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管理时代的到来!
(2011-11-27 18:18:19)
标签:
心灵管理文化战略文化体制改革李洁明文化 |
分类: 明眼观察 |
山高人为峰,人才是国家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托马斯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二十一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是态度和想象力。所以说,拥有健康心态的人才成为社会最为稀缺的资源。
为构建和谐社会,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并将文化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预示着以文化为主导力量的社会发展模式将统领未来三十年。如果我们积极洞见的话,我们能够看到:民主化制度加快,自由、平等、尊重成为社会关系的主基调;心理学与各个行业的嫁接日益密切,心理学走进寻常百姓家。
中国经过了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少数富裕起来的人并未真正带动后富的,相反资源被高度垄断,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先发展再治理,中国政府必将出台政策扭转社会现状,平衡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不仅仅是在制度上保证,更要在文化层面上落实“廉洁、博爱、服务”的价值标准,站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高度,自觉地维护社会共同的道德准则。
在急剧变化的时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人们有太多的迷惘,有太多的冲突。物质富裕了,而精神却贫瘠了,如何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心理学的应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对企业而言,如何做大做强,心灵管理将成为管理的最高境界。如果我们对员工多一些关怀,就不会出现富士康“十三跳”,员工也不会拼命加班,普遍患上焦虑、易怒、失眠、抑郁的应激障碍。如何将管理学与心理学结合在一起,将成为企业管理者要掌握的技能。近些年,企业家频发“过劳死“,作为企业家,光环背后的压力有谁知,又在为谁辛苦为谁忙呢,如果平时注重压力与情绪管理,出现这种现象的几率会少些。
对个人而言,处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着“未曾绽放就要枯萎”的生活挣扎,如何应对冷漠、愤青、仇富、孤傲等情绪,如何适应环境,整合资源,以积极的态度活出生命的尊严与高度来。这些需要个人加强对自我的心灵管理。
国家倡导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首先是尊重人、尊重现实。而心灵管理,正是以温暖的视角尊重自己,看待自己从小到大所经历的一切事情。心灵管理的目标是健全自我人格,培养独立人格,在工作、生活、信仰等方面达到平衡。而独立人格的背后是心灵自由,心灵自由的源头在于爱。在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个黑洞,无论你是谁!唯有爱能够填补这一黑洞。如何提高我们自爱爱人的能力,这是心灵管理的核心。
这个世界,缺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缺的不是身体自由,而是心灵自由。正因如此,昭示着心灵管理的时代已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