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识、思维是脑的功能吗?

(2024-05-22 18:02:41)
标签:

思维

本质

内因

系统

分类: 探索争鸣
意识、思维是脑的功能吗?

——学习王德峰教授《王阳明心学及其现代意义》视频有感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王阳明心学及其现代意义》的视频,感觉王教授学识渊博、语言生动,讲解的课程很吸引人。但是,所讲授的心学内容也存在一些逻辑上的问题。
王教授认为智慧是菩提,烦恼也是菩提,烦恼和智慧都根源于人心。但是,王教授却认为意识、思维等是脑的功能。问题是,如果意识、思维等是脑的功能而不心的功能,那么来源于心的那种不包含意识、思维的智慧是什么智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识、思维是心所具有的功能。正是因为意识、思维是心的功能,所以,心才能通过意识、思维活动排除心中的烦恼和妄念从而保持内心清净。从表面上看,王教授把思维归结为脑把情感归结为心的方法巧妙处理了脑与心的关系,实际上并没有避免脑与心的矛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尽管早期心主要指人的肉团心,但在后来演绎过程中心被界定为君主之官即身体的主宰。大家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整体论的思维方式,而整体论是系统论的早期形式,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从系统整体维度理解心的。这种观点与斯佩里的精神、意识是人脑神经系统基础上突现形成的高层次系统的看法相当。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所说的心其实就是斯佩里所说的人脑神经系统基础上突现形成的高层次系统。但是,该如何理解心是人脑神经系统基础上突现形成的高层次系统呢?“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说文解字》)这段话的字面意思是,人心在身体之中,象形于人体心脏。不少人仅仅注意了这段话的字面意思,却有意无意忽视了这段文字在解读心的内含时所运用的逻辑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经常用金、木、水、火、土等五行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认为金、木、水、火等居于四周,而土则居于金、木、水、火等联系的中心或核心位置。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心相当于按照辩证法的普遍联系方法确定的内部联系形成的人的内因或本质,即心指向的实际上是人的内因或本质,是人的内因或本质的代名词。当中国传统文化说意识、思维是心的功能时,其实是在说意识、思维是人的内因或本质的功能。有人受教科书的影响,可能反对意识、思维是人的内因或本质(心)的功能的观点,仍然固执认为意识、思维是人脑的功能。其实,如果你无法接受意识、思维是心的功能的观点,请你认真反思下人的内因或本质在进行什么样的活动?这种活动又如何与脑的生理活动区别开?大家知道,事物是受自己的内因或本质控制的。如果人的内因或本质没有意识、思维能力,那么是什么在指挥和控制人的行为?如果深入反思这些问题,你会发现只有把意识、思维看成是人的内因或本质的功能,人心为何能够控制人的问题才能得到合理解释。当然,人们经常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道理也才能解释得通。另外,如果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承认精神、意识、心都可以作为系统存在,那么精神、意识、心作为系统应该都是自组织的,即能够自己组织和建构自己。但是,如果意识、思维是脑的功能而不是心的功能,心如何能够自组织即自己组织和建构自己?
所以,王德峰教授把意识、思维看成是脑的功能然后再把情感、意志归属于心,从表面上看这种观点尽管符合教科书的要求,但实际上却是违反辩证法普遍联系原则的错误观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