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个人品牌案例分析
(2013-02-22 22:56:42)
标签:
个人品牌胡戈黄健翔杂谈 |
分类: 个人品牌打造 |
市场竞争激烈,社会资源争夺,人性自由解放,倒逼我们关注个人品牌的打造。
所谓个人品牌,就是个人在他人(个人期望的目标对象)头脑中产生的特有印象,其中包括个人的名字,个人的外在形象,以及个人个性,个人的行为并由此在他人心中产生的联想。
个人品牌也需要刻意塑造。成功的个人品牌或者说有价值的个人品牌的打造和企业的品牌打造理论上没有太多分别,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元素:
一是清晰的品牌定位:
包括个人品牌的目标对象,个人品牌的差异化特征以及个人品牌价值。这些是深层次的因素,当一个个人品牌凸显时,很少有人挖掘其背后的品牌定位。
二是品牌识别:
个人品牌识别包括两大类别,分别是显性类别(个人的视觉形象)和隐性类别(其品牌个性和品牌联想)。
三是品牌传播的事件和平台:
在具备清晰个人品牌定位和识别之后,还需要个人品牌转播的载体,当前火热的所谓事件营销也好,魔力营销也好,都是为了制造事件和创造传播平台。
四是品牌连续性和一致性:
即个人品牌的生命力因素,为了维护个人品牌,个人需要不断制造符合其品牌定位和个性的“事件”,让品牌保持长久不衰。
对于个人品牌的成功打造,馒头造就的胡戈和世界杯舞台成就的黄健翔就是两个绝佳的例子。
表:胡戈和黄健翔个人品牌塑造比较
|
胡戈 |
黄健翔 |
简 介 |
湖北武汉人。大学毕业后做过电台主持,学习过音乐制作知识,成为音乐制作人。从事过音乐制作,后来辞职当起了自由音乐人,现在主要从事录音和动画片的音效制作等工作。 |
内蒙古自治区人,1990年毕业于北京外交学院二系本科,获学士学位。1994年受聘于中央电视台体育部,从事体育节目解说、主持工作,现为一级播音员。 |
品牌定位 |
目标对象:喜好影音娱乐的受众 差异化特征:调侃大牌电影,制造笑料 品牌价值:为受众提供娱乐,满足受众对大牌电影/导演调侃的娱乐心理。 |
目标对象:体育爱好者 差异化特征:主持风格个性十足,狂放不羁,激情四溢 品牌价值:满足部分细分体育爱好者的娱乐心理。 |
品牌识别 |
网络图片、电视采访等等视觉形象以及其产生的联想。 |
电视解说等视觉形象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 |
品牌传播的事件和平台 |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网络传播 |
“解说门事件”,电视媒介、平面媒介和网络等传播 |
品牌连续性和一致性 |
《春运帝国》 《大杀器传奇》又名《鸟笼山剿匪记》 |
期待继续出位 |
评说 |
胡戈的《鸟笼山剿匪记》稍微偏离了其品牌定位,应该算是失败之作。 从媒介采访和对陈凯歌的回应可以看出胡戈并不善于维护自己的品牌。 |
黄健翔其实一直保持激情的解说个性,只是本次世界杯扩大化地凸显了而已。因此,比较而言,黄健翔更懂得个人品牌塑造。这一点也从网络到处宣扬的“黄建翔是中国最好的解说员”得到印证。 |
注明:本文属转载,作者不详。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