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构精神辩证法需要突破哪些理论难点?

(2022-04-01 06:40:50)
标签:

精神辩证法

难点

分类: 探索争鸣

建构精神辩证法需要突破哪些理论难点?

 

首先是哲学基本问题。

形神关系作为哲学基本问题是世界性难题。

实践哲学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和心理)是在劳动中产生的,理论依据是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按照劳动创造人的观点,既然劳动能够使猿脑转变为人脑,而人脑又是精神、意识发生的基础,所以劳动最终决定了精神、意识的发生。说白了,是劳动从无到有催生了形神关系。问题是,劳动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只有在形神关系形成后并且在精神(意识)能够支配、控制人的形体的情况下,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实践活动才能发生。也就是说,精神(意识)能够支配、控制人的形体是发生劳动、实践活动的逻辑前提。在逻辑上,只有解释清楚了精神(意识)为何能够支配、控制形体,才能回答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实践是如何发生的问题。

古猿身上没有人身上的精神对形体的支配、控制关系,因此,古猿的活动不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活动。在精神能够支配、控制形体的形神关系还没形成的情况下,如何会凭空出现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实践活动,而且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实践活动又如何能够把猿脑创造成人脑并最终再把精神、意识创造出来?主流观点一方面承认劳动、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另一方面又用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实践活动再把人的精神、意识创造出来,这种观点在逻辑上难道不自相矛盾?但是,如果把精神、意识看成是在人脑神经系统基础上突现的高层次系统,精神、意识为何能够支配、控制人的形体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因为,按照系统的观点,精神作为高层次系统完全可以支配、控制低层次的形体系统。所以,我们认为精神、意识不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而是在人脑神经系统基础上直接突现形成的。因为,这种观点可以回答精神(意识)为何能够支配、控制人的形体的问题。

当然,有人会说用系统方法解读形神关系只是个假说。但是,恩格斯早就讲过科学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哪个假说能够解释现实问题我们就应该选择哪个假说。比如,地心说、日心说都是假说,但日心说却比地心说更能够合理解释人们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于是日心说战胜了地心说。还有宇宙大爆炸理论其实也是假说,但它能够解释宇宙膨胀现象,于是我们就接受了这种假说。当然,我们承认精神作为人脑基础上的高层次系统也只是个假说,但是这种假说完全可以合理解释精神、意识为何能够支配、控制人的形体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假说比劳动说更合理更有优势。

 

其次是人的本质问题

实践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的本质。

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则告诉我们,事物都是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辩证统一。内部联系形成内部本质,外部联系形成外部本质。也就是说,人的内部联系形成人的内部本质,人的外部联系形成外部本质。实践是人的内部联系吗?显然不是的,没有逻辑支撑可以把实践看成是人的内部联系,即按照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无法也不可能成为人的内部本质。

大家知道,系统论是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化。系统的内部联系形成系统的内在本质,系统的外部联系形成系统的外在本质。人系统的内部联系形成啥呢?斯佩里认为人内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突现形成更高层次的精神、意识系统。其实,斯佩里的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的看法在逻辑上完全一致,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对内部各脏腑起支配、控制作用。也就是说,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精神(心)才是人内部联系形成的内在本质。如果精神(心)不是人的内在本质,为何不论佛教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强调做人要修心呢?为何对大学生的教育要抓好心理思想工作呢?又为何人们看人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呢?当我们把精神(心)看成是人的本质,上述问题全部可以迎刃而解。当然,不论是做人修心还是教育学生,他人只是起引导作用,关键是靠心自己治理自己、自己建构自己。如果我们承认心可以以系统方式存在,那么就应承认心是自组织的。这样就合理回答了人心为何能够自己治理自己、自己建构自己的逻辑问题。

我们认为精神是人的内部联系的本质,劳动、实践只是人的外部联系的本质,因为,人们是通过劳动、实践活动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也就是说,人有双重本质,片面承认实践本质否认精神本质既不符合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则,也不符合现实生活人们对人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是人的生命问题

人的生命与动物生命不同,人除具有动物具有的生理生命还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精神生命。但是,人为何会具有精神生命呢?曾经有人质疑严春友教授《敬畏自然》散文中“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认为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方式,石头里如何会有生命的呐喊?黑格尔认为内含矛盾内含否定因素(内因)的东西就是具有生命的东西。因此,按照黑格尔的看法,石头也内含矛盾内含否定因素(内因)也是具有生命的东西。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方式是生物学定义,黑格尔的是哲学意义的生命。按照黑格尔对生命的定义,由于精神也内含矛盾内含否定因素(内因),所以,精神也是具有生命。这样的话,人为何具有精神生命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合理解答。

 

第四是创造根源问题

人是具有创造能力的动物,但是人为何具有创造能力呢?人的创造能力根源于何处?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自组织力量就是事物最核心的创造力量。如果人们承认精神可以作为系统存在,那么精神作为开放系统就具有内因自组织力量,而精神内因自组织力量就是人的创造力量。这样的话,我们追问的人的创造力量根源何处的问题就能够按照辩证法的内因自组织原则得到合符逻辑的说明。

 

当然,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建立精神辩证法理论必须要突破传统的精神没有内因的观点。如果无法确立精神具有内因自组织力量的观点,形神关系问题、人的本质问题、人的生命问题和创造根源问题等都不可能获得新的涵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