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一成长的快乐
一一成长的快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14
  • 关注人气:6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儿好书,帮你读懂孩子的心

(2012-05-21 14:54:58)
标签:

育儿

分类: 书评

     在博海中邂逅了一篇好文章《不要以建立良好习惯为名,毁掉孩子宝贵的东西》,遂顺藤摸瓜买了作者周令瑜的育儿专著《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http://s13/bmiddle/677b73c4t79a7383d16f1&690

                    (图片来自网络)
   

又一本好书!

正如封面宣传语所称,这是一个园长妈妈,总结17年幼教前沿工作经历,引入240个家庭(其中最主要的是作者自己的家庭)亲子教育案例所著的书。全书共分为8章,70多节,每一节围绕一个主题,从现象入手,叙述一个或几个小故事,在叙述中插入评议和分析,水到渠成地总结出育儿体会和方法。作者分析的现象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如有的孩子视吃饭为负担,有的喜欢和家长对着干,有的坐不住,有的缺乏主见,有的自私霸道……作者认为,这些都要从家长身上找原因,都是不合适的育儿方法导致的。

书的受众定位是0-6岁的婴幼儿家长,但一一妈妈作为一个7岁女童的家长,也觉得受益匪浅。喜欢书中俯拾皆是的“正面”故事,因为可资借鉴;也喜欢散布各处的“反面”故事,因为让人警醒;还喜欢小品文一般的叙述风格,因为读起来过瘾。

在阅读的过程中,妈妈常会因为见到了与一一曾经的行为高度相似的现象而会心一笑,也会由于作者的分析而对此前的一些困惑豁然开朗。最大的收获是,通过阅读,妈妈对自己曾经自我感觉良好的一些育儿举措,开始进行反思。

 

——孩子会反复验证父母是不是爱他

这是第三章“关爱孩子的心”第二节“关于安全感”中的一个话题。

文中提到一个细节,作者的女儿周周看见妈妈先抱了别的小朋友,就拒绝妈妈的拥抱,说:“你没有第一名抱我,我才不想当第二名!”一一妈妈看到此处,想起了一件往事:一一两岁多时,与长她一岁的表姐可可在床上玩。妈妈招呼两人洗澡,一一淘气,躲到角落里。妈妈顺手先帮可可脱衣服。正在嬉闹的一一突然变脸,发脾气,要妈妈先帮自己脱,并且要“回到刚才,先帮我脱”,妈妈告诉一一,“刚才”已经过去了,回不去。一一就哭闹。善于谦让的可可提出,自己把脱下的衣服再穿上,让一一“先”脱,妈妈没同意,一一也不愿意。局面一下子变得很僵:一一情绪激动、又哭又喊,妈妈莫名其妙、怒火万丈,就在这时,妈妈突然猜到了一一的心思:小家伙在吃醋!妈妈放柔声音,对一一说:“你是不是觉得妈妈先给可可穿衣服,就是不爱你了?”一一点点头,泪水哗哗流。妈妈抱起一一,告诉她,妈妈永远都爱一一,可可是亲人,也是客人,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一一伏在妈妈肩头,很快就平静下来,并且主动表示,愿意让妈妈先给可可脱衣服。后来妈妈庆幸,自己当时读懂了一一的心,没有把她的行为曲解为“无理取闹”,给了一一安抚,也没有伤害到可可。另一方面,妈妈也觉得有点遗憾,如果早点看到这本书,就不用大费脑筋去猜孩子的心思了。

文章提到,孩子(34岁时)经常问妈妈最爱谁,非要妈妈回答最爱自己才罢休。一一妈妈想起,这也是一一曾经最爱问的问题,妈妈刚开始会如实回答:“最爱的人很多,有外公、外婆、奶奶、爸爸、一一……”一一却一定要妈妈只选一个,妈妈只好出苦苦思索的样子,最后艰难地抉择:“最爱一一!”一一就露出胜利的微笑。

确认自己被爱,才会有安全感,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有这么一个阶段。

 

—— 适度和自律

这是第四章“拥有一个懂得教育的母亲”第一节的标题。等待、节制,对孩子来说有比较大的难度。作者认为,制订规则并遵守规则,有助于让孩子完成这个成长的过程。比如每天只吃一片饼干、每个健身器材只玩一次。对此,一一妈妈部分赞同。

