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事后素”就是“文质彬彬”
(2014-06-26 10:26:43)
标签:
绘事后素文质彬彬素以为绚 |
分类: 杂文 |
问:读《论语》,读到“绘事后素”,记得您说其义跟文质彬彬同,我不明白,请为讲解!辛苦老师!
答:《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段大意:子夏问,《诗经》中的“美的笑容,酒涡微动;美的眼睛,黑白传神;洁白纸上,灿烂颜色。’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底子,而后才绘画。”子夏说:“那么礼在后吗?”孔子说:“启发我的是你呀,这样才可以与你讲诗了。”
关键在于对“素”“绚”“绘”的理解。
素,素来,本来,指自然之性,于人,指自性,真实的诚实不欺的天理良知;
绚,灿烂,靓丽,指炫目之色;
绘,指绘画。
那么,素以为绚,是说,要美丽炫目引人注目,除了要有炫目之色外,还得有素来的好质地,没有本来的好质地,单单注重炫目之色,单单注重引人注目,会适得其反的。东施效颦就是很好的说明,西施蹙眉,美丽无比,东施为何蹙眉就令人作呕呢?就在于西施有好的素来之天然姿色,而东施则不具备这一素来之底子。
所以,《诗经》才有“素以为绚”,即要在白色的底子上才能显现美的色彩;孔子才说“绘事后素”,即绘画只有在素白的底子上进行。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由自然及人事,虽是描绘自然,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做人之理:君子要妥善处理文与质的关系,要让文质相得益彰,既要讲究礼仪,懂得变通,乃至美丽谎言,但是不能违背天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