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喜欢流浪的“老狗”
《流浪的老狗》
张洁著
译林出版社
暌违多年,茅盾文学奖两度得主张洁推出了她的新作《流浪的老狗》,跟大家分享她这些年的旅行心得。张洁爱旅行,爱流浪,甚至自比流浪的老狗。在淡出人们视线的这段时间里,这位高龄女作家独自游走在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一路拍拍写写,用相机和文字记录下各个让她心动、心暖,有感而发的瞬间,汇集成这本随性的《流浪的老狗》,虽不是盛宴,也算是她为所有读者制作的一道旅途小点心吧。
有位西方朋友问我:“你喜欢北京的家,还是喜欢美国的家?”
我认真地想了想说:“我喜欢流浪。”
他点点头,似乎很理解我这么说的缘由,然后我们陷入了沉默。
换了其他人,可能会觉得我矫情。可谁能打从内里理解他人的人生?也许这种取向和我的经历有关。从生下就遇到了战乱,不是寄人篱下就是逃难,母亲和我从来没有家,都是暂时的、苟且的居所。从某一方面来说,这种经历竟也是一个有益的铺垫。
直到一九四九年以后,我们总算有了固定的居所,但从小打下的烙印,却无法抠掉了。
谁有力气清除一辈子积攒在灵魂上的灰尘(恶心点说是垃圾)?如果有人能够做到,我算服了他。
自一九八二年开始,因为作品被很多国家翻译出版,于是不断被邀请访问那些国家,特别是欧洲。
对多国的访问让我眼界顿开,但也发现他人的招待虽然周到,甚至条件优厚、安排有序,各项活动却很正式:正式的会议、着装、宴会、采访、与各种人物的会见……而我是个吊儿郎当的人,自由自在惯了,渐渐地,我开始另寻“活路”。
在独自游走中发现,流浪的最大惬意是谁也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谁,自然也就没有了看我不顺的人,和我不愿意掺和的事,实在是太太太地自在。
奇怪的是不论在哪个国家,那些说着不同语言的、流浪的野猫都对我格外亲切,只要一声“嗨”,它们绝对会走过来向我示好,这也似乎证明,前生我大概就是只流浪的野猫,而“流浪”之好,不过是今生对前生的延续。
我旅行没有特别清晰的目的,只定出一个大方向,然后走哪儿算哪儿。喜欢乘坐大巴不但因为便宜,更因为它通常都会绕停靠的小镇一周,这个绕行很好,可以看看该地是否值得游览。
如果第一感觉不错,就下车待一宿,既省钱又有更多的机会游览那些没有被大款搅扰的地方。那些地方,既不能购买LV,也不能享用一千英镑一瓶的美酒……但是别有洞天。
至于我都去过哪里,自己都想不起来了,大多的小镇、小城——那些旅游者很少涉足的地方……
到处流浪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午夜梦回,常常有几秒钟时间,不知身在何处。摸摸自己的床,再在黑暗中审视一下家具模糊的影子,想了想,才能知道自己是在哪里,可也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然后接着再睡。
再一个副作用就是:跑野了。总想再次上路,可是年龄不饶人,我已经是七十大五的老人了,腿脚渐觉不便,再不能像过去那样健步如飞,即便小伙子也没有我走得快、走得远。我说,那是你们太依赖汽车的缘故,而我是能不坐汽车就不坐汽车。
就像很少参加应景的饭局。人说,不吃白不吃。
谁说不吃白不吃?你付出的是你的健康。我说。
张洁/文
《流浪的老狗》
张洁
译林出版社
暌违多年,茅盾文学奖两度得主张洁推出了她的新作《流浪的老狗》,跟大家分享她这些年的旅行心得。张洁爱旅行,爱流浪,甚至自比流浪的老狗。在淡出人们视线的这段时间里,这位高龄女作家独自游走在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一路拍拍写写,用相机和文字记录下各个让她心动、心暖,有感而发的瞬间,汇集成这本随性的《流浪的老狗》,虽不是盛宴,也算是她为所有读者制作的一道旅途小点心吧。
有位西方朋友问我:“你喜欢北京的家,还是喜欢美国的家?”
我认真地想了想说:“我喜欢流浪。”
他点点头,似乎很理解我这么说的缘由,然后我们陷入了沉默。
换了其他人,可能会觉得我矫情。可谁能打从内里理解他人的人生?也许这种取向和我的经历有关。从生下就遇到了战乱,不是寄人篱下就是逃难,母亲和我从来没有家,都是暂时的、苟且的居所。从某一方面来说,这种经历竟也是一个有益的铺垫。
直到一九四九年以后,我们总算有了固定的居所,但从小打下的烙印,却无法抠掉了。
谁有力气清除一辈子积攒在灵魂上的灰尘(恶心点说是垃圾)?如果有人能够做到,我算服了他。
自一九八二年开始,因为作品被很多国家翻译出版,于是不断被邀请访问那些国家,特别是欧洲。
对多国的访问让我眼界顿开,但也发现他人的招待虽然周到,甚至条件优厚、安排有序,各项活动却很正式:正式的会议、着装、宴会、采访、与各种人物的会见……而我是个吊儿郎当的人,自由自在惯了,渐渐地,我开始另寻“活路”。
在独自游走中发现,流浪的最大惬意是谁也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谁,自然也就没有了看我不顺的人,和我不愿意掺和的事,实在是太太太地自在。
奇怪的是不论在哪个国家,那些说着不同语言的、流浪的野猫都对我格外亲切,只要一声“嗨”,它们绝对会走过来向我示好,这也似乎证明,前生我大概就是只流浪的野猫,而“流浪”之好,不过是今生对前生的延续。
我旅行没有特别清晰的目的,只定出一个大方向,然后走哪儿算哪儿。喜欢乘坐大巴不但因为便宜,更因为它通常都会绕停靠的小镇一周,这个绕行很好,可以看看该地是否值得游览。
如果第一感觉不错,就下车待一宿,既省钱又有更多的机会游览那些没有被大款搅扰的地方。那些地方,既不能购买LV,也不能享用一千英镑一瓶的美酒……但是别有洞天。
至于我都去过哪里,自己都想不起来了,大多的小镇、小城——那些旅游者很少涉足的地方……
到处流浪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午夜梦回,常常有几秒钟时间,不知身在何处。摸摸自己的床,再在黑暗中审视一下家具模糊的影子,想了想,才能知道自己是在哪里,可也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然后接着再睡。
再一个副作用就是:跑野了。总想再次上路,可是年龄不饶人,我已经是七十大五的老人了,腿脚渐觉不便,再不能像过去那样健步如飞,即便小伙子也没有我走得快、走得远。我说,那是你们太依赖汽车的缘故,而我是能不坐汽车就不坐汽车。
就像很少参加应景的饭局。人说,不吃白不吃。
谁说不吃白不吃?你付出的是你的健康。我说。
张洁/文