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体质怎么改善(附食疗食谱)
(2011-02-23 09:52:21)
					
											标签:
																				
                            湿热体质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活方式气郁痰湿健康 | 
					分类: 健康才美丽 | 
您的体质是:湿热质 (兼有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倾向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根据你的体质情况,推荐你从湿热质开始入手,配合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改善体质偏颇。 湿热体质祛湿为主,通利化湿,宣透化湿。湿去则热不存。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疔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其它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型体质的鉴定
1、型体特征:形体偏胖或消瘦;
2、常有表现:面垢油光、多有痤疮粉刺、常感口干口苦、眼睛红赤、心烦懈怠、身重困倦、小便赤短、大便燥结或黏滞、男性多有阴囊潮湿、女性常有带下增多。病时上述征象加重;
3、舌象检测:舌质偏红怠黄腻;
4、脉象检测:脉象多见滑数; 王琦男科体质医药中心在王琦教授
5、心理特征:性情急燥、容易发怒; 指导下以最新体质医学技术为您坚定体质
6、适应能力:不能耐受湿热环境;
7、易患疾病:易患黄疸、火热症、痈疮和疖肿等病症。
特禀型体质的鉴定
1、型体特征:外形无特殊,或有先天生理缺陷;
2、常有表现:特禀型体质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平素体质较差、与外界平衡能力低下,排斥性强,常态下维持着阴阳平衡的易感态,当遇外邪、致病、致敏因子侵袭时,可迅速发病;
3、舌象检测:舌体多瘦小、质红;
4、脉象检测:脉象多见细数;
5、心理特征:性情稳、偏急躁;
6、适应能力:对外界、自然适应能力差;
7、易患疾病:易患各种过敏性病症。
--------------------------------------------
 
要明白湿热,先应了解什么叫湿,什么叫热。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那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伯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等。
此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养生方法
 
 
 
 
 
 
 
 
 
 
 
 
 
 
 
 
==============================
 
 
 
 
鹅肉
 
 
性温,味甘,黄疸之人多为内有湿热,熏蒸肝胆,胆液外泄而发黄。《金匮要略》中早有告诫:“有宿热者不可食之。”黄疸之病屑“内有宿热”之疾,法当忌食。《随息居饮食谱》也早有告诫,认为“疸病均忌”。 
鸡肉
 
 
 
蚶肉
 
 
又叫烧酒,属于一种烈性酒,含酒精成分高,在体内要经肝脏被氧化分解。由于烧酒性属火热,纯阳毒物,黄疸之人饮之,势必加剧邪热更甚。同时又直接损害肝细胞,加深黄疸。所以,黄疸病人切勿饮酒,尤其是烈性白酒。
 
 
鸡蛋
 
 
 
 
湿热体质食谱
绿豆藕。
 
 
 
 
广东祛湿靓汤
 
健脾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和中化湿汤 (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清热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鹌鹑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去湿,润肺化痰。
 
横月利去湿汤 (2~3人分量)
 
 
做法:把猪横月利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去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草龟去湿汤 (3~5人分量)
 
材料:草龟500克,猪肉200克,新鲜土伏苓250克,红枣6个。
 
做法:把草龟、猪肉、土伏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
 
●有清热去湿及解毒功能。
 
黄瓜去湿汤
 
材料:老黄瓜800克(去核囊)陈皮25克,粳米25克,鸭肾2个,清水适量。
 
做法: 1、老黄瓜去核囊、切大块,陈皮略浸泡、刮囊、洗净,鸭肾洗净、飞水、切片,粳米淘洗干净。
 
2、砂锅加清水,放入老黄瓜、陈皮、粳米、鸭肾,先猛火煲开,然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调味饮用。
 
●有清热解之效,适应烦热,咽喉痛,小便赤热等症。
 
去湿食材 花旗参:吃得过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虚,可喝花旗参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荷叶:取自荷花之新鲜叶片,晒干使用。除了去湿利尿的作用外,亦有开胃消食之功效。
 
白术: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疗。具健胃强身和对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疗效。
 
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药。具促进体内水分流动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薏仁:即薏米,主理去湿,亦具消除水肿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
 
木棉花:具除湿毒及清热功能。
 
茅根: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湿之好材料。我觉得比较好的去湿汤是绵茵陈煲鲫鱼。因为绵茵陈是草药,专门去湿的。但是不太好洗。买一块钱回来,泡上半天,洗好多次才行。鲫鱼是活血的,绵茵陈煲鲫鱼可以去湿活血,功效最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