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精神辩证法的逻辑思路

标签:
精神辩证法逻辑思路 |
分类: 探索争鸣 |
首先,如同研究平面几何必须遵守平等公理不能与平行公理发生冲突那样,我认为辩证法是哲学研究的公理或原理,建构新的哲学理论包括建构精神辩证法理论必须严格遵守辩证法原理或公理,不能出现与辩证法原则相冲突的情况。
第二,与神创造世界万物不同,辩证法是用内因和外因代替神的地位和功能回答世界万物被谁创造的问题的。当然,辩证法还告诉了人们运用普遍联系方法可以确认未知事物内因和外因。在普遍联系观点看来,内部联系形成内因,外部联系形成外因。但是,事物又是以何种方式相互联系的呢?系统论告诉我们,事物是以系统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因此,系统论再次深化了普遍联系观点。
第三,在早年学习中医理论特别是《黄帝内经》的过程中,我发现《黄帝内经》对心(精神)的论述与主流观点不同,后来阅读钱学森的人体科学方面的著作认识到中医理论是用整体论方法阐述身心关系的。再后来,注意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明确提出用系统方法研究精神的观点。整体论是系统论的早期形式。也就是说,中医理论阐述身心的整体论方法与斯佩里研究精神提出的系统方法在逻辑上是相同的。
第四,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和心理活动。所以,研究精神必须要搞清楚精神与人的关系。中医理论认为心相对于其他脏腑属于君主之官,对其他脏腑起支配、控制作用。斯佩里认为精神是在人脑神经系统基础上突现形成的高层次系统,这个高层次系统可以向下支配、控制人的形体。因此,按照普遍联系的系统整体方法,精神(心)就是人体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形成的内在本质。
第五,用系统方法研究精神可以回答精神为何能够支配、控制人的形体的问题。精神支配、控制人的形体是发生人的有意识、有目的劳动、实践活动的逻辑前提。如果把精神看成是在人脑神经基础上突现形成的高层次系统,那么精神作为高层次系统就具有向下支配、控制人的形体的能力。但是,这个问题实践哲学根本不回答不了。也就是说,实践哲学回答不了实践如何发生的问题,而系统方法却可以解释、回答实践哲学回答不了实践如何发生的问题。
第六,系统论告诉我们,开放系统都具有自组织能力。因此,精神作为系统完全具有内因自组织力量,而精神内因自组织力量就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创造力量。这样就从逻辑上回答了人类为何具有精神创造力量的问题。黑格尔认为内含否定因素(内因)事物就是具有生命的。精神具有内因自组织力量,因此,精神具有生命。这样人不仅具有生理生命,还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精神生命,做人应充分发挥精神生命中的创造本性。
最后,建构精神辩证法理论必须突破实体物质观的束缚和影响。有人认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物质才是真实存在,非实体性的精神是非真实存在。其实,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物质在宇宙中所占比例非常小,绝大部分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非实体性的暗物质、暗能量。如果说占比例很小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物质才是真实存在,而占比例95%以的看不见、摸不着的非实体性的暗物质、暗能量是非真实存在,是不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的。所以,认为精神看不见、摸不着是非真实存在的看法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