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w690/001TryEEgy70uWOkdhI3e&690
并非题外话:收藏是情怀的修炼,蹚过学养的河流,爬过功利的沼泽,即便五味杂陈总能乐在其中。但是情不自禁的溢美之词,一定是敝帚自珍惹的祸。
宋代磁州窑黑釉铁绣花执壶赏析
中国瓷器青釉是老大,黑釉瓷器最早同青釉瓷器同窑烧制,疑似孪生兄弟,降生要比老大稍晚,只能屈居老二。最早的黑釉瓷器出现在东汉晚期的东南窑厂,其含铁量在青瓷与黑瓷的模糊临界点上,如何判定在两可之间。两晋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黑瓷,德清窑在东晋时期烧制的黑釉瓷器色黑如漆,含铁量达8%左右,黑釉瓷器的配方由此真正形成。
磁州窑系作为航空母舰式的窑系曾经生产了大量黑釉瓷器,黑釉铁绣花瓷器则是其值得夸赞的杰作。
铁绣花也称褐斑或点彩,是一种结晶釉。在黑釉层里呈现灿烂闪光的褐色花纹,一种说法始创于宋代的磁州窑,另一种说法认为它是宋代山西黑瓷的特征。其实就点彩而言,早在西晋已经出现,东晋时早已驾轻就熟,只不过那时是在青瓷上进行点缀而已。
这把黑釉铁绣花执壶高15cm,口径4cm,底径6cm。做工精细,工艺繁复。整个壶至少有四部分组成:壶身、壶颈、壶流和壶执。壶身饱满,壶流微倾几与壶执比肩,壶敞口,长颈,平肩,鼓腹,圈足。
整把壶造型优美,比例协调,薄施透明玻璃釉,釉色饱满,宝光四溢。铁绣花随意点抹妙趣横生,自然天成。施釉未及底,釉层薄厚均匀,胎釉结合处略有垂釉现象。
此壶胎体灰白,宽圈足,足底平削、无釉、露胎。外足墙直立,内足墙向外略张,但倾斜度不大。足心有挖足旋痕,包浆入骨,积年尘垢附着力强,浸泡、洗洁,久清难除,绝不似如今的做旧伎俩。挖足形态,修胎技术与宋代如出一辙。
底部包浆底心比其它部位略“新”,这是触地的足部由于足墙阻隔使底心与地面略有空隙的缘故所致。
综上所述,这把磁州窑黑釉铁绣花执壶无疑是磁州窑执壶中的鼎力之作。
http://s13/mw690/001TryEEgy6QCR7AnUg2c&690
http://s4/mw690/001TryEEgy6QCRaZtGb43&690
http://s7/mw690/001TryEEgy70uWSfkFM96&690
http://s6/mw690/001TryEEgy70uWXIN8N75&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