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九被老师“差评”了

(2022-04-12 13:48:41)
标签:

育儿

分类: 生活篇

昨天去幼儿园接九九晚了一分钟,班级只剩4个孩子没走。负责教学的关老师看着我欲言又止,我问她:“您有事吗?”关老师跟我反映了九九的几个问题。

从大类上看,问题涉及两方面:专注力和安全意识。

具体的问题有五个:

阅读时注意力不集中。不管是老师讲故事还是自己看绘本,不是心不在焉就是换书频繁。

课堂上开小差。老师在前面讲话,小宝在底下和同桌热聊,搞得老师不得不提高声音。

吃饭速度慢,大部分孩子吃完了,小宝才吃一碗,吃完一碗还要添饭,有时还添两次,战线有点长。

咀嚼能力有待提升。用餐时常常把肉丁嚼嚼吐了,不往下咽。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喜欢把手撑在地上,很容易被路过的小朋友踩到。

 

也是巧,回家看到好友发来的微信,称“老二跟我说今天吃饭老师没叫他,说因为他淘气。后来又叫他去吃了,说如果他下午还淘气,就不原谅了。然后我问孩子生气难过吗,他说嗯,我说那现在呢,他说不了。”好友感觉“孩子多半就是经常被言语暴力”。

 

虽然老师处理的方法不一样,但两个同龄的孩子,在不同的幼儿园,都被老师“差评”了。

 

我跟好友分析孩子被“差评”的原因,可能是我和好友家奉行“赏识教育”,倡导顺应孩子的天性,约束较少,而幼儿园提倡 “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并行,强调团体意识和纪律意识。好友说她意识到了,已经跟孩子说了。

然后我开始面对自家孩子的“问题”。

我发现这些问题有轻重缓急,有的甚至不算问题,需要分类对待。

第一类是应该尽快纠正的问题,比如“讲小话”,会影响别人。

我问九九:“你跟季某某是好朋友,对吧?”

九九说:“是呀!”

我问:“你喜欢跟他说话,他也喜欢跟你说话,对吧?”

九九说:“嗯!”

我说:“你们说话时要注意一下,如果老师在讲故事,或者在说什么事情,你们就不要说,等自由活动的时候再说。”

九九不解地看着我(真是个憨憨)。

我说:“你想啊,如果老师说话的时候,你也说,孙某某也说,王某某也说,大家都在底下说,那小朋友还能听到老师的话吗?”

九九嘻嘻笑:“不能。”

我说:“所以,老师说话的时候,小朋友要安静。对不对?”

九九说:“对。”

 

手撑地面的问题也需要优先解决,会影响自身安全。

我跟九九说:“听关老师说,你喜欢把手撑开放在地上,这样很容易被别的小朋友踩到。”

九九又给了一个憨憨式的回应:“小朋友踩到我时要说,‘对不起’。”

我把话题拉回来:“就算她说了对不起,你的手还是会痛,对不对?”

九九说:“对。”

我说:“那你的手就不要放在地上。”

九九说:“好。”

 

 

第二类是需要逐步纠正的问题,比如吃饭慢和不吃肉,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

不吃肉的问题在家就有,我没太在意。老师的提醒是对的,荤素结合比较好。

晚上,九九在我吃晚饭时吃坚果、牛肉干等零食。

我说:“九九你好厉害呀,这么硬的牛肉干你都嚼得动!”

九九扬起骄傲的小脸蛋:“我很厉害的,我的牙齿很结实。”

我说:“你看,你连牛肉干都能嚼烂咽下去,幼儿园的肉丁你也可以嚼烂咽下去的。”

九九若有所思。

我说:“下次幼儿园再吃肉时,你试试,你可以的。”

九九说:“好。”

(周五回家,九九告诉我,他能把肉丁嚼烂咽下去了。)

 

吃饭慢的问题也是在家就有,我引导过多次,还问过九九在幼儿园的情况,九九每次都很自豪地说:“我吃得很快的!”还说“王某某、嵇某某和张某某吃得慢。”现在想来,他可能也就比他点名的三个孩子快一点。

我如果直接揭穿他,孩子会窘迫,所以我决定反其道而行之。

我趁着在聊吃肉的话题,往吃饭速度上引。

我说:“今天关老师表扬你了,说你吃饭有进步。”

九九抬头看我。(关老师跟我聊的时候他在旁边,估计听到了一些内容。)

我说:“关老师说你以前吃饭比较慢,现在要快一些了。”

九九不说话。

我继续给他鼓劲:“九九快四岁了,是大宝宝了,当然比以前是小宝宝的时候吃饭快啦!”

九九说:“那五岁更快,六岁更更快!”

我说:“咱们也不用特别快,正常吃就好。以前你吃得慢,老师担心饭凉了会让你吃了肚子疼。”

九九说:“我现在吃得不慢了。”

我说:“嗯,继续加油哦。”

 

第三类是可以暂不处理的问题,比如阅读。

老师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有些意外。我一直以为,阅读是九九的强项。

在家时,他除了搭积木玩小汽车,大部分时间都在读绘本。家里沙发上、床头柜上、书架上都是书,九九每天阅读的时间至少一个小时,周末能读三四个小时。经常到了睡觉的时间,九九还央求“再读一个故事”。

我干家务不能陪他,他就自己捧着书看,能看二三十分钟。

晚上入睡前,我想到了九九在家和幼儿园阅读方面表现迥异的原因。

在家,我是顺着九九的意愿和节奏走。看什么书,读几遍都由他定。读的过程中,看到他盯着某个细节看,我会停下来等一等。有些句子他不想听,会自己翻页跳过去,我也没有阻止。

在幼儿园,孩子需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读什么书,以什么速度读,都是老师主导。虽然老师说给九九书让他自己读,但估计给他的书不是他喜欢的。另外,九九可能还没有适应老师读故事的方式。

这个问题不是对错问题,而是观点和方式不同。

我倾向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享受“纯粹的阅读”,所以阅读方式比较随意。

老师考虑的事项要多一些,注意力是否集中,逐渐过渡到认字等。

虽然我不认为有必要纠正九九的阅读习惯,但出于对老师的尊重,我试着向幼儿园的方式靠拢,比如在文字下方移动手指示意孩子看过来。

读之前,我问九九:“我用手指着字读,你愿意吗?”(以前大宝很抗拒我指着字读故事,看到就会把头扭到一边。)

九九说:“愿意。”

我付诸行动。

九九偶尔会看我的手指,更多的时候还是在看画面上的各种细节。我都随他。

有时候,他看起来漫不经心,其实也在听。类似的情形之前出现过,我以为他在神游,后来发现都听进去了,过一段时间还会自己津津有味地复述绘本中的段落。

 

因为有大宝的经历,我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方面还是比较自信的。不过老师的建议,我也会认真听取,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吸收。

 

曾经有一位亲戚,接到老师家访的临时通知,慌慌张张地找我。她觉得八成是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老师是来“告状”的。后来知道,老师有“家访指标”,那天刚好逛到附近。

我曾经像这位亲戚一样,对于“老师找家长”心存害怕和抵触,现在觉得被老师找不是坏事。

——说明老师认真负责,关注孩子,这是家长的幸运;

——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须惶恐;

——获取更多孩子信息,家园合作,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