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怎么理解?
答:致虚极,守静笃,是指从本心出发,本心之地即是虚之极亦是笃静明白之地。只有虚静,不杂私欲妄念,才能从容应对,明白事理,守虚至诚,守静至笃,才能进入道的境界。以笃诚之心反观内视,以不变观万变,这是修炼的根本之路。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是指万事万物并生共生,常人只看到各自的区别,想到了竞争,乃至自私,而圣人心静,明白到虽然万物并作,但是万物都是在天道自然中共生,同根同化,无论事物何其千姿百态,最终都是一体大化,本质归一,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不归结到大道这一根源(真性)上来。所以老子有说,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根”即是原神、真性。“命”即是元气、真气。常:客观规律、自然法则。 魂守静则元神动,元神动则元气长。率元神以长元气,可谓懂得了自然法则。懂得了自然法则,就会明白养生之道。否则,就会妄作妄为,做出有害生命的事情来。
所以老子又说,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懂得了自然法则,才能自我宽容,不以意气用事,做出有害生命的事情;宽容则不偏私于任何一个器官,让真气公允地沐浴每一个细胞;公允地沐浴每一个细胞,才能保全整个身体的健康;只有完全的身心健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有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就会遵大道而行;遵大道而行,生命才会长久,且终身没有危害。
本章是老子对养生之道的阐述和论证。宇宙万物各归其根,然而归根必须复命。守静则元神动,守虚则元气实,元气充沛则元神旺畅。这如同精神,精是神的存在基础,有精则有神,无精则神灭。反过来说,精须神守,有神守护的生命才会充满活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