一一爱吃冰淇淋,但是贪凉对身体不好。妈妈就跟一一约定:夏季,最高气温在25度以上时,一一当天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根冰淇淋;最高气温在30度以上时,爸爸妈妈出钱请一一吃一根冰淇淋。这是对一一的约束,也是引导她懂得节制,跟作者限制吃零食是一个道理。一一遵守得很好。

在玩健身器材方面,妈妈只跟一一约定时间,通常是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至于项目,由一一自己确定,喜欢的项目,可以多次玩,如果有别人排队,则与人轮流玩。(一一妈妈自我陶醉,觉得这样比书中提到的一个项目只能玩一次更好。呵呵。)

 

——给孩子选幼儿园有哪些要注意的

这是第六章“什么样的妈妈才是好老师”第六节的小标题。也是对一一妈妈触动最大的一节。

说来惭愧,一一当初上幼儿园,爸爸妈妈只关心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离家近(便于接送,孩子也不用太早起),一个是硬件条件好。至于老师怎么样,完全没考虑。而这本书的作者说,选幼儿园,主要是选老师。(其实,选小学何尝不是如此?)

为了给孩子选一个好幼儿园,作者“考察”了十几所幼儿园(多数家长没有这个条件,但是考察几所还是有可能的)。她发现:第一所幼儿园的老师只顾自己表达,很少倾听和观察孩子;第二所幼儿园,孩子们午睡起来,坐在床头等老师挨个穿衣,存在过度保护的问题;第三所,喝水是固定时间的集体行动,不到时间,渴了也不许喝,到了时间,不渴也得喝,违背人的生理需求(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如此安排,包括一一曾经就读的幼儿园);第四所,老师解决争抢玩具的办法是劝被抢的孩子要“分享”玩具,而不是尊重先拿到玩具的孩子对物品的优先支配权,从而纵容了抢夺的行为;第五所,老师对孩子如厕后自己提裤子的成就感视而不见,为了“整洁”自作主张帮孩子整理裤子,打击了孩子自己动手的积极性……这些幼儿园,都是收费不菲、号称“一流”的幼儿园。

后来,作者终于发现了一所好幼儿园,准确地说,是一个好老师带的班。在这里,孩子们表现得自在又自律,对老师充满依恋(不是依赖,也不是害怕),对陌生人落落大方,面对拒绝能坦然处之。可惜,这个班学生却没招满,因为不教孩子太多知识,也没有开设“特长”课程。由于对老师的培训费很高,而生源不足,这个班甚至面临解散或者“转型”的命运。

作者认为,好的老师,是了解并顺应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老师,是能够倾听并善于观察孩子的老师,是为孩子提供能专注工作(活动)环境的老师,是能够引导孩子自己动手并且尊重孩子劳动成果的老师。考察幼儿园,一是看班上孩子的日常表现(是不是自信活泼又比较自在),二是询问老师问题(如处理孩子间的纠纷、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的方法等)。

 

 

——不要拿生气说事

这是第八章“每个父母都应当有智慧”第三节的标题。这部分内容,让一一妈妈先是感到意外,继而自我反思。

一一的爸爸妈妈有个共识,就是不体罚孩子,不把武力当作教育的手段,但是也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让一一挨过三次打(屁股),关过两次禁闭。面对一一不当的行为,妈妈通常提高声量予以提醒,如果提醒不见效,则会大声说:“妈妈要生气了!”这招挺管用,一一会立即收敛。妈妈曾经对此洋洋得意,觉得自己很有威信。看了这本书后,才意识到,动辄以“生气”相威胁,容易让孩子学会察言观色,甚至会让孩子失去自我。现在看来,不管是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还是以语言相威胁,都不是好的育儿办法。关键还是要让孩子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逐步走向自律。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强行给孩子断奶;孩子碰了头,家长却要打玩具;给孩子用打不破的碗;女儿看到了爸爸洗澡;伤害小动物等。对于这些现象(行为),作者都有独到的合理的分析,让读者认识到,自信心、责任心、爱心以及科学的性别意识等,都是要从小培养的。而只有懂孩子,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在此推荐这本书,希望您喜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