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省棋院前教练吴广熹老师在1987年撰写的,发表在《黑龙江省体育资料汇篇》上。文章中很多的资料十分珍贵。对于我们了解二三十年前的黑龙江及各地市的围棋活动,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阐述和佐证。
(转摘在这里,供大家鉴赏。)
解放前,黑龙江省参加围棋活动的人很少。全省没有群众活动场所,没有举办过比赛。只有一些分散的活动。伪满时期哈尔滨市的第一中学俱乐部内有几幅围棋,棋盘是画在桌子上的,在史地教师廖福绵的带动下,有一些教员,学生下围棋。下的较好的学生有韩文达李兴亚等人。此外,道理公园(现兆麟公园)茶社,有一些人常去那里下围棋。
1958年哈尔滨市道里区文化馆开设了棋艺室,哈尔滨青年宫设有棋艺组,常去下棋的人不多。道里区文化馆每年都举办职工围棋邀请赛,参赛者逐年增多。多次获冠军的钱俊是某中学数学教员,他的棋艺水平不及现在的业余初段。
1957年。哈尔滨首次参加全国围棋比赛。代表哈市的田继陈,是哈市花样滑冰教练,学棋不久。
牡丹江市体委于1958年举办了围棋比赛,只有五人参加。牡市体委于1962至1965年,每年都举办比赛。参加的由十多人增加到四十多人,冠军分别是何威.傅志忱.王宏生.夏仲贤。
1962.1963两年还开办了为期学习班,这在省内是最早的。
齐齐哈尔市体委于1958年举行了围棋比赛,参赛的18人。冠军是王振亭。同年,王振亭代表齐市参加了全国围棋赛(天津赛区)
未得名次。1959年获省运会围棋冠军。
1960年,省成立了棋类集训队。从沈阳将青年围棋手黄成俊调来集训队受训。并派他和王振亭参加了1960年全国围棋比赛。这也是我省第一次参加全国围棋比赛。黄成俊在1962年全国围棋比赛中获得二段称号。但其后未正式实行段位制。
1962年省体委从哈尔滨市调青年教师吴广熹进省棋类集训队。吴曾在1959年解放军首届运动会围棋比赛中名列前茅,棋艺水平于黄成俊相仿。1963年吴.黄两人被调入国家围棋队。
吴.黄两人的棋艺水平,与当时国内名手相较有相当大的差距。1964年的全国比赛中均无建树。1965年,吴从国家队回省后转业。黄于1966年会沈阳。
“文革”期间,北京知青聂卫平到我省嫩江县山河农场插队。他是个围棋爱好者,棋艺水平较高。1973年聂卫平进了高手云集的国家围棋集训队。1774年聂卫平代表黑龙江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文革”以来规模最大的全国棋类比赛。他与陈祖德交锋中一着不慎而失利,名列全国第三。这也是黑龙江省围棋在全国比赛中第一次获得的好成绩。
1974年12月,聂卫平首次战胜了日本国的国手、围棋代表团团长宫本直毅九段。1975年在全国第三届运动会上,聂卫平以全胜的战绩夺取了围棋比赛的桂冠。1976年他在访问日本的比赛中,接连战胜日本九段藤泽秀行、石田芳夫等名手。震动了日本。
七十年代,我省围棋活动有很大的发展,各地围棋比赛频繁,年轻新手辈出。哈尔滨市的围棋老前辈韩文达,经常热情接待去他家下棋的人,每年还以个人名义举办“哈市围棋名手邀请赛”1973年,哈市体委在青年宫举行了首次全市棋类比赛,参加围棋比赛的有120多人。
冠军是青年教师徐东海。
牡丹江市体委于1974年举行了全市性的棋类比赛,并成立了棋类协会,还办起来围棋学习班,且有女学员参加。该班少年黄希文1977年进入省围棋集训队。另一名学员朱万成获1980年省少年围棋赛男子冠军。
1974年,黑龙江省第三届运动会上,首次设围棋项目,冠军是在黑龙江插队的北京“知青”薛志诚,亚军是哈尔滨青年陈兆峰。
1976年,省重建棋类集训队。选后进队的有聂卫平、陈兆峰、鲁健、牛力力、(女)黄希文、吴广熹、牛娴娴、黄忠英、(女)
薛志诚等人。1977年全国围棋比赛中,黑龙江省获团体第五名;聂卫平蝉联个人冠军。1979年全国第四届运动会围棋赛中获男子团体亚军;聂卫平第四次蝉联冠军;女子比赛获团体第七名;牛力力获个人第七名。
黄忠英与牛娴娴在全国少年竞赛中名列前茅。她俩于1980年、1982年,以中国高中生围棋代表团成员身份出访日本,比赛中两人均获全胜。
1982年,牛力力获全国女子第四名;吴广熹被批准为一级围棋教练员。
聂卫平从1975年至1981年,五次获得全国冠军;1979年获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冠军。这在黑龙江体育史上是罕见的,1982年聂卫平被调回北京。
进入八十年代后,黑龙江省的围棋活动有了很大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围棋业余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比赛。
全省大专院校普遍建立起围棋协会。哈尔滨工业大学1979年成立学生围棋协会时,会员十多人,现在已发展到300多人。仅这个学校
会下围棋的就有三千多人,常下的有七八百人。1986年举行了五次校内比赛:个人赛、团体赛、“迎新杯”赛、“本科生-”研究生“对抗赛、
擂台赛等。全校参加团体赛的有44个队、176人。黑龙江省高等院校之间每年都举行围棋比赛,1981年首届冠军是工业大学。
哈尔滨职工围棋团体赛从1986年开始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1987年哈尔滨市职工围棋等级联赛有33个队、150名棋手参加。团体前六名是:哈尔滨市电业局、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哈尔滨汽轮机厂、东北农学院、哈尔滨轴承厂;个人前六名是:韩松、曲强、逄恩尧、韩东、韩欧、谷万里。
哈尔滨职工围棋研究会从1985年建立时的三、四十人,发展到现在的二百多人。1987年5月,市职工围棋研究会代表队第一次同来哈参观的日本业余围棋友好访华团进行了友好比赛(主队以8:3获胜);10月第一次出省(一行6人)去吉林市比赛,同主队战成平局。
牡丹江市从1974年开始年年有比赛,1986年参加比赛的有一百多人。群众还自发组织了“春平围棋协会”,会员三百多人,来自各个行业。1987年该协会主办了“春平杯”、“健康杯”两次比赛,冠军分别是杨奎华、何威。连或牡市五次冠军的杨奎华曾于1985年获省赛亚军并被授予业余4段。
新兴城市大庆,1982年增设女子围棋比赛,曾获三次市赛女子冠军的陈玉华(现年36岁)在1986年黑龙江省六运会上获女子第六名。她的丈夫韩贵峰是围棋一级裁判员,198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裁判员;她的七岁儿子韩刚进了省棋院,因此她家被评为“围棋之家”。
1987年大庆市体委与新体育杂志社联合主办了“中华棋童‘大庆杯’围棋比赛”参加者28人,前八名为:上海常昊、贵州刘菁、湖北彭小峰、湖南罗洗河、辽宁傅利、火车头体协周鹤洋、上海祝励立、北京赵培。
只有七八万人的黑河市,下围棋的有上千人。1987年,黑河市举行了棋类比赛。有150人参加。其中有六岁的幼童,也有六十多岁的老人。在1986年召开的黑龙江省六运会围棋比赛中,黑河地区获女子团体第一名、男子团体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