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鸡公山览胜:不合常规的佛道双寺

(2014-03-09 21:48:19)
标签:

旅游

河南

信阳

鸡公山

分类: 华夏大地

http://s6/mw690/001TsXRcty6ExTjmGa1f5&690


http://s7/mw690/001TsXRczy6GYciIwOW16&690
    本人对于宗教知识的了解,向来是孤陋寡闻,万不及一。但是毕竟生于中国、长于中国,对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以及较早传入的佛教,还是多多少少听说、经见过一些皮毛。然而,我到了鸡公山后,却发现这里的佛、道寺院,和我所知有限的这些皮毛,也大相径庭,不合常规。于是,难免心中生奇,不知是我少见多怪呢,还是果真异常。总之,套用一句现成话说,就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所以,干脆在这里将自己感觉异常之处和盘托出,权当是向大家请教了。
http://s5/mw690/001TsXRcty6ExTjt75G24&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2EN00SIGG.gif 一奇:华洋共处,三教并存。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天下名山皆佛占”,的确,中国的佛教名山不下成百上千,诸如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等等,数不胜数。但是,若说佛教占据了全部名山,恐怕有点绝对,倒不如“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说法比较切合实际。因为在中国,至少还有青城山、武当山等道教名山一百多处呢!而要在中国寻找华洋共处,基督教和佛教、道教三教并存的名山,大概就只有庐山、莫干山、鸡公山了。鸡公山除了在上世纪初期建起的基督教堂外,还有佛教的活佛寺、道教的灵化寺等。 
                http://s16/mw690/001TsXRcty6ExTjqV3N8f&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2EN00SIGG.gif 二奇:古刹不古,年不过百。常言说,“深山藏古寺”、“名山古刹”,而鸡公山的佛道双寺,却是和“古”字沾不上边的:活佛寺(上)始建于1932年、复建于上世纪末;灵化寺(下)始建于1929年、重修于1993年。距今都只有不足百年的历史。

 http://s16/mw690/001TsXRcty6ExPeUHcHbf&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2EN00SIGG.gif 三奇:自上而下,无需登顶。我虽不信神佛,也不参拜,但据我所亲见,进入名山拜佛谒道,似乎并不容易,大多要自下而上地一步一步攀登“金顶”,然后才能见到金面,求佛问道。然而,在鸡公山顶,除了活佛寺、灵化寺的两座山门之外,你却是见不到两寺庙宇的。双寺的庙堂,都是建在鸡公山南侧的半山腰下,如若前来求佛访道,则必须彻底与老观念“BaiBai”,从山巅起步,逐级向下,潜心俯首,前去求拜才成。上、下图:从鸡公山顶“下拜”神祗的天梯。那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向下(注意,这里没有上)而求索......

                   http://henan/2013/0325/U5136P827DT20130325140732.jpg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2EN00SIGG.gif 四奇:活佛禅寺,独供济公。在全国众多的佛寺中,设立供奉济公的殿堂者,间或有之。但是,如果单独为济公修造一座寺院,那就非鸡公山莫属了!

               http://cul.shangdu.com/chinacul/20101123/P_122307_0__1294611723.jpg

    济公(1148-1209),南宋浙江天台永宁村人,系北宋真宗驸马李遵勖(号和文)第八代孙。李家世代清官,积善信佛,其父李茂春弃官经商,淳朴好施,四十得子,由国清寺住持为之取名为李修缘,从小在赤城山瑞霞洞读书。父母双亡后,18岁出家国清寺,法名道济;后到杭州灵隐寺;再转南山净慈寺当记室(文书)僧。道济和尚不守佛戒,嗜好酒肉,身无完衣,居无定所,一生徜徉山水,自得其乐;喜斗蟋蟀,善走围棋,挥毫题墨,文词隽永,他写的每一篇疏状,都会在临安满城哄传;难得的是其谙熟医道,游履所至,救死拯弱,扶貧济困,彰善惩恶,为市井百姓除去不少烦恼,却不入富贵之家。净慈寺毁于大火后,他带着自己撰写的《化缘疏》,倾全力四出募捐,使之得以重建。据说济公诞生时,恰逢国清寺罗汉堂第十七尊罗汉(降龙罗汉)突然倾倒,所以人们传说济公是罗汉投胎。济公貌似疯癫,实则学识渊博,系禅宗一支得道高僧,撰有《镌峰语录》10卷和许多诗作。更兼其具有佛教积德行善和民间行侠仗义的双重色彩,在佛门弟子中独树一帜,被百姓称为“济公”“济癫僧”“疯癫活佛”。他在61岁临终前,作偈总结自己一生:“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就在天碧如洗的鸡公山活佛禅寺附近,一枚罕见的“天下第一大元宝”竟如浑然天成,隐匿于禅林之中(如下图),也许,这正是上天对济公破衣烂衫、狼藉一生的永久回报?              

