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文写作中模式、格式、原理之变与不变
(2019-09-19 11:05:54)
标签:
公文公文写作公文格式 |
分类: 杂文 |
党政机关公文的写作,既有格式的规范性、原理原则方向的确定性,也有模式的多样性、灵活性。把握好公文写作中的变与不变,是公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公文格式相对固定
目前,我国公文写作的文件依据,是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公文写作,必须遵照这两份文件,在格式、行文关系与原则、归档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法定范式,这种格式的相对固定,是公文工作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不可随意变动。
二、公文写作具有比较确定的原理原则与方向
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方法,不管文章主旨如何,写作有着需要遵循的一般原理,需要明确写作的方向。
一般而言,有以下几点是确定的:
(一)必须服务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必须有利于作者表达
(三)必须有利于读者阅读理解
(四)必须围绕文章主旨
(五)必须基于文章所针对的实际情况
(六)必须依据相关政策法规
三、公文写作的模式是灵活不固定的
条条道路通罗马,同一题目的满分作文不是一样的写法,只要不违背上述的原理原则,有明确的方向,遵照法定格式,具体写作中采用什么模式,完全是灵活多样的。故古人云:“文无定式”。
之所以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因为,每一篇公文的主旨不同,所针对的实际情况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作者读者不一定同,等等。
比如,同样是写通知,就要看是写什么类型的,是“指示性通知”“发布性通知”“转发、批转性通知”,还是“事务性通知”?同是事务性通知,是“会议通知”“任免通知”,还是“更名、迁址”等通知?同是“会议通知”,又会因会议具体情况不同,有不同的内容项目条款,不同的语气措辞,等等。再比如,同样是“指示性通知”,开头,可以是一波三折式的写法,也可以是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的写法,还可以是别的写法,同样是“一波三折”的写法,也会根据主旨、内容等不同有多种写法。
公文难写,难就难在这,公文创作的价值意义也在这。没有固定模式,不等于不可以参考同类文种的写法。
另外,除公文外,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的应用文写作,其实也是如此,只是在格式方面,没有公文严格,但也必须比照公文格式执行。
总之,公文以及其他应用写作,没有固定模式,须遵固定格式,须明确定原理。文无定式,却有定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