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古诗词阅读训练(4)
(2011-06-01 18:29:06)
标签:
转载 |
古诗词阅读训练(4)
班级
题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 |
分 |
|
|
|
|
|
说明:①训练时间:一课时。②满分:100分。
篇目:迢迢牵牛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鉴赏:①思想感情。②表现手法。③词语句子。
(一)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 简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句中的“擢”和“弄”。
【答题模式】字意+效果
在诗中的表达效果。两个动词,是写主人公的动作,借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特
定心情。这种题型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来分析。
答:
2. 诗中大量使用叠音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这类叠音词,就其表达效果而言,从修辞的角度看,大多属于摹状,
用以摹写人的情态、动作、心理,或者摹写事物的状态,或者用以描写物象的形
态、声音、状貌等。从语言自身的特点上看,叠音词可以增强句子的韵律感,强
化语言的表达效果。答题时从这两个方面说明效果即可。
答:
(二)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 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答题思路】不是翻译诗句,而要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注意描绘的对象是“山”“野”“江”,想象在诗人眼中是怎样的美景,用优美的
语言描绘出来。
答:
4. 简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答题模式】句意+写法+效果
的写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即分析表达了什么感情。写法,可从“怜”和“送”
分析判断;感情,从内容着手分析。
答:
(三)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思路】这种题型首先要弄清是哪一类诗(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乡
愁诗、哲理诗、咏物诗等),根据诗的内容,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明诗人的心情。
这是一首爱国、乡愁诗,常用来表达这类诗歌思想感情的词语,一般有:伤感、
思念、依恋、哀伤、哀痛、忧虑、热爱……
答:
6.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奥妙在哪里?
【答题模式】句意+写法+效果
最后分析诗句的表达效果,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 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 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景色?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题思路】首先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咏雪、送别;然后按下面
的模式思考:这是一首边塞诗,描写的是边塞……风光;这又是一首送别诗,抒
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感情。
答:
8.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被人传颂的名句。试作简要分析。
【答题模式】句意+写法+效果
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即表达了什么感情。写法,可从“春风”和“梨花”分析判
断;感情,从内容着手分析。
(五)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9.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所展现出的画面。
【答题思路】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注意描绘的对象是“明月”“鹊”“清
风”“蝉”,用优美的语言把这些景物描绘出来。
答:
10.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根据词的内容,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明诗人的心情。常用来表达这
类诗歌思想感情的词语,一般有:喜悦、热爱、高兴、开心、快乐、欢喜、欣
喜、痛快、兴奋……
答:
1、“擢”和“弄”。“擢”伸出的意思,表现了织女伸手摆动的劳动姿态。“弄”:抚弄,织女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擢”和“弄”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更意在写出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心情。
2、“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字或描绘景物,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生动传神,既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又自然贴切地传达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
3、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4、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采用拟人化手法,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更有诗味和情趣。
5、抒发了伤感国事、思念亲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热爱国家、眷念亲人等)
6、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这时的一封家信抵得上万两黄金。上句写战事长久,下句写音讯隔绝。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战乱之中盼望亲人消息的心情,道出了人之常情,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7、描绘了边塞风雪严寒的奇异风光,抒发了送别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
8、一夜之间,突然春风吹拂,万千树木全都像开满了梨花。“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新颖贴切。表现了诗人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昂扬乐观的精神。
9、在一个晴朗的江南夏夜,月光皎洁,栖息在绿树枝杈上的乌鹊,以为曙光照临了,“呀呀”地惊飞而起,从这一枝跳到那一枝。清风徐来,树枝轻摇,惊得沉睡的夏蝉也在深夜里鸣叫起来。
10、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