               http://s12/bmiddle/5cf8050ft5c6ee17f0ecb

  济公的故事从南宋开始,即通过各种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内容日渐丰富,至明末清初,开始出现了专门描写济公传奇的《济公传》。不过,以上都是世间的尊荣。如果从佛教的角度看问题,界内是分为好些等级的,大致是:佛祖、佛、菩萨、缘觉、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比丘尼、沙弥尼、居士。济公圆寂后,虽被尊为禅宗第五十祖,但其获赠的28字尊号却是:“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实际身份仍然是个罗汉。而身处第五阶的罗汉,在佛教界为数甚多,所谓“五百罗汉”,只是一个概称,实数远远不止于此。因此以济公之身份,若想在佛寺获得单独供奉,完全是不可能的。在本土化的中国佛教个别寺院内,门脸大一些的,有时会独辟一处殿堂作为“济公殿”或“活佛殿”;小门小户的,有时则会在殿堂内的梁柱上,额外设立一个济公牌位。尽管这“梁上君子”的待遇与前者相比,貌似更对不住济公的样子,但是实质上,二者都是看在深厚民间意愿的面子上,已经给足了济公天大的面子了。

http://s7/mw690/001TsXRcty6ExTjoQ8Cb6&690
    然而,事情到了鸡公山,就有点乾坤扭转:济公居然当仁不让,独领风骚,独占一座寺院了!此事的来历,还得追溯到二十世纪早期。正如我在前面的博文《鸡公山览胜:别墅荟萃的万国广场(1)》中所说,当时有许多西方传教士和商人纷纷来鸡公山修建别墅居住,其中,有个英国富商潘尔恩,极具传奇色彩,据说和武昌起义很有些瓜葛,后来死于日本人之手。在他的鸡公山家里,雇佣了一位中国厨师,名叫尹寿赖。尹寿赖家中连遭不幸,从此笃信佛教,削发为僧,倾尽家产,多方筹资,于1932年在这里建成活佛寺。至于活佛寺为什么专门供奉济公?我听到的有两种说法:其一,说佛寺本来供奉的是鸡公山的鸡公,济、鸡二字谐音,年深日久,以讹传讹,主佛竟然变成了济公;其二,说济公晚年云游到此,见鸡公山风光旖旎,流连忘返,最后在这里坐化升天,寺院因此取名活佛禅寺,独供济公,以为纪念。两种说法,虚实难辨,不过,鸡公山活佛寺就此成了全国惟一一座专供济公的寺院,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http://s11/middle/88adb0e7taf8909a74d5a&690

    非常令人遗憾的是,规模不大的活佛寺,因久无僧居,历经风雨剥蚀,竟于1960年自然倒塌。后来,虽经当地山民集资修复,但规模较小。2000年前后复建活佛寺,始有目前看到的观音殿等四大殿,虽然威严壮观,却抢占了济公的地盘。现在除供奉济公活佛外,大殿正中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另外,还有南海观音、送子娘娘、财神、神童、玉女等九座神像。从好端端一个济公独享的活佛寺,变成了多佛共享的活佛寺。窃以为:如此一来,原有的特色尽失,从“全国惟一”到现在一下子变得泯然如常,也不过就一普通寺院罢了!如此复建,实在是得不偿失的愚昧之举。   http://s6/mw690/001TsXRcty6ExTjmGa1f5&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2EN00SIGG.gif 五奇:道观称寺,极为罕见。以我个人非常肤浅的感知,觉得道教和佛教的区别,首先,至少在其活动场所的名称上是不同的。道教一般称“宫”或“观”;佛教一般称“寺”或“庙”。山西的悬空寺佛、道共用,已属非常罕见,但那也是先有佛教的悬空寺,然后道教才进入的。充其量,只能说是道教“借用”了佛教的一方地盘,在人家屋檐下栖身罢了。因此虽有道教在内,但是“悬空寺”却依然叫得理直气壮。可是,这诸事一旦到了鸡公山,“一般”就都变成了“二般”。这里的开山道长苏成章从创始第一天起,本来把自己的道观命名为“灵化山”,道教的气息很浓,可是到1993年重修时,就将其改名为“灵化寺”了。我觉得,像这样纯粹的道教“寺院”,恐怕也很难再找出第二座来。下图:鸡公山报晓峰下,道教的灵化寺山门。

http://s15/mw690/001TsXRcty6ExPeX5ng9e&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2EN00SIGG.gif 六奇:开山道长,革命元勋。更令人想象不到的是,灵化山(灵化寺)的开山道长苏成章(字斐然),竟然是推翻满清封建王朝的武昌起义革命元勋!苏成章,光绪十年(1884)出生于湖北利川,清朝的末科秀才,在两湖师范时加入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前身),1911年在武汉积极参与辛亥革命1913年被中华民国政府列为革命志士、并授于“首义甲等功勋”。下图: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时的部分文物。

