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貌似洪荒的清凉寺汝窑遗址

(2016-08-19 21:05:08)
分类: 敝帚自珍
http://s5/mw690/001TryEEzy74b5BrXrm24&690

http://s1/mw690/001TryEEzy74b5CP1pC20&690

                       
                           卜老秀:走进貌似洪荒的清凉寺汝窑遗址

    因为喜欢,念着汝瓷,走进了“物宝源丰,宝货兴发”的“宝丰之地”,匍匐在了清凉寺这块貌似洪荒,实则宏伟的古陶瓷圣地--汝窑遗址的大地上。
    汝窑遗址占地面积近100万平方米,依据地形地貌可划分为四个区域,第一、二、三为民用烧造区,汝窑烧造区位于第四烧造区,面积约为4800平方米。这便是清凉寺汝窑遗址中心区,正是这个区域成就了在建中的汝窑遗址保护展示馆。
    自从汝窑遗址发现后,考古发掘紧锣密鼓,考察访问络绎不绝,这里俨然成了古陶瓷圣地。当然,在建中的工地看起来貌似洪荒无力,相信待到这里的规划完成后,它会成为丝毫不逊于景德镇的另一个老窑瓷都。

    就我而言,此次来到清凉寺,绝对有一种莫名的朝圣心态,必定汝窑瓷器创造了曾经的辉煌。可以想见,一千多年前的“宝丰之地”清凉寺,物华人杰,交通便利。材料、交通、人才,对于创生出一种具有中国名片效应的“为魁”瓷种而言,一个也没有少。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汝瓷源源不断地输往京都,在历史的维度中穿梭千年而流布到世界各大博物馆中,成为那里顶级的艺术杰作,不能不说,它的确有令人膜拜的特质。
   
    早在遗址发现之前,这里曾经出现过许多与汝瓷扯不断理还乱的往事。老年间,一到农闲,特别是干旱季节,这里便涌现出许多靠挖汝瓷谋生的所谓“挖瓷人”。犹如现今的挖玉人,淘宝者一样一样的。那年月,这里挖出的瓷器就是宝,靠挖瓷娶上媳妇盖了瓦房的不在少数。民国年间尤甚。
    即使到上世纪60年代,在该村村南的汝窑遗址上,仍能见到堆积如山的瓷片,绵延一余里而无尽期。1982年文物普查,发现了老百姓手中有与北宋宫廷传世汝瓷特征完全相同的瓷盘。1986年清凉寺村民犁地时弄出了两件完整的汝窑洗,一连串汝瓷在清凉寺面世,终于引发了考古专业人员的好奇,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遗址发掘战悄无声息的打响了,直到今天动静才越来越大。这是好事儿,网络时代,人气儿大如天嘛。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专家的定向思维延误了汝窑窑址的发现时间。汝窑应该在汝州,咋会跑到了宝丰的清凉寺了呢?其实此前发现的窑址不在州治所在地的,还有定窑窑址,该遗址不在州治所在地定州,而在归属定州管辖的曲阳。

    对我而言,此行不虚,至少有三点值得玩味。这便是,一个概念,一块瓷片,一堆白骨。
    一个概念指的是“类汝瓷”。在此前我的“宋代汝窑瓷器的谬误与汝瓷赏析两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7017d80102wskg.html)一文中我已经使用了“类汝窑”的概念,早已相信除了官汝窑应该有一个类似其他,诸如“磁州窑系”的一个“汝窑系”,即模仿官汝窑的大小窑场的存在。这次参会,见到“类汝瓷”似曾相识,也更全面的认识了“类汝瓷”的内涵。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郭木森认为,所谓类汝瓷”是因为它具有汝窑汝瓷的因素,也有汝州张公巷窑青瓷的某些特点,因出现在汝窑烧造区而得名。类汝瓷”的器型以各种盘类器为主,碗类器不多。胎色灰白,致密坚实,釉面玻璃质感较强,釉色以青绿釉为主,与张公巷窑同类标本近似。类汝瓷”从器型釉色胎质以及烧造工艺上与汝瓷都差异较大,因此它与汝瓷没有直接关系,尽管它的窑址也在清凉寺。类汝瓷”的烧造时间不早于金代。
     一块瓷片是指在汝窑遗址中心区发现的汝窑瓷片。这种概率已经很低了,况且捡拾是不被允许的。但是,把它描写为“片”,还是高估了捡拾的幸福指数,它其实称不上“片”,说成“粒”更恰如其分。这粒汝窑瓷片大如指甲盖,但“胎、釉、色、沁”俱全(见下图瓷片1、2、3、4)。以小见大,运用得当的话,绝对是个不错的官汝瓷标本,尽管它已经超级浓缩了。谁说的,浓缩的都是精华,这个“指甲盖”就是一粒汝官瓷浓缩的精华。图上瓷片比实际瓷片釉色略微暗淡一点,但没有馆藏传世品亮丽。胎浅灰,釉温润,色天青。片纹纵横,胎土细腻,疑似有空隙,薄而轻飘。釉面土沁较重,有白化斑附着,拂之不去,洗之不走。善哉,正是,“一粒汝片在手,阅尽千年瓷韵”。
    一堆白骨是指汝窑遗址发掘现场与汝官瓷同一地层窑边的杂陈人骨(见下图在建馆3、4)。这堆白骨并非同一个体,而是多个抟压在一起,也并非自然死亡时的原生态。何以如此,专家无解。或许是配秞的需要拿人入药,或许是烧窑的需要人祭开火,更或许是震慑的需要杀鸡吓猴,反正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得。专制下再文明的社会,小民也不会高贵到哪里去。只要专制者需要,舍生的总是小民。宋代虽然军事积弱,经济与文化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时期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陶瓷与绘画的伟大时期”,宋代文人雅士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汝瓷为首的陶瓷达到某种巅峰状态,当时的文人雅士甚至把自己的画像挂在书房以彰显自我。宋人对精致生活的追求,时至今日仍让人羡慕不已。但是宋人最精致生活的代表汝瓷窑炉旁的这堆白骨,像是一记烙印烙在了专制统治者的脸面上。它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没有对人的尊严给予基本尊重的社会,永远不会是一个文明社会。
 
    是的,规划建设中的清凉寺汝窑遗址,咋一看的确洪荒,馆外的蒿草,馆内的尘土。但是驱车莅临现场,你会有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感怀而思绪飞扬”的灵光。千年的窑址几度兴废,它孕育出的绝世艺术品汝瓷,毕竟仍然愉悦着人们的感官,触动着人们的灵魂,这或许也是一种不一样的“大象无形”吧。这种“无形”,只有你亲近她的时候才能获得。再洪荒的圣地毕竟是圣地,走出书斋,亲近大地,原生态的圣地,会给你带来精细雕凿后无法获得的别样感觉。一些人眼中的洪荒,也许就是另一些人眼中的宏伟。真心的期望,未来奔赴清凉寺汝窑遗址的人们都能看到汝窑遗址的宏伟,也预祝清凉寺遗址文化园区再创辉煌!
http://s4/mw690/001TryEEzy74b6r0CZR43&690
清凉寺汝窑遗址与建设中的汝姚博物馆
http://s1/mw690/001TryEEzy74b6B1VkY40&690
考古、汝瓷、汝瓷工艺各路专家、大师、传承人。

另网络所见清凉词部分汝窑瓷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