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璇玑里有玄机

(2017-02-17 19:43:25)
标签:

杂谈

分类: 敝帚自珍



http://s15/mw690/001TryEEzy78KvuRycm5e&690

                                卜老秀:玉璇玑里有玄机


    形状怪异的玉璇玑是各色高古玉中最令人琢磨不透的器物,其中暗藏的玄机,至今没有人能说得十分清楚。虽有天文用器等说,众多解读中视其为祭祀法器的占压倒优势,这中间又分为祭日说与祭风暴说两种。前者认为玉璇玑本身就是日晕的模拟,“日晕有雨,月晕有风”(《农政全书》),祈祷日神,风调雨顺。后者认为玉璇玑分明是对旋风或水涡的模拟,并且它只出土于水灾和风灾出没的黄河流域和沿海地区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祭天用圆的玉璧,祭地用方的玉琮,祭常给人带来灾难的风暴,自然非貌似旋风或水涡的玉璇玑莫属。当然,有人认为玉璇玑起源于渔民的实用工具,本来只是一种用来切割网绳的多刃刀片,后来,随着历史的演进,当它神秘色彩淡化之后,作为随身佩戴的装饰玉器便顺其自然了。
    最早的玉璇玑可以追朔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应属于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宗系的器物,它与牙璋一起并称东夷民族的艺术瑰宝。目前发现的玉璇玑以辽东半岛大连地区最早,大汶口文化晚期进入山东,到龙山文化时期,山东便成了主要的产地与输出源。黄河中游的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等玉璇玑也大行其道,此后的夏商周均有出土。
    玉璇玑的造型是以璧或环为主体,外缘三或四同向出齿,有些在齿间还有等间距的小牙,因此有人称之为玉牙璧。玉璇玑的定名,初见于吴大澈的《古玉图考》中,他认为《尚书舜典》所言“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中的璇玑便是指的这类器物。
    私人收藏有两件玉璇玑(见下图),一件青绿色,外径最大8cm,内径最大3cm。外围薄,中间厚,棱角分明,还真有些锋利感。表面光滑,有白色沁变和绺裂。从外观看,比较原始,应属于文化期的器物。
   另一件青白玉质,外径6.6cm,内径4cm,厚0.3cm。三齿之间有小牙出脊(具有夏代初期“双角括二齿”的特征),小牙之上隐约可见线切痕迹。虽有沁色、钙化和土咬现象,整体光洁温润,煞是喜人。
    玉璇玑和蚩尤环是两件很有意思的器物,良渚文化无玉璇玑但有蚩尤环,大汶口文化正好相反,而玉璇玑和蚩尤环则很可能出于同源。两种文化各有特色,在杂处的接触点互有影响,远在辽河地区的红山文化则是他们的共同源头。
    玉璇玑与钩云器可能有更密切的关联,钩云器与玉猪龙、马蹄形器并称为红山文化的三大瑰宝,其中钩云器中有些是很容易变形为玉璇玑的。当然至今尚没有发现这种变形的物证,既然远在辽河地区的红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共同源头。相信随着考古的深入发展,很多谜一样的器物终会真相大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