W020100507303125685544.jpg

    曾经荣获武昌首义甲等功勋的苏成章,后来弃政从医。1929年,他得到了友人所赠鸡公山上的一片山地和钱款,于是,全家迁居鸡公山。在鸡公山教学之余,苏成章研究《周易》,观星占卜,习武练功,直至创建灵道学社”,开辟灵化山圣地,披发为道,讲易诵经,人称苏道士。与此同时,他还留下了白云升足底,新月挂松间”,庖人三间炊无米,犹自挑灯缓读书等意境极佳的难得诗句。1933年,不知何故,苏成章在鸡公山被神秘绑架。后返归原籍,终老乡里。   

http://s7/mw690/001TsXRcty6ExPeSDd4d6&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2EN00SIGG.gif 七奇:道观称寺,佛光助兴。1994年6月6日7时 30分,当灵化山重修即将完工并更名灵化寺开光之际,在山门内向下石阶的不远处,突然出现了极为绚丽的佛光,璀灿夺目,七彩纷呈,且持续两小时之久。按说,在科学知识普及的今天,佛光的原理已不再神秘:当太阳光照射在云雾的表面,经云雾的衍射和漫反射作用,微小的汽珠就会带着七彩,形成独特的环状彩虹,出现被称为“佛光”的自然奇观。有时阳光还会将人影投射到彩圈中心,形成所谓“佛祖显身”现象。而佛家则认为,佛光是释迦牟尼眉宇间放射的光芒,是救世吉祥之光,是可遇不可求的,只有觉悟众生和与佛有缘者,才有缘看到。这我就有些不明白了:既然难得一见的佛光是佛祖显现给佛门弟子的,而灵化寺作为道家的地盘,重修也罢、开光也罢,又与佛祖有什么关系呢?何劳释迦牟尼他老人家来此大放光明呢?看来,只能有一个解释:上界和谐,礼尚往来,道观称寺,佛祖赏光。呵呵!上图:灵化寺山门内佛光现场的记载石碑。下图:佛光奇观(非鸡公山现场拍摄)。         

          http://s11/middle/49b5473ft9fe627114e4a&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2EN00SIGG.gif 八奇:大千世界,万物归〇。灵化寺所在的鸡公山南侧半山腰,初被苏成章命名为“灵化山”。据当时对苏成章创建道观的原始记录:苏道士在此建屋三栋,朝南背北,前为园圃,种有茶树及菜蔬之属,并伺育野蜂数巢,园边为第二静室与第一静室,均在平台之下,台上为禅堂及待客室,室中供一篆文字,绝无塑像木偶之属,亦一别开生面之庙宇也。”而且,苏成章招收道众的手续也极简单,只需写明介绍人和本人姓名,在寺内供奉的字前将纸条焚化即可。其修道的要义就是诚则灵”,只供“灵”字,不拜偶像。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尸子》说“天神曰灵”,天帝居所称“灵霄宝殿”,佛祖居处称“灵鹫山”,一个“灵”字,即已足够。 

http://s1/mw690/3f8a7525gd4b455721b70&690    更值得回味的是,灵化寺外有苏成章所立石门一座,上有圆石三枚,刻篆文三字“灵化山”。入门之后,再回看石门,除门柱石刻对联“天中蓬壶”“世外桃源”系革命元勋、开山道长苏成章亲手所书外,门上的“灵化山”竟然变成了“〇化山”(如上图)。说到这里,我不能不插几句题外话:一个时期来,许多人往往把汉字“〇”写成阿拉伯数字“ 0”,如,把“二〇〇八年”写成“二00八年”,这是极其无知的错误。〇是一个正规汉字,表示此处什么也没有,用于汉语数字中的空位;而 0 只是一个阿拉伯数字符号,虽与〇字含义相近,但怎么能当汉字使用呢?明白了这点,再来看灵化寺石门内外之别,方知其蕴意之深。有人说道家崇信的是天地初开,一片混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最终的太极图外形,就是个〇。我说是的,但在此之外,还有更深涵义:未入道门,眼前是“灵化山”;入道门后,胸中就是“〇化山”。因为道家强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所以进入此门,就必须看破世间尘缘,“〇化”心中杂念,把自己修炼成一个类似《红楼梦》中那样的空空道人,才是至高无上的道家境界!

 http://s6/mw690/001TsXRczy6Hbdwjpzv05&690

    正是在苏道士这种不拜偶像、唯求空灵的思想指导下,灵化山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经历了自己辉煌的鼎盛。然而,好景不长,当苏成章被莫名其妙地绑架失踪后,灵化山虽有其妻高氏和徒弟肖志安主持,却依然未能阻止香火的日渐衰落。到了1974年,这里就仅剩一个遗址了。可惜的是,1993年重修并改名灵化寺时,丧失了一个机会:重修者未能理解开山道长的初衷,没有把握鸡公山道寺的独特之处,或者是太看重短期的经济利益,竟然完全摒弃了灵化山“不拜偶像、唯求空灵”的宗旨,彻底背离道教中灵道一支返璞归真的真谛,反而大塑“三清”雕像,供奉什么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诱人花费重金买高香求卦签。我认为,这些低层次的人为悲剧,是鸡公山的历史倒退。而只供“灵”字不拜偶像的灵化寺、只奉济公独享的活佛寺,才是中国的稀缺。
http://s13/mw690/001TsXRcty6ExTjvaIQ9c&690      

《鸡公山览胜》未完待续)

 

 

                                本文所配照片,个别选自网络,其余均为博主摄于

                                                                    2012726-28日,如有引用转贴者,必须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