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
标签:
育儿 |
分类: 学习篇 |
早在四月初,一一就宣布:“这个月超级令人期待!”因为运动会、春游都安排在四月。而且,四月还有两次开放活动,一次是对社区幼儿园小朋友开放,还有一次就是接下来介绍的,12日的家长开放日活动。
一、晨读
全班同学齐声朗读以前学过的课文,家长们就在朗朗读书声中顺序进入教室,分坐在靠墙和靠窗的四行小椅子上。
二、语文课
内容:“小壁虎借尾巴”(老故事了)。讲小壁虎尾巴断了,一路借尾巴,一路被拒绝,最后发现自己长出了新尾巴。
道具:电脑、黑板、贴画。
方式:以Ppt为主,板书为辅。Ppt分页登载课文全部内容,进行语序分析,安排角色对话;板书关键词,配合卡通贴画,梳理出故事脉络。
切入点:详讲第三段(遇见小鱼),逐句分析,概括出“爬到哪儿、看见什么、怎么说的、怎么答的”的内在逻辑。引导小朋友发现:第四段(遇见老牛)和第五段(遇见燕子)是按照这个逻辑推进的。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
一一回答的问题: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课堂花絮:
三、数学课
也采取ppt和板书结合,以ppt为主的方式。
从一组练习题入手,引出“进位加法”的概念。
通过打保龄球的动漫游戏,练习加法速算。
讨论进位加法题的不同的计算方法:28+4,可以先计算8+4=12,再算20+12=32;也可以先计算28+2=30,再算30+2=32。
第二种算法
一一回答的是第二级台阶上的题。一一的回答是:“八加六等于十四,三十加十四等于四十四。”一一把“三十加十等于四十,四十加四等于四十四”这两步合并成了一步。
课堂作业: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将课堂作业分成两大类,该同学以进位与否为标准,将6道题分成两类。老师趁机对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进行分析,总结规律。
数学课点评:逻辑感强,讲解透彻。
四、眼保健操
五、校长讲话
概括成两个字:五养。归纳成四句话:顺其自然、激发热情、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李校长谈到了“是否应该让孩子学奥数”这个让家长普遍关注和纠结的话题,他的看法是,如果孩子喜欢并且擅长,可以学,但不要把奥数当做必修课,更不要把它当做小升初的敲门砖。李校长说,合适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
李校长还提到一个朋友的孩子,作文很棒,理科平平,家长数次咨询李校长,李校长给出了“尊重孩子选择,支持孩子特长”的建议,后来孩子因超凡的写作能力受多家名牌大学青睐。
校长讲话点评:深以为然。
六、课间操
三套操,其中有一套做了两遍,加上列队整队,前后花了半个小时,相当于一节课了。
七、家长会
分为:重申校长讲话精神、感谢家长配合、介绍班级学习情况、动员家长加入“促进教育家长委员会”(简称“促委会”)等四大块。
家长会点评:当班主任确实辛苦。
八、课堂见闻及感触
1.课堂提问较多,老师针对每个孩子的回答都会做出相应的评论,如“回答很完整”、“很流利”、“请补充完整,谁爬到小河边”、“我明白你的意思,是说……,对么”等,只有一次,天天回答数学问题时,“嗯、啊”半天,也没说到要点,偏还喜欢旁征博引、东拉西扯,数学老师几次提醒他“简单说”,天天还是“嗯、啊”不停,数学老师哭笑不得,说:“你可真急人,孩子。”
坐在天天斜后方的一一妈妈差点笑喷。
然后感慨,现在的课堂氛围,比俺们小时候自由宽松多了。
2.数学课,紫涵回答28+4=?的问题,她说“八加四等于十二”,然后停顿,等老师板书,待老师写完12,才继续说“二十加十等于三十,三十加二等于三十二”。王老师就这个细节及时夸奖了紫涵,她说:“我注意到紫涵停了一会儿,等老师板书,谢谢紫涵!”
语文课,有一个话题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大家议论纷纷,交头接耳,课堂有些骚乱,这时候,韩老师提高音量说:“我得表扬智宇,他坐得特别端正。”
大家一听,赶紧正襟危坐,闭口不言。
放学后,一一告诉妈妈,下午班主任总结上午的公开课,表扬两位同学“回答问题流利”,其中一位是一一,还有一位是一名叫申婕的女孩。按照惯例,所有在课堂上发言的同学,都可以得到奖片(贴画),表现好的还另外得到一张奖片。由于课堂互动多,全班同学都得到了奖片。
一一妈妈发现,老师们爱用“正面教育”法(在大家都做得不错时,表扬最棒的;在大家都做得不太好时,夸赞相对好的),而不是揪住做得不好的进行批评。而且,老师对行为习惯的关注,甚于对学业的重视。这些,一一妈妈都很喜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