可以默默地打磨一整天。根据材料的大小,制作一块砚石大概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
“最初经常会出现打磨过头、石头碎裂的情况。按步骤,要先将石头有裂痕和残缺的地方去掉,之后将有褶皱和凸起的层面逐步切割剥离,就像剥洋葱皮一样,慢慢就会成为圆团状。一块石头最好的部分就是最后剩下的圆滑石心。我所做的就是充分利用这种纯粹质朴的石心来挖砚石。石头原本的形状决定了砚石的形状。到山上挑选石材时,就能听到石头的心里话,触摸它们,敲击它们,就能分辨出哪块是好石头。打磨时石头也会发声,并逐渐展露它的内心形状。顺从石头之心的作品才能在人心中回响。”
选择石头的标准无法用语言说明,全部是经验积累出的直觉。但有时被认为好的石头也可能在打磨时发现有伤或混有异物。当然一旦发现了瑕疵,这块石头就不能再用了。山口先生说,遇到好原石时会被感动,如果打磨过程中发现石头内心和想象中一样会更加欣喜。
“我生长在那智山中,不曾到过其他地方。从小和石头一起长大,也从未涉足过别的行业。我也没有其他兄弟,继承这家店铺就是我的宿命(笑)。我至今都很感谢父亲。虽然机器和手工作业区别很大,但鉴别石头的方法是父亲传授给我的。”
山口先生反复强调,对这种小心使用便能够保存一百五十年之久的砚石,最好能够亲自来到这里,亲手摸一摸它,然后试着磨一次墨,体会不同砚石的不同触感。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