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曼蒂克消亡史》:喝茶的未必是朋友,对豺狼只能用猎枪!

(2016-12-16 16:59:23)
标签:

杂谈

黑帮、爱欲、背叛、国恨、复仇、囚禁……导演程耳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运用黑、白、褐、苍黄等色彩映衬组合,讲述了一个大气、悲凉、哀伤又痛快的故事。这个仅有寥寥几部作品问世的新锐导演,再一次让人眼前一亮。在他的掌控调度之下,这部电影之前的关注点,不管是明星阵容还是上海方言,都已经成为繁花点翠的装饰,变得不再是重点。

消亡的“罗曼蒂克”,电影中所指是一切美好而温暖的情感,小到家庭里繁琐小事的温馨、平静,大到整个上海的秩序安定。电影的开篇,便是这样的一副情境。搓麻、斗嘴,一个学徒工的爱恋小事也可以让陆先生等三个上海滩大佬侃上一侃。陆先生解决事情的极端手段,也像台面上的一声“喝茶”和那个淹没在荒草之中的土坑,轻而无息,无人关注。

上海滩,埋葬了太多人的初衷和梦想,也成全了太多人的野心和天下,纵然谁都知道它是一片不见底的海,也仍旧是满目繁华、歌舞升平。生生撕裂这幕的,是打着“东亚共荣”口号,行侵略之实的日本军队。所谓的建立共荣圈,却是个连普通老太太都骗不过去的借口——“有那好事不在自己国家弄,跑中国干啥?”

浅野忠信扮演的渡边,常年穿长衫、喝茶、说上海话,连麻将都搓得比陆先生他们还要好。他温文尔雅,怕血腥之类的乱七八糟,对家人温柔体贴,“憎恶”自己的日本同胞,称他们都不是好人。这样的外在,是否也是一种“罗曼蒂克”?揭下这虚假的外壳,内里的他则是希望战争永远不要结束的狂热分子。也许,他所有的一切并不都是伪装,因为最好的作假就是真到连自己都能骗过。当他选择“杀死”那个“陆先生眼中的好兄弟、其他人眼中的好男人、好丈夫”的自己,就像画皮鬼剥了自己的伪装,所有的狰狞与丑陋一览无余。

他残忍到用他人的相信和爱算计一切,用所有爱他的、信他的人的鲜血,陪葬那个虚假的自己。

章子怡在《一代宗师》之后,这次又带来了让人惊艳的表演。无论是花痴小明星的风骚、浅薄还是沦为渡边性奴时的苍白隐忍,都有足以让人信以为真的逼真与深刻。这是个出场并不太讨好的角色,像鲜艳明媚的桃花,最然足够艳丽,却轻佻无德。随着剧情推进,这个人物开始变得丰富有层次。她的不安分,只是因为心是空的,所以只好不断寻求刺激追索新鲜来“活”着。男人的“罗曼蒂克”若是君临天下,女人的“罗曼蒂克”则是沉溺爱情。爱里的女人,更容易鲜活生动。珠光宝气、轻裘豪车,只是冷冰冰装点她的寂寞。那段打破“第四堵墙”味道的特写独白,正是这个角色真实的内心。

章子怡的小六,是一枝想要出墙寻找春色的桃花,轻薄无状,只是源于对生命与自由的渴望与向往。她最开始出场的那几场戏里,“放了我”是出现频率很高的台词。可就这样一个想要自由想要爱情的女人,之后的遭遇是她最恐惧的地狱。被卸去伪装的渡边强奸、囚禁,沦为对方泄欲的工具。小六最开始的眼神虽然寂寞却终究还是活的,被囚禁的时候,是渺然虚无的麻木与空漠。只有那滴滑落脸庞的泪,代表她还拥有生命。

程耳用自己的笔锋和镜头,安排了电影中了葛优扮演的陆先生,对浅野忠信的渡边那场最让人掩目却又痛快的复仇。占了鹊巢的斑鸠一样的渡边,自以为算准了中国人“虎毒不食子”的“软弱”,却低估了那个曾经叱咤上海滩的男人的隐忍与狠厉。陆先生豢养其子,不过是为了让渡边亲眼目睹心中所爱的毁灭,同样承受那种撕裂灵魂的剧痛。讲究礼尚往来的国人,同样讲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岁月能够抹去许多痕迹,却擦不掉镌刻在历史中的日军侵华罪行。当年宣扬“一亿玉碎”的日本军国分子,至今也选择性失忆不肯面对承认当年的罪恶战争。看《罗曼蒂克消亡史》的过程中,我几次想起近来在网络热传的那篇《南京大屠杀跟我有什么关系》,想起那个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美丽华裔女子张纯如。她选择了《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作为研究题目,最终为此付出了生命, 可是她的坚持和研究,却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年的真相。如那本书封面上的那句话——她改变了一个世界。

程耳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用类似昆汀一样的暴力、迷情,王家卫一样的华美、诗意和他自己对故事的掌控把握,提醒每一个“下个世纪”的人,只有记住消亡的美好,才能更好的保持清醒,向明天行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