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云推荐卫哲读的一本好书

(2011-05-20 19:38:36)
标签:

文化

昨天晚上在南京大学商学院听卫哲的分享,赵曙明院长说,卫哲是除了柳传志之外,最受欢迎的演讲嘉宾了。

 

演讲的主题是 《使命愿景价值观及利润流程和增长》

 

我听后的感受是:

1.管理、投资、创业是艺术,不是科学,不是都能复制的,文化可以借鉴,不可复制。制度可以复制。

 

2.人生有多种活法,小平衡、中平衡、大平衡,没有对错,在于选择。

 

3.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因为简单,所以高效。大公司有大公司病,小公司有小公司的优势,要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

 

4.违背使命往往是因为贪婪,就会被机会、竞争对手牵着走。

 

5.工作的哲学,降薪换职。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可以暂时放弃一些东西。

 

在演讲中,卫哲特地提到马云向他推荐的一本书。

 

《赢(第二版)》 当当购买 卓越购买

 

附:一个读者的读后感。

 《赢》这部书,是美国人杰克,韦尔奇所著。它首先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作者在该书的扉页所写的这样一段话:我把本书献给那些热爱商业生活、渴望把事业做好的人,献给那些每天一醒来就期盼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通过全篇阅读,我感触颇深,感受颇丰。

  作为通用电器前任 CEO,杰克·韦尔奇在全球享有盛名。他被誉为“全球第一 CEO”、“最受尊敬的CEO”、“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在这部由中国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2万多字著作中,杰克·韦尔奇结合自己亲身管理实践及大量鲜活的案例,将其在工作与生活中“赢”的智慧倾囊相授,内容涉及商务活动的诸多层面,囊括商业生活的要旨、企业领导的管理智慧、普通职员的求职与晋升之道,乃至如何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本书凝结了韦尔奇一生的管理智慧,是其执掌通用21年来领导艺术的浓缩与升华。《赢》并不是专为CEO所写。不论是来自哪个行业、哪种岗位,只要你胸中燃烧着奋斗激情,都将从中受益。《赢》一共分五个部分20章来阐述如何获得赢。我在以下三个方面深受启发:

  一、要有敢于去赢的意愿和欲望

  初看这本书,跳入我思想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赢”?按照常规理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有余利,获利的意思,或者指赌博或比赛获胜”。而我认为,赢还包含一种含义,那就是超越和进步——对企业如此,对人亦如此。作为一个想成为“志存高远的品行兼优的人”,这一点显得更加重要。一个人要想获得赢,他必须首先具有赢的意愿和欲望,要有干大事的想法,要有追求进步,超越自我的理念。

  现在社会上存在着这种思想:难事来了先考虑这个事情做不成的原因,或者考虑做了以后会不会带来什么样的损失,会不会涉及个人的利益、权力和职位等等一系列问题。有了这种思想,其实就是没有赢的意愿和欲望,工作在患得患失中失去了一次次赢的机会。所以当困难来临时,我们只告诉自己,行还是不行,选择了“行”,就选择了赢的可能性,选择了“不行”,就选择了失去赢的机会。而一次次的选择“不行”,势必会造就碌碌无为的一生。

  二、要具备坦诚精神——这是赢的重要条件

  杰克·韦尔奇在《赢》一书中写到,“缺乏坦诚是商业生活中最卑劣的秘密”。坦诚能将更多的人吸引到对话当中,可以推动速度的加快,可以节约成本,而且是节约很多成本。所以坦诚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个人发展更加重要,如果我们能坦诚沟通,那么我们就能说出对事情的最真实的看法,显示事情的本来面目,去掉了粉饰,节约了被沟通者的判断时间,提高了判断的正确性。同时这世界因为一个一个的人都坦诚了,最后也会变成了一个坦坦荡荡的社会,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工作中,坦诚是必备的,一个公司一直保持快速的发展,除了各种因素以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大家在工作中一直倡导坦诚,倡导说真话,说实话,开展找差距弥不足,对所有人员都能做到坦诚沟通,帮助别人认识自我,从而不断地去改进,去进步。

  三、要“志存高远”——这是“赢”的保证

  最后,我认为,有了赢的欲望,具备了坦诚精神,还要“志存高远”。就像我在一开始理解的“赢”一样。你要“赢”,那么你“赢”的目的是什么?一个企业有自己的社会使命,有自己的价值观。一个人也要有自己的社会使命,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的一生,不过短短几十年,你是选择平庸还是选择无憾终身;是选择“做大事,有出息”,还是选择“占便宜,顾自己”?这是个人的价值观问题。如果选择了无憾,选择了做大事,有出息,那你就要“志存高远,品行兼优”,你就要向松树一样,永远挺拔,永远具备激情,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该做的贡献。

 

 

 

 

 

 

 

南京经络养生 南京经络减肥 南京原始点